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19—1369 【介绍】: 元明间徽州府休宁人,字子常。九江黄泽弟子,得六十四卦大义及《春秋》之学。后复从临川虞集游,获闻吴澄之学。晚年隐居东山,读书著述。洪武二年,与赵埙等被征修《元史》,书成,辞归,旋卒。学者称东山先生。有《春秋集传》、《东山存稿》、《左氏补注》等。
元诗选
汸字子常,休宁人。师事九江黄泽楚望、严陵夏溥大之、义乌黄溍晋卿,明《》象、《春秋》之学。至正初,临川虞学士集见其书,深加敬异,延致于家。未几归,筑东山精舍,隐居著述,学者尊之。辅元帅汪同起兵保乡井,授为江南行枢密院都事。丙申后,结茅星溪古阆山。洪武二年,召至京师,与修元史。既竣事,得请还,未逾月以疾卒,年五十一。门人汪荫及范准先后集其所为诗文得若干卷。星源汪仲鲁谓子常之诗,因感发而形诸咏歌,虽不专乎是,然长篇短哦,亦不一字苟为也。
钦定四库全书·东山存稿·提要
(臣)等谨案:东山存稿七卷,附录一卷,元赵汸撰。汸字子常,婺源人。绩学著书,隐居不仕。至正末,以辅元帅汪同起兵保乡井,授江南行枢密院都事。其于诸经无所不通,而尤邃于春秋。所作春秋集传、师说、属辞诸书,皆已著录经部中,此本乃其诗文存稿也。当元之季,汸筑室东山,闭户著述。明初屡徵不起,仅一出修元史,事毕即辞归。制行极为高洁。其文亦多淳实典确,不为浮声,犹见先民矩矱之遗。詹烜作汸行状,称其尝谒黄溍于杭州,溍大异之。又尝至临川,见虞集,授馆于家一岁盖。其所与讲习者,皆当世名儒。故所为文章,能具有师法若此。又集中载汸自作黄泽行状一篇,于经术传授源流,剖晰详至。其生平学术之醇正,得力所自,尤可以概见焉。乾隆四十二年五月恭校上。
东山存稿·原序
洪武二年冬,休宁赵君子常,以史事召至京师,既竣事归,未逾月,以疾终。明年春二月,葬于里之东岩,亲友毕来会葬。其门人汪荫乃集其所为诗文若干卷,属予序之,已诺,多疾未遑也。未几,荫以贤良召,而范生准乃续录之,旁搜靡遗,复申前请。呜呼!吾子常平生笃志古学,岂专在于诗与文哉!初予年十有五,学于族祖古逸先生之门,子常先受业焉。先生每称其苦学善思,有疑问,弗得弗措,且约今年再来。因问其年,曰:长汝五岁。跃然喜曰:果来,愿兄事之以求益。迨至,而先生已捐馆。予方耕稼为养,乘间读书,而子常乃游江西,学于九江黄楚望之门。再客虞文靖公所。比归,搆精舍于东山,期与同志共学焉。予适与一二友生读书于邑东崇寿观,相见甚欢,交勉厚规,志惟古人之求,凡所得于师若友者,各无隐。自后别归则严守程期,会叙则通宵警饬,未久而风涛横溃,奔窜无所。不相闻问者。再越岁予不获已,寻授州牧,膺省檄,什伍其民,以禦寇攘。而子常亦辅赞郡镇帅,以宁乡里。既而予以忧制,退处,荒僻。子常亦避地吾里之阆山,时结屋携书,相期毕志。庐室苟完,变故莫测。遂有远役,六载方还。疾疢衰惫,情况异昔。子常复于东山,所著春秋集传与属辞左氏补注,咸就厥绪,复留心于四圣人之易。予则感激愧汗,尚愿养气毕力,旦夕叩击以卒业,而遽殁矣。噫!是果馀生之不幸,抑亦吾斯文之不幸耶?人非不学,其堕于俗学之卑陋者不足论。苟不溺于佛老,尚空寂,则必事权谋势利,况有文哗一世,而心尚虚玄,诚心乎圣人之训,以极天地之元,全天地之德,阐天地之用者,几何人哉?此吾夫子所以莫克立君道以正万方,故发吾已矣夫之叹。其立师道以教万世,意尚隐昧而弗昭,为可慨也。子常深潜本源,力探阃奥,体察涵涄,完养日固。学于黄先生,凡诵圣人之经,必以积思自悟,得圣人之心为本,因诸儒训释,寻绎其所已言者,而融通以得其所未言者。故于易之象,春秋之书法,礼之大纲小纪,节文度数之详,具有端绪。惜乎年止于是,而未遂成书也。文多因人推迫,或应酬问答,不得已而为之诗,因感发而形之咏歌,虽不专乎是,然长篇短哦,亦不一字苟为也。子常名汸。学者称之曰东山先生。因汪、范二生之请,故推在昔交承之契,期待之深,以见其设施之有在。呜呼!观其文者,尚亦效于是也哉!星源汪仲鲁序。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子常,休宁人。授江南行枢密院都事明初被召与修元史书成不仕还有东山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江山人,字宗道,号东山。事亲至孝。一日盗入其家,伦觉之而不呼,及盗将取釜,乃云:“请留釜,备吾晨炊,以食吾母。”盗愧,不取一物而去。

人物简介

槜李诗系·卷八
文昌,号东山,秀水人,善楷书。宣正间,以赀进官至御史。郡志误入洪武荐举。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04—1466 【介绍】: 明江西吉水人,字安止,号东山。宣德五年进士。改庶吉士,授刑科给事中。能直言,不避权贵。正统十一年,累迁南京大理少卿。被诬下诏狱,事白得释。景泰中上疏请善待上皇,被廷杖,谪为定羌驿丞。天顺初召还。成化初,官至刑部左侍郎。
维基
廖庄,字安止,江西吉水县人。宣德五年(1430年)中进士,宣德八年(1433年),改庶吉士。明英宗初年,授刑科给事中。正统五年(1440年),诏京官出修各地荒政,并负责逮捕逃逸民众劳役。廖庄认为此举不当,请求宽限受灾州县,改为秋收后做。之后参与赈灾陕西饥荒,百姓以此为活。之后还朝,奏请体恤民众,多数被批准。正统八年,与监察御史张骥共同官吏大理寺事务,次月,授大理寺左寺丞。正统十一年(1446年),升南京大理寺少卿。因事连坐下诏狱,不久得释。景泰五年(1454年),上书请明景帝皇嗣之事。次年,母丧离职,明景帝记起往事,命廷杖八十,谪定羌驿丞。天顺初年,召还。又遭父丧,除服后在南京任职。天顺五年,升任礼部右侍郎,改刑部右侍郎。成化初年,召为刑部左侍郎。又过一年后去世,赠刑部尚书,谥恭敏。

人物简介

维基
黄东山(1440年—?年),字世瞻,四川叙州府富顺县人。由国子生中式四川乡试第六十四名举人。成化八年(1472年)壬辰科进士。官至云南布政使司左参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36—1516 【介绍】: 明湖广华容人,字时雍。刘仁宅子。天顺八年进士,改庶吉子,授职方郎中。传成化间曾隐匿郑和航海档案,以防宪宗仿成祖所为。弘治六年治张秋镇河决,擢户部左侍郎。十一年,引疾归,筑草堂于东山下,读书其中,时称东山先生。越二年,起右都御史,总制两广军务。十五年拜兵部尚书,数疏陈国事,深得孝宗信任。武宗立,权幸用事,争之不得,乞休归。刘瑾复坐以事,戍肃州。瑾诛复官,寻致仕。卒谥忠宣。能诗,有《东山诗集》、《刘忠宣公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时雍,华容人。天顺甲申进士,选庶吉士授职方郎中历官右都御史总督两广拜兵部尚书赠太保谥忠宣有东山集
明诗纪事·丙签·卷四
大夏字时雍,华容人。天顺甲申进士,选庶吉士。改兵部主事,历员外、郎中,以忤阉系狱。寻出为福建参政,进广东布政使,改浙江,擢副都御史,治张秋河,进户部侍郎,兼左佥都御史,理宣府兵饷,移疾归。起右都御史,总制两广军务,拜兵部尚书,加太子太保,赐归。以忤刘瑾逮系,遣戍肃州,赦归。卒赠太保,谥忠宣。有《东山集》。 (何孟春《燕泉集》:刘东山公晚年肃州之谪,虽由逆瑾,其实公同年焦阁老芳为之。公与焦素无他,焦特忌公名耳。岑猛赂既行,瑾集大臣议欲置公重辟,诸大臣惴不敢吐一语,独都御史屠公滽曰:「刘某何罪,必欲文致之!」瑾怒,明日大臣以屠议奏,瑾谋于焦及吏部尚书刘宇,宇又素嫉公者,署:「刘某轻议夷人迁徙,发远戍。」瑾初拟广西边卫,焦曰:「是送彼归也。」乃定肃州。公《西行稿》载公赴肃州时,故旧皆避不来会,独乡人严仲洪赠诗,公和笞之。公《过六盘山寄西涯阁老》诗末句云:「寄语同年老知己,天涯孤客几时还?」叹同年也。后归自六盘,和前韵末句云:「凭谁寄语中州子,前度刘郎今已还。」中州子,焦与刘也。其事盖如此。 《蠖斋诗话》:刘忠宣公乎生不刻意作诗,间有为而作者,皆事核意真,情到兴具。如《抚谕田州》句云:「如何万顷桑麻地,天与夷人作战场。」虽土官岑溥亦感也。出锦衣狱中有句云:「红尘未了清时债,白发重来此地游。」盖公为兵部郎中,尝下狱也。谪戍甘肃,《过六盘山》句云:「绿野误为三品地,白头今到六盘山。」盖以为终于侍郎不起,未必有此谪也。《谪所示子侄》句云:「报国未能平海宇。充军终是累儿孙。」盖以逆瑾有刘某永远充军之批旨也。又云:「犹有先朝宣召梦,急趋黄屋面承恩。」盖思孝庙君臣相遇,千载一时,虽在谪所不忘情也。《谪所赠同事》诗曰:「时事何人苦变更?边城持戟半儒生。」盖刘瑾用事,士大夫有罪多谴谪甘肃也。 田按:忠宣一代名臣,诗非所留意,语特轩爽。)
维基
刘大夏(1436年—1516年),字时雍,号东山,自号东山居士,湖广华容县(今属湖南)人。天顺己卯湖广解元,甲申进士。弘治年间,官至兵部尚书。天顺三年(1459年),刘大夏中式湖广乡试第一名举人(解元)。天顺八年(1464年)成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宪宗成化初年馆试,大夏本可留任翰林官,但他自请改部职,被任命为职方司主事,升兵部车驾司郎中。成化十九年(1483),升福建右参政,有政绩。孝宗弘治二年(1489年),担任过广东布政使。弘治三年(1490年)十月,广西田州泗城土官岑猛反叛,刘大夏前往平息。弘治十五年(1502年)官至兵部尚书。正德元年(1506年)三月,上疏请求归隐。正德三年,九月,以岑猛事,入北镇抚狱,刘瑾欲置之死地。幸赖左都御史屠滽和宰相李东阳相救,改判处充军肃州(今甘肃酒泉)。在肃州的官吏怕得罪刘瑾,不敢供给膳宿,只有三名学生供养他。正德五年(1510)夏,遇赦归。正德十一年(1516年)五月卒。赠太保,谥忠宣。葬于华容县胜峰乡话岗村的山坡上。
皮东山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湖广攸县人。正德二年举人。知永川县,有治才。迁御史,巡按大同宣府,以锋芒太露,遭同僚之忌。左迁评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70—1530 【介绍】: 明山东掖县人,字鲁瞻,号石崖。弘治九年进士。授山阴知县,历监察御史。正德二年,巡按宣大,为刘瑾党羽构陷,下狱免归。瑾败,复起四川按察佥事,参预镇压廖麻子、喻老人等起事。官至四川布政司右参政。
明诗纪事·丁签·卷七
东山字鲁瞻,掖人,弘治丙辰进士,官四川参政。有《石崖集》。 (王士禄《涛音集》:参政诗如披薪刈楚,丛杂之中不乏菁秀。五言如《哭诚之》云:「剑外情偏割,猿边泪有馀。」《送王侍御巡蜀还朝》云:「停骖侧阁晓,回雁少城春。」七言如《宁武关》云:「古堞寒云严晚戍,空壕疏雨散昏鸦。」《次见素韵》云:「山迂鸟道连三蜀,栈入鸡头转七盘。」并可诵。)
维基
郭东山(1470年—?),字鲁瞻,山东莱州府掖县人,军籍。山东乡试第六十七名举人。弘治九年(1496年)中式丙辰科三甲第二十六名进士。授知浙江山阴县,以忧去。服除,补浚县,十六年召入,授陕西道监察御史。正德改元,奉使颁赏于陕西三边。二年(1507年)出按宣大二镇。三年十月兵科都给事中赵铎等弹劾宣府独石等处有功官员市恩坏法,罔上欺公,纪功御史郭东山有诈冒军功的嫌疑,下东山锦衣卫狱,杖之三十,令为民。七年正月起废,擢升四川按察司佥事,十一年十月升本司副使,十三年二月升布政司右参政。以疾疏乞归卒。
辛东山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辛东山,号崧台,河南洛阳人。正德八年举人,九年(1514年)联捷甲戌科进士,嘉靖七年(1528年)任沧州知州,累任南京户部员外郎,转任山西佥事,嘉靖十一年(1532年)正月以贪肆不检,改调简僻。后历任陕西苑马寺少卿,嘉靖十八年(1539年)十一月升任陕西按察司副使。十九年十二月以考察被罢职。
周宠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周宠,字君锡,号东山,浙江台州府临海县人,军籍。嘉靖元年(1522年)壬午科浙江乡试举人,五年(1526年)丙戌科第三甲第五十一名进士,初授仪真县知县,以才能调任江西永丰县,十年三月选授江西道试御史,巡按山东,十二年四月京察免职。
周卿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周卿(1494年—1571年),字克果,号东山,河南省开封府延津县人。正德十四年(1519年)己卯科河南乡试举人,嘉靖十一年(1532年)壬辰科第三甲第四十九名进士。观大理寺政,升吏部验封司主事,文选员外郎,验封司郎中,甲辰岁首失朝谪庐州府推官,升常州府同知,未任,万历甲申子评以同知奏复原职,从祀名宦乡贤,寿七十八岁。
张时宜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02—1577 【介绍】: 明云南剑川人,字仲衡,号东山。太学生。除崇宁州学正,仕终建昌府学教授。有《东山诗草》。
郭文周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福建福安人,字景复,号东山。嘉靖二十三年进士,授中书舍人,改御史,巡按广东。为人正直。复命后,世宗命再往,粤人益肃然。后为顺天府丞。尝弹劾赵文华,忤严嵩,乃致仕归。有《东山诗文集》、《按粤封事》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四川射洪人,字少安,自号高泉子。嘉靖二十年进士,历贵州提学副使,累迁右副都御史,巡抚山东。性慷慨,好奇博雅。有《近譬轩集》、《黔中小稿》。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少安,射洪人。嘉靖辛丑进士,历官右副都御史巡抚山东有近譬轩诗抄黔中小槁
维基
谢东山(1506年—1586年),字阳升,又字少安,号高泉,四川潼川州射洪县人。嘉靖七年(1528年)四川乡试第三名举人。嘉靖二十年(1541年),登进士第二甲第六名。授兵部主事,历郎中。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三月升任贵州提学副使。累官至山东按察使,三十八年五月升本省右布政使,进左布政,四十年七月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山东。四十一年五月被革职闲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28—1614 【介绍】: 明陕西榆林卫人,字怀忠,号东山。起行伍,为队长。搏战好陷坚,屡立战功。隆庆间进副总兵领总督标下事,改守蓟镇西协。万历间,为陕西总兵官,镇守固原。十八年移镇甘肃。卜失兔等犯,臣大破之。后以病辞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