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千佛洞  拼音:qiān fó dòng
地名。位于甘肃省敦煌县鸣沙山。内藏丰富文物,如壁画、泥塑等,对中国佛教、文学、艺术贡献颇大。
《漢語大詞典》:嵩京
洛阳 的别称。因 嵩山 在其东南,故称。《魏书·李平传》:“ 嵩京 创构, 洛邑 俶营,虽年跨十稔,根基未就。”
《漢語大詞典》:甄官井
古迹名。在 河南 洛阳 东南。 汉 末 董卓 专朝政,自 洛阳 徙都西入关,焚烧宫阙。 汉献帝 初平 二年 孙坚 进兵入 洛 ,扫除宗庙, 坚 军城南 甄官井 上,令人入井,探得 汉 传国玺。参阅三国志·吴志·孙坚传 裴松之 注。亦省作“ 甄井 ”。 三国 吴 张悛 《为吴令谢询求为诸孙置守冢人表》:“破 董卓 於 阳人 ,济神器於 甄井 。”
《国语辞典》:江孜  拼音:jiāng zī
地名。位于西藏地方的东南端,年楚河东岸。东通拉萨,南通亚东,交通便利,商业繁盛,是交通要冲与国防重地。
《国语辞典》:惠安县(惠安县)  拼音:huì ān xiàn
县名。位于福建省,县西有科山,东南临洛阳江。附近多平野,交通频繁。县西南境与泉州间有洛阳桥,为著名古迹。农产以甘薯、花生为主,沿海盛产鱼、盐。
《国语辞典》:河间县(河间县)  拼音:hé jiān xiàn
县名。位于河北省清苑县东南、子牙河与潴龙河之间。产小麦、高粱、玉米、大豆、棉花、花生、红枣、鸭梨等。
《国语辞典》:郾城县(郾城县)  拼音:yǎn chéng xiàn
县名。位于河南省中部,许昌县东南,平汉铁路经此。
《国语辞典》:杭爱山(杭爱山)  拼音:háng ài shān
山名。古燕然山,位于蒙古中部,为阿尔泰山东南支脉,蜿蜒东走,与肯特山相接,主峰鄂特冈腾格里峰海拔四千零三十一公尺。
《国语辞典》:东莞县(东莞县)  拼音:dōng guǎn xiàn
县名(现改设东莞市)。属广东省,位于广州市东南,为东江下游的一县。
《国语辞典》:大巴山  拼音:dà bā shān
山脉名。在陕西省西乡县东南,范围包括汉水、长江之间诸山。也称为「巴岭山脉」。
《国语辞典》:番禺县(番禺县)  拼音:pān yú xiàn
县名。位于广东省广州市东南,东莞县之西,因番山、禺山而得名,故称为「番禺县」。
《国语辞典》:大沽口  拼音:dà gū kǒu
地名。位于河北省天津市东南。为白河出海口,白河也称为「沽河」,故称为「大沽口」。地当海陆咽喉,为北平、天津东方的门户。清朝咸丰年间,曾于南北两岸修筑炮台,后毁于庚子之役,立约不得复建。
《国语辞典》:扶风县(扶风县)  拼音:fú fēng xiàn
县名。位于陕西省岐山县东南,南临渭水。县境西北有岐山绵亘,陇海铁路横贯南境。
《国语辞典》:昌黎县(昌黎县)  拼音:chāng lí xiàn
县名。位于河北省东北部。东南濒海,沿海渔业发达。农产以玉米、小麦、高粱、花生、棉花为主。北宁铁路经此,为山海关内重镇。
《漢語大詞典》:辰地
指东南偏东的地方。魏书·灵徵志上:“ 庄帝 永安 三年六月甲子申时,辰地有青气,广四尺,东头缘山,西北引,至天半止。”隋书·礼仪志三:“将屈战所,卜刚日,备玄牲,列军容,设柴於辰地,为墠而禡祭。”参见“ 辰巳 ”。
分類:东南地方
《漢語大詞典》:辰巳
东南方。古代阴阳五行家将十二地支和四方相配,子在正北,卯在正东,午在正南,酉在正西。辰巳在卯午之间,于位为东南方。《淮南子·天文训》:“子午卯酉为二绳,丑寅辰巳未申戌亥为四鉤。” 汉 王充 论衡·言毒:“辰巳之位在东南。” 晋 成公绥 《天地赋》:“ 崑崙 镇於阴隅,赤县据於辰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