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9—1149 【介绍】: 宋济南人,字庆曾,号两河。徽宗崇宁三年进士。曾知道州。后依附秦桧,力主和议。任御史中丞,劾罢宰相赵鼎。任参知政事,与秦桧合谋罢韩世忠、张俊、岳飞兵权。为奉迎扈从礼仪使,坚拒偿韦太后为犒从者而向金使所贷金,帝欲诛之,为桧所救。寻奉祠归。有《两河集》。
全宋诗
王次翁(一○七九~一一四九),字庆曾,济南(今属山东)人。早年聚徒授业,号两河先生。后入太学,礼部别头试第一,授恩州司理参军。历知道州、处州,广西转运判官。谄附秦桧,高宗绍兴十年(一一四○)除御史中丞,七月拜参知政事。十二年,太后回銮,为奉迎扈从礼仪使,忤太后。十三年,以资政殿学士提举洞霄宫,居明州。十四年致仕。十九年卒,年七十一。《宝庆四明志》卷八、《宋史》卷三八○有传。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三三四六
王次翁(一○七九——一一四九),字庆曾,济南府(治今山东济南)人。入太学,礼部别头试第一,授恩州司理参军,历知道、处州。秦桧居朝,以为吏部员外郎,迁秘书少监、起居舍人,除工部侍郎兼侍讲,改御史中丞。希桧意,论罢赵鼎。绍兴十年,擢参知政事。后以资政殿学士奉祠,引年归,居明州。十九年卒,年七十一。见《宋宰辅编年录》卷一五、一六,《宝庆四明志》卷八,《宋史》卷三八○本传。

人物简介

维基
刘尧卿(1533年—?),字宗舜,号忠庵、两河,直隶保定府清苑县人,民籍。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壬子科顺天府乡试第九十一名举人。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中式乙丑科会试第三百七十七名,三甲第五十名进士。通政司观政,本年六月授山西高平县知县。隆庆二年(1568年)九月考选,担任云南道监察御史,巡按甘肃。六年七月差巡按浙江。万历元年(1573年)正月养病。二年五月复除河南道御史,六月差巡按河南。四年四月降调袁州府推官,五年六月升曹州知州,六年二月升东昌府同知,七年二月升户部郎中,九年十月升陕西副使,十三年十一月降湖广参议,分守衡永道,十五年二月升四川按察司副使,十六年三月丁忧。十八年二月补浙江副使,二十年二月官至浙江参政,致仕归。文笔出众,曾修撰县志。
《漢語大詞典》:两河(兩河)
(1). 战国 秦 汉 时, 黄河 自今 河南 武陟县 以下东北流,经 山东省 西北隅北折至 河北 沧县 东北入海,略呈南北流向,与上游今 晋 陕 间的北南流向一段东西相对,当时合称“两河”。吕氏春秋·有始:“ 两河 之间为 冀州 , 晋 也。” 唐 孔颖达 《毛诗正义序》:“ 晋 宋 二 萧 之世,其道大行; 齐 魏 两河 之间,兹风不坠。”
(2). 唐 安 史 之乱后,称 河南 河北 二道为 两河 。 唐 韩愈 《论捕贼行赏表》:“况今 元济 承宗 尚未擒灭, 两河 之地太半未收。” 清 吴伟业 《武林谒同门张石平》:“二室才名官万石, 两河 财赋导 三江 。”
(3). 宋 称 河北 河东 地区为 两河 。宋史·李纲传:“莫若於 河北 置招抚司, 河东 置经制司,择有材略者为之使,宣諭天子恩德、所以不忍弃 两河 於敌国之意。” 清 钱谦益 《和范致能燕山道中绝句》之一:“ 两河 三镇 全输却,残局休论 十六州 。” 邓方 《论诗》:“哀哀望 两河 ,独使人肺酸。”
《國語辭典》:两河流域(兩河流域)  拼音:liǎng hé liú yù
发源于西亚山区的幼发拉底、底格里斯两条川河流经的地区。此区的东北方是高原和山区,南方是沙漠,古代常有游牧民族出没,侵略农耕地区,为最早的西亚文化起源地。
《分类字锦》:两河侠井(两河侠井)
张渊观象赋两河侠井而相望注两河南河北河六星侠东井
分类:
《国语辞典》:美索不达米亚(美索不达米亚)  拼音:měi suǒ bù dá mǐ yà
Mesopotamia
地名。在亚洲幼发拉底、底格里斯两河之间。北至小亚细亚,南至波斯湾,系上古巴比伦及亚述建国之处,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属土耳其,战后巴黎和会委托英国代管,西元一九三二年独立,称为伊拉克王国,一九五八年七月革命后,改建共和国,称为伊拉克共和国。也称为「肥沃月湾」。
《国语辞典》:痛心切齿(痛心切齿)  拼音:tòng xīn qiè chǐ
痛恨到了极点。唐。陆贽〈论两河及淮西利害状〉:「此愚臣之所痛心切齿于既往,是以不忍复躬行于当世也。」也作「切齿拊心」、「切齿腐心」。
《国语辞典》:霸县(霸县)  拼音:bà xiàn
县名。位河北省雄县东北,介于大清、中亭两河之间。境内农产以大麦、高粱、玉蜀黍等为大宗。
两河
【佛学大辞典】
(杂语)尼连禅河Nairan^jana,与跋提河也,佛在尼连禅河边成道,在跋提河Hiran!yavati边涅槃。即前为有馀涅槃之处,后为无馀涅槃之处也。因明大疏序曰:「归真寂于两河,馀烈光乎沙劫。」寄归传一曰:「迹灭两河,人天掩望,影沦双树龙鬼摧心。」【又】四大河中以殑河与信度河之二流,流通印度,故印度总称为两河。求法高僧传上玄照赞曰:「怆矣无成,两河沈骨,八水扬名。」自注曰:「两河即在西国,八水乃属东郡。」
【佛学常见辞汇】
尼连禅河与跋提河。佛在尼连禅河边成道,在跋提河边涅槃。前为有馀涅槃之处,后为无馀涅槃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