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52—1209 【介绍】: 宋湖州德清人,字兼善。李彦颖子。以荫授承务郎、监淮西惠民局。博览群书,尤好《左传》。宁宗朝历提举浙东常平,宽缓民税,士民感其恩。迁太府少卿,因建言忤韩侂胄,出为福建运判。
全宋诗
李浃(一一五二~一二○九),字兼善,德清(今属浙江)人。以荫授承务郎,监淮西惠民局。历太府丞,大宗正丞,改知徽州、提举浙东常平,召为枢密都承旨,迁太府少卿。因忤韩侂胄,力请外,除福建转运判官。宁宗嘉定二年卒,年五十八。事见《水心集》卷一九《太府少卿福建运判直宝谟阁李公墓志铭》。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张伯垓,字德象,嘉兴华亭(今上海松江)人。高宗绍兴三十年(一一六○)进士(《南宋馆阁录》卷九)。孝宗淳熙七年(一一八○)任干办审计司(《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一之二)。十一年,主管官告院(同上书选举二二之六)。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知徽州(明弘治《徽州府志》卷四)。宁宗庆元三年(一一九七)知绍兴府(《嘉泰会稽志》卷二)。五年,以中书舍人兼实录院同修撰(《南宋馆阁录》卷九)。官至吏部尚书(清光绪《嘉兴府志》卷四四)。今录诗三首。
全宋文·卷五四○二
张伯垓,字德象,嘉兴(今浙江嘉兴)人。绍兴三十年进士。淳熙间历干办行在诸军审计司、都监进奏院,出知嘉州。绍熙间知徽州。庆元中为监察御史、中书舍人兼侍讲,出知绍兴府、提点两浙刑狱。嘉定中历吏部侍郎、吏部尚书。见《宋会要辑稿》礼四九之七○、礼四九之八二、职官六之七二、职官七二之四九、选举二一之二、选举二二之六,《南宋馆阁续录》卷九,《嘉泰会稽志》卷二,《宋诗纪事补遗》卷四五。
谢源明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六六○○
谢源明,字用光,邵武(今福建邵武)人。绍兴三十年登进士第。淳熙中历知衢州、信州。绍熙中为户部郎官,左司谏,知温州。庆元元年以直焕章阁除浙东提刑,改知临安府,二年为中书舍人,三年为吏部侍郎。五年,除工部尚书兼给事中。为台谏论罢。久之,起知夔州,移兴元府。嘉泰二年就除四川制置使。嘉定八年以显谟阁直学士提举隆兴府玉隆万寿宫。见《宋会要辑稿》礼四九之五八、礼四九之七○、礼四九之八九、职官七四之一九、职官七四之三一、职官七五之七、选举二二之九、食货六二之四八,《两朝纲目备要》卷五、八,《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一二,《宋史》卷四○一,《会稽续志》卷二,《咸淳临安志》卷四八,雍正《福建通志》卷二五、三四,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一四、一一五,《南宋制抚年表》。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宁国人,字寿老。孝宗隆兴元年进士。授绩溪令,饮食服用,悉取给于家。累迁监察徇史,排击贵近,朝纪肃然。光宗绍熙五年知湖州,推行荒政,全活甚众。宁宗庆元六年以太常少卿使金。嘉泰间,官至兵部侍郎,奉祠卒。工诗古文。有《尊白堂集》。
全宋诗
虞俦,字寿老,宁国(今属安徽)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初为广德、吴兴二郡教官(本集卷三《再用韵述怀》注),历绩溪令,知湖州、婺州(本集卷二《林子长见访……》注)。淳熙十六年(一一八九),为太学博士,迁监察御史(本集卷六《轮对札子》题注、《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九之六),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为国子监丞(《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二之九),宁宗庆元二年(一一九六),为淮南东路转运副使(本集卷六《被召上殿札子》题注)。三年,转江南西路转运副使兼知平江府。四年,改知庐州(《吴郡志》卷七、卷一一)。嘉泰元年(一二○一),除中书舍人(本集卷六《已见札子》题注)。二年,迁兵部侍郎(《宋会要辑稿》兵二六之一三)。生平崇敬唐白居易,家建尊白堂,有《尊白堂集》二十二卷(本集卷首陈贵谊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六卷,其中诗四卷。明嘉靖《宁国府志》卷八有传。 虞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五七○八
虞俦,字寿老,宣州宁国(今安徽宁国)人,璠子。隆兴元年进士及第,历官绩溪县令。淳熙中,仕至监察御史。绍熙初,任国子监丞。五年,出知湖州。庆元二年,移知婺州。三年,除直显谟阁、江南西路转运副使,寻改两浙西路提点刑狱,知平江府事。四年,除直宝文阁、知庐州。入为太常少卿,以起居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六年,为淮东运副。嘉泰元年,擢中书舍人、兼实录院同修撰,迁兵部侍郎、同修国史。三年,罢为提举隆兴府玉隆万寿宫,卒。见《宋会要辑稿》职官七四之一四、七九之六、二二之九,《吴郡志》卷七、一一,《宋史》卷三七《宁宗纪》一,《南宋馆阁续录》卷九,光绪《重修安徽通志》卷一八八。
李沐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湖州德清人,字兼济。李彦颖子。孝宗乾道八年进士。宁宗庆元元年以将作监擢为右正言,力攻庆元党人,排斥赵汝愚,公论丑之。后转为浙东提举,历知镇江、潭州、庆元等府。
全宋文·卷六三六一
李沐,湖州德清(今浙江德清)人,彦颖子。登乾道八年进士第。绍熙初为枢密院编修官、秘书丞,累迁右谏议大夫兼侍讲、刑部尚书。庆元中,与台谏共排赵汝愚,善类一空,公论丑之。后出为浙东提举,历知镇江、潭州。为臣僚论列,以宝文阁直学士提举隆兴府玉隆万寿宫。嘉定元年,臣寮复论其不恤公议、弹劾善良,诏落职罢祠。见《宋史》卷三八六《李彦颖传》及《宋会要辑稿》职官七四之三○等。

人物简介

全宋诗
权安节,字信之,九江(今属江西)人。光宗绍熙初知真州。五年(一一九四),除利州路转运判官(《止斋集》卷一七《新知真州权安节除利州路转运判官》)。宁宗嘉泰间,移福建路转运判官,迁转运副使(清乾隆《福建通志》卷七、卷二一),四年(一二○四),除浙东提刑,改知鄂州(《宝庆会稽续志》卷二)。曾知临江军(明嘉靖《临江府志》卷四)。
全宋文·卷六二六二
权安节,字信之,江州德安(今江西德安)人。隆兴元年为右承务郎,监舒州山口镇监辖仓库、管干渡口船场装卸纲运、兼兵马监押。淳熙十三年为淮南漕司干官,以不畏金人威势擢监六部门。绍熙五年除利州路转运判官。庆元五年为四川总领。嘉泰间为福建转运副使。四年以朝散大夫、司农卿充秘阁修撰、提点浙东刑狱。改差知鄂州,后知临江军。见《宋人佚简》第四册,《宋会要辑稿》职官七四之五,《止斋文集》卷一七除官制,《法帖谱系》卷上,《会稽续志》卷二,《齐东野语》卷一二,道光《福建通志》卷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建宁人,字应南,号云谷老人。孝宗乾道二年进士。自知秀州召为金部郎官,迁中书舍人。宁宗嘉泰元年,以中奉大夫守秘书监,请改造新历。尝言命令不可不谨,守令不可不择。除吏部侍郎,又言人主当振纪纲,不可假外戚以柄。不报。以华文阁待制奉祠,筑云谷书院以自娱。有《云谷集》。
全宋诗
俞丰,字应南,号云谷,建宁(今属福建)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进士。历建阳尉,知濛阳县、秀州。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以干办诸军审计院充类试封弥官兼监誊录官(《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二之一○)。三年,除宗正簿(同上书二一之六)。宁宗庆元二年(一一九六),迁太常少卿(同上书礼四九之七九)。五年,为两浙东路提刑兼权知庆元府(《宝庆四明志》卷一)。嘉泰元年(一二○一),为中书舍人。二年,奉祠归,筑云谷书院,因号云谷老人。有《云谷集》,已佚。事见《南宋馆阁续录》卷七,明嘉靖《邵武府志》卷一三有传。

人物简介

全宋诗
谯令宪(一一五五~一二二二),字景源(一作元),临安(今浙江杭州)人。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进士,授仙游尉。历知钱塘、衡山县。宁宗庆元五年(一一九九),主管官告院。嘉泰元年(一二○一),除司农寺主簿(《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一之八),迁太府寺丞,出知江州。开禧元年(一二○五),以都官员外郎兼国史院编修,实录院检讨。三年,为军器少监(《南宋馆阁续录》卷九)。嘉定三年(一二一○),知婺州,迁提点浙东刑狱兼提举常平。八年,提点江东刑狱。九年,以秘书修撰奉祠。十四年,起为福建转运判官。十五年卒,年六十八。事见《西山文集》卷四四《谯殿撰墓志铭》。今录诗二首。
赵彦倓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55—1218 【介绍】: 宋宗室,字安卿。初调溧阳尉,累官知兴国军。所至以惩奸革弊为务。迁湖南运判,招降瑶族起事首领罗孟传。知绍兴府,筑捍海石塘,岁旱,举缗钱四十万以助荒政,民赖以济。改知太平州,终江西转运使。
李洪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五三九三
李洪,洺州曲周(今河北曲周)人。乾道中为司农少卿。庆元初为淮南运判兼淮西提刑提举。嘉定初官朝议大夫、太府少卿,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封曲周县开国男。见《宋会要辑稿》职官五九之二四、兵二○之七及其自撰《刊孝宗手札题记》。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六三九三
施康年,字寿翁,通州静海(今江苏南通)人。乾道五年进士,治《》。嘉泰初为监察御史,开禧元年以中书门下省检正诸房公事,兼国史院编修,历迁右正言兼侍讲,附攻庆元党人,进集英殿修撰,出知隆兴府。嘉定二年以宝谟阁待制知潭州。见《宋会要辑稿》职官七四之三二、食货六一之一四三、刑法三之三八、兵六之二八,《南宋馆阁续录》卷九,《宋元学案》卷九七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26 【介绍】: 宋嘉兴华亭人,徙居平江昆山,字清叔,号后乐居士、西园居士。卫季敏子。孝宗淳熙十一年进士第一。与朱熹友善。宁宗开禧初,累迁御史中丞。三年,参与谋诛韩侂胄,除签书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后为丞相史弥远所忌,罢知潭州。卒谥文穆,改谥文节。有《后乐集》。
全宋诗
卫泾(一一六○~一二二六),字清叔,初号拙斋居士,改号西园居士,昆山(今属江苏)人。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进士,授添差镇东军签判。十四年,除秘书省正字。光宗即位,因应诏上书激切,出提举淮东、浙东二路。宁宗庆元初,召为尚书郎,以起居舍人假工部尚书使金,还,除沿海制置使,以言者论罢。返乡于石浦辟西园,名后乐,因改号后乐居士。开禧元年(一二○五),召为中书舍人兼直学士院,累迁礼部尚书、御史中丞、签书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嘉定元年(一二○八),为史弥远所搆,出知漳州,历知隆庆府、福州。理宗宝庆二年卒。有《后乐集》七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二十卷。事见《宋历科状元录》卷六,《至正昆山郡志》卷四、明正德《姑苏志》卷五一有传。 卫泾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六六一二
卫泾(一一五五——一二二六),字清叔,号拙斋居士,晚号西园居士,秀州嘉兴(今浙江嘉兴)人,后徙苏州昆山(今江苏昆山),季敏子。淳熙十一年状元及第。十四年,除秘书省正字。光宗立,除著作佐郎,迁著作郎,兼司封郎官。寻出为淮东提举,改浙东。庆元初,召为尚书右司郎官,为吏部员外郎。三年,以起居舍人假工部尚书使金,还为起居舍人兼实录院检讨官。以言者论罢,居家几十年。开禧元年召还,历任太常少卿、中书舍人,兼直学士院,除吏部侍郎、兼侍读,为礼部尚书。三年十一月拜御史中丞,签书枢密院事,除参知政事。嘉定元年,兼太子宾客。寻以资政殿学士出知潭州,遂一知福州,再知隆兴府。十七年,除资政殿学士致仕,宝庆二年八月卒,赠太师,追封秦国公,赐谥文穆,改谥文节。泾立朝敢言,尝曰「官爵自有定分,名论千古不磨」,诛韩侂胄,其力为多。后终为史弥远所忌,罢归。取范仲淹「后乐」之语名其堂,遂以自号。见《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之二四、选举二一之四、选举二一之九、选举二二之一三、礼四九之七○、礼四九之八六、职官六之七二、职官七四之三○、职官七八之六七、食货二八之三八、刑法六之四四,《南宋翰苑题名记》,《宋史》卷三七至三九《宁宗纪》、卷二四三《恭圣仁烈杨皇后传》、卷二一三《宰辅表》四,《宋史翼》卷一五及本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端州四会人,字伯和。李积中子。以父任入官。孝宗淳熙间上《典故辨疑》百篇,对本朝故实多所考订。累擢户部尚书。宁宗嘉泰间,于用兵于金事条陈利害,力主不宜轻举,忤韩侂胄,出知平江。后移知江陵,充荆湖制置使,施行赈贷,安抚流民。除刑、兵二部尚书,寻以端明殿学士再知平江,引疾丐祠。卒年七十七。谥文惠。
全宋文·卷五八二八
李大性,字伯和,豫章(治今江西南昌)人。以父任入仕,孝宗朝官至大宗正丞,兼工部郎。绍熙初,迁军器少监,权司封郎,出为浙东提举。庆元元年改浙东提刑兼知庆元府,迁司农卿,兼户部侍郎。嘉泰、开禧、嘉定间历知绍兴府、平江府、福州、江陵府,后历为户、刑、兵三部尚书。嘉定十二年以端明殿学士再知平江府,同年引疾丐祠,卒于家,年七十七,谥文惠(一作清惠)。大性少力学,尤习宋代典故,尝进《典故辨疑》百篇。见《宋史》卷三九五本传,《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八九,《吴郡志》卷二,《嘉泰会稽志》卷二,《宝庆会稽续志》卷二。
曾㬇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六一八三
曾㬇,字茂昭,南丰(今江西南丰)人。徙居金坛。肇曾孙。乾道五年进士。庆元间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嘉泰初任浙东提刑,转秘书丞、吏部侍郎。开禧元年知隆兴府、除给事中,为吏部尚书。嘉定三年以刑部尚书兼修国史。卒于嘉定中。见《宋会要辑稿》礼一四之一一五,职官一八之一○七、四八之八二,选举二一之九,《京口耆旧传》卷二《曾统传》附,刘宰《重建龙泉布金寺记》(《漫塘集》卷二一)。
赵时逢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六七六五
赵时逢,字遁可,随州(治今湖北随州)人,嘉泰间任宗正寺丞,出知赣州。开禧元年以朝散郎、直秘阁为浙东提刑。入为枢密院检详诸房文字、兼国史院编修官、兼实录院检讨官,特授试将作监。著有《山窗斐稿》一卷。见《宋会要辑稿》职官四八之八三,卫泾《后乐集》卷一,《会稽续志》卷二,《宋史》卷二○八,雍正《江西通志》卷四二,《赣石录》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