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558,分104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两耳
两端
两袖
两省
五两
两翁
两头
两府
两得
两个
两世
两载
两崖
两眉
两手
《骈字类编》:两耳(两耳)
汉 王褒 九怀 其九 株昭 骥垂两耳兮,中坂蹉跎。
唐 杜甫 天育骠骑歌 毛为绿缥两耳黄,眼有紫燄双瞳方。
唐 韩愈 听颖师弹琴 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
唐 贾岛 早蝉 也任一声催我老,堪听两耳畏吟休。
分类:两耳
《國語辭典》:两端(兩端)  拼音:liǎng duān
1.事情的始终、本末。《论语。子罕》:「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2.犹豫不定的态度。《史记。卷七七。魏公子传》:「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
3.两个极端,即过与不及。《礼记。中庸》:「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骈字类编》:两袖(两袖)
宋 苏轼 和子由除夜元日省宿致斋三首 其二 朝回两袖天香满,头上银幡笑阿咸。
宋 范成大 宴坐庵四首 其一 衲被蒙头笼两袖,藜床无地著功名。
元 袁桷 安山晓泊 两袖飞仙舞玉龙,晓来朝岳日华东。
元 袁士元 送信孚中住龙翔集庆寺 上人昔年住东海,两袖天香云霭霭。
元 叶颙 晚步 两袖天风明月上,杖头挑得树阴归。
《漢語大詞典》:两省(兩省)
中书省和门下省的合称。为 唐 代最高国务机构。新唐书·权德舆传:“始, 德舆 知制誥,而 徐岱 给事中, 高郢 为舍人。居数岁, 岱 卒, 郢 知礼部, 德舆 独直两省,数旬一还舍。” 唐 王建 《贺杨巨源博士拜虞部员外》诗:“两省郎官开道路,九州山泽属曹司。”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四年:“九月,中书舍人 竇儼 上疏……乞令即日宰相於南宫三品、两省给、舍以上,各举所知。” 胡三省 注:“两省,谓中书、门下省也。”
《漢語大詞典》:五两(五兩)
(1).谓两只配成一双。《诗·齐风·南山》:“葛屨五两,冠緌双止。” 朱熹 集传:“两,二履也。” 王夫之 稗疏:“按此‘五’字当与伍通,行列也。言陈履者,必以两为一列也。乃与冠緌必双,男女有匹之义合。”
(2).犹言五匹。周礼·地官·媒氏:“凡嫁子娶妻,入币纯帛,无过五两。” 贾公彦 疏:“古者二端相向,卷之共为一两。”礼记·杂记下:“纳币一束,束五两。” 郑玄 注:“纳币谓昏礼纳徵也。十个为束,贵成数。两两者合其卷,是谓五两……今谓之匹。”
(3).五兵技巧。吕氏春秋·简选:“ 晋文公 造五两之士五乘,鋭卒千人。” 高诱 注:“两,技也,五技之人。” 陈奇猷 校释引 金其源 曰:“五两即五技,亦即五兵。士谓勇士。五两之士,谓能用五兵技巧之勇士也。”
(4).代称能用五兵技巧的勇士。 章炳麟 《封建考》:“夫 晋 之五两, 吴 之多力、利趾, 越 之习流, 魏 之武卒, 秦 之鋭士,虽出征调,犹选练中程。”
(5).亦作“ 五緉 ”。古代的测风器。鸡毛五两或八两系于高竿顶上,籍以观测风向、风力。《文选·郭璞〈江赋〉》:“覘五两之动静。” 李善 注:“兵书曰:‘凡候风法,以鸡羽重八两,建五丈旗,取羽繫其巔,立军营中。’ 许慎 《淮南子》注曰:‘綄,候风也, 楚 人谓之五两也。’” 唐 独孤及 《下弋阳江舟中代书寄斐侍御》诗:“东风满帆来,五两如弓弦。” 宋 贺铸 《木兰花》词:“朝来著眼沙头认,五两竿摇风色顺。” 明 张四维 《双烈记·虏循》:“被他火箭飞来紧。我船五緉见火就着。”
《骈字类编》:两翁(两翁)
宋 王安石 奉寄子思以代别 南北蹉跎成两翁,悲欢邂逅笑言同。
宋 王安石 送程公辟得谢归姑苏 除此两翁相见外,不知三径为谁开。
宋 苏轼 别子由三首兼别迟 其二 遥想茅轩照水开,两翁相对清如鹄。
《國語辭典》:两头(兩頭)  拼音:liǎng tóu
左右两边、前后两端。《三国志。卷二六。魏书。田豫传》:「豫将精锐自北门出,鼓噪而起,两头俱飞,出虏不意,虏众散乱。」《三国演义》第三一回:「玄德两头无路,仰天大呼曰:『天何使我受此窘极耶!』」
《漢語大詞典》:两府(兩府)
指行使宰辅权的两个重臣及其所在的机构。如 汉 代的丞相和御史, 宋 代的中书省和枢密院等。汉书·翟方进传:“故事,司隶校尉在司直下,初除,謁两府。” 颜师古 注:“丞相及御史也。” 唐 韩愈 《送张侍郎》诗:“司徒东镇驰书謁,丞相西来走马迎,两府元臣今转密,一方逋寇不难平。”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二:“盖枢密使 唐 制以内臣为之,故常与内诸司使、副为伍。自 后唐 庄宗 用 郭崇韜 ,与宰相分秉朝政,文事出中书,武事出枢密,自此之后,其权渐盛,至今朝遂号为两府。事权进用,禄赐礼遇,与宰相均。”《续通志·贰臣传一》:“盖自 唐 迄 明 之初,身都两府而不能扶危定倾,庙鼎已移,台鉉再辱,则有 李琪 。”
《漢語大詞典》:两得(兩得)
同时兼得两种长处、两种利益。韩非子·难一:“贤 舜 则去 尧 之明察,圣 尧 则去 舜 之德化;不可两得也。” 唐 韩愈 《送水陆运使韩侍御归所治序》:“田五千顷,法当用人七千,臣令吏於无事时,督习弓矢,为战守备,因可以制虏,庶几所谓兵农兼事,务一而两得者也。” 宋 曾巩 《归老桥记》:“余以谓先王之养老者备矣,士大夫之致其位者,曰不敢烦以政,盖尊之也。而士亦皆明於进退之节,无留禄之人,可谓两得之也。”
《漢語大詞典》:两个(兩個)
两个钱的省称。指一些钱财。 康濯 《太阳初升的时候·买牛记》:“最近大秋刚罢,组长估摸着今年虽说雨水缺,他组里大家的收成也都够七成,加上副业甚么的,他们四家还都积攒了两个,多少有点底垫了;于是他拿了个主意:想让大伙碰股买头牛。”
分類:钱财
《骈字类编》:两世(两世)
南史袁湛传陈郡谢重王胡之外孙也于诸舅敬礼多阙重子绚湛之甥也尝于公坐慢湛湛正色谓曰汝便是两世无渭阳情绚有愧色哉綦母潜祗园寺诗两世分明见馀生复几
《骈字类编》:两载(两载)
《骈字类编》:两崖(两崖)
唐 杜甫 剑门 两崖崇墉倚,刻画城郭状。
唐 皮日休 太湖诗 其十五 销夏湾 太湖有曲处,其门为两崖。
元 张养浩 游香山 一声啼鴂百花落,两崖红雨春淋漓。
元 吴师道 德兴开化道中三首 其三 两崖苍石间,湍水激清泻。
《骈字类编》:两眉(两眉)
宋 范成大 斑骓 留下可怜将不去,西风吹上两眉尖。
宋 杨万里 待次临漳诸公荐之易地毗陵自愧无济剧才上章丐祠 更须三釜恋,未放两眉开。
元 王恽 小园即事 深院日长须细履,也胜愁坐两眉攒。
分类:两眉
《國語辭典》:两手(兩手)  拼音:liǎng shǒu
1.双手。《礼记。曲礼上》:「将即席,容毋怍。两手抠衣去齐尺,衣毋拨,足毋蹶。」《西游记》第四一回:「八戒将两手搓热,仵住他的七窍,使一个按摩禅法。」
2.两下子。比喻本领、本事。如:「他不信你会下厨做菜,要不要露两手给他瞧瞧。」
3.指正反两种手段、两套方法等。如:「他老是软硬兼施,玩两手策略,实在令人厌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