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906,分61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棼丝
绿丝
丝牵
丝缕
网丝
风丝
丝绳
丝垂
吐丝
丝缰
愁丝
丝簧
丝棼
五丝
虫丝
《漢語大詞典》:棼丝(棼絲)
乱丝。语本左传·隐公四年:“臣闻以德和民,不闻以乱。以乱,犹治丝而棼之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审举:“立之朝廷,则乱剧於棼丝,引用駑庸,以为党援,而望风向草偃。” 宋 陆游 《寓叹》诗:“俗心浪自作棼丝,世事元知似弈棋。” 何其芳 《忆昔》诗:“善治棼丝除谬论,宛如今日著新篇。”
《漢語大詞典》:绿丝(緑絲)
(1).绿色丝缕。 唐 独孤及 《官渡柳歌》:“千条万条色,一一胜緑丝。” 唐 白居易 《元九以绿丝布白轻褣见寄制成衣服以诗报知》:“緑丝文布素轻褣,珍重京华手自封。”
(2).指柳丝。 唐 徐彦伯 《饯唐州高使君赴任》诗:“香萼媚红滋,垂条縈緑丝。” 前蜀 韦庄 《丙辰年鄜州遇寒食城外醉吟》之一:“满街杨柳緑丝烟,画出清明二月天。”
《骈字类编》:丝牵(丝牵)
唐 花蕊夫人徐氏 宫词 其三 龙池九曲远相通,杨柳丝牵两岸风。
《漢語大詞典》:丝缕(絲縷)
(1).蚕丝、线缕之类的统称。墨子·尚同上:“譬若丝缕之有纪,罔罟之有纲。”西京杂记卷一:“中设木画屏风,文如蜘蛛丝缕。”南史·张绪传:“ 刘悛之 为 益州 ,献 蜀 柳数株,枝条甚长,状若丝缕。”
(2).指不断的情思。 鲁迅 《〈呐喊〉自序》:“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已逝的寂寞的时光,又有什么意味呢。”
《高级汉语词典》:网丝
蜘蛛网
《漢語大詞典》:风丝(風絲)
指微风。 唐 雍陶 《天津桥望春》诗:“ 津桥 春水浸红霜,烟柳风丝拂岸斜。” 清 纳兰性德 《采桑子·咏春雨》词:“嫩烟分染鹅儿柳,一样风丝,似整如欹,才著春寒瘦不支。” 杨朔 《平常的人》:“ 朝鲜 的冬天,三日冷,两日暖。碰上好天,风丝都没有,太阳暖烘烘的,好像春天。”
分類:微风
《漢語大詞典》:丝绳(絲繩)
(1).丝编之绳。 汉 辛延年 《羽林郎》诗:“就我求清酒,丝绳提玉壶。” 唐 白居易 《井底引银瓶》诗:“井底引银瓶,银瓶欲上丝绳絶。”宋史·舆服志三:“﹝冕﹞以金饰版侧,以白玉珠为旒,贯之以五采丝绳。”
(2).指钓丝。红楼梦第八一回:“ 探春 把丝绳抛下,没十来句话的工夫,就有一个杨叶窜儿,吞着钩子,把漂儿坠下去。”
分類:丝绳钓丝
《骈字类编》:丝垂(丝垂)
唐 李咸用 春日题陈正字林亭 丝垂杨柳当风软,玉折含桃倚径香。
《韵府拾遗 支韵》:吐丝(吐丝)
荀子食桑而吐丝前乱而后治
分类:吐丝
《漢語大詞典》:丝缰(絲韁)
丝制的马缰绳。《乐府诗集·清商曲辞六·青骢白马一》:“青驄白马紫丝韁,可怜石桥根柏梁。” 欧阳予倩 《梁红玉》第一场:“挽住丝缰且问分明。”
分類:马缰绳
《漢語大詞典》:愁丝(愁絲)
白发。 唐 李廷璧 《愁诗》:“ 潘岳 愁丝生鬢里, 婕妤 悲色上眉头。”
分類:白发
《漢語大詞典》:丝簧(絲簧)
(1).弦管乐器。文选·马融〈长笛赋〉:“漂凌丝簧,覆冒鼓钟。” 吕向 注:“丝,琴瑟也;簧,笙也。” 唐 韦元甫 《木兰歌》:“ 木兰 能承父母颜,却卸巾韝理丝簧。”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兵部·边材:“每出游猎,骏骑连翩,妖童执丝簧,少妇控弓弩,服饰诡丽,照耀数里。” 清 陈维嵩 《扬州慢·送蘧庵先生之广陵》词:“每年到清明赛社,倾城士女愁弄丝簧。”
(2).引申为音乐。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总术:“视之则锦绘,听之则丝簧。” 唐 崔道融 《羯鼓》诗:“ 华清宫 里打撩声,供奉丝簧束手听。”
《漢語大詞典》:丝棼(絲棼)
左传·隐公四年:“臣闻以德和民,不闻以乱。以乱,犹治丝而棼之也。” 杨伯峻 注:“棼,音汾,纷乱之意。”后因以“丝棼”形容纷繁紊乱。《关尹子·三极》:“圣人道虽虎变,事则鱉行;道虽丝棼,事则棊布。” 宋 王禹偁 《单州成武县行宫上梁文》:“皇纲於是丝棼,黔首以之瓜割。” 明 宋濂 《凤阳单氏先茔碑铭》:“掩耳不闻,乱如丝棼。” 明 梅鼎祚 《玉合记·道遘》:“这相逢有缘,似环解重连,丝棼难断。”
分類:纷繁紊乱
《漢語大詞典》:五丝(五絲)
五色丝。 南朝 梁简文帝 《七励》:“五丝擅美,独茧称华。” 明 何景明 《寿母赋》:“荐五丝之文履兮,举九醖之芬觴。”
分類:五色色丝
《漢語大詞典》:虫丝(蟲絲)
(1).蛛丝。 北周 庾信 《伤往》诗:“镜尘言苦厚,虫丝定几重。” 唐 杜牧 《赴京初入汴口晓景即事》诗:“露蔓虫丝多,风蒲燕雏老。”
(2).泛指其他虫类吐的丝。
(3).蚕丝。 唐 陆龟蒙 《采药赋》:“虫丝织怨以成段,象酒蠲愁而判剂。” 唐 赵抟 《琴歌》:“七絃脆断虫丝朽,辨别不曾逢好手。”
分類:蛛丝蚕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