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骈字类编》:高丛(高丛)
唐 唐彦谦 紫薇花 素秋寒露重,芳事固应稀。小槛临清沼,高丛见紫薇。
《韵府拾遗 东韵》:翳丛(翳丛)
吕温由鹿赋设伏以待翳丛而俟同气相求诱之孔易
《漢語大詞典》:丛攒(叢攢)
罗列分布。《楚辞·王逸〈九思·哀岁〉》:“潜藏兮山泽,匍匐兮丛攒。”原注:“丛攒,罗布也。” 清 唐孙华 《夏日园居杂咏》之七:“一篱缠结花为障,四面丛攒柳作城。”
分類:罗列分布
《漢語大詞典》:连丛(連叢,連樷)
亦作“ 连樷 ”。
(1).一簇簇;丛聚。 南朝 梁 刘孝胜 《咏益智诗》:“连丛去本叶,杂和委雕盘。” 宋 梅尧臣 《依韵和希深新秋会东堂》:“并蒂榴房熟,连丛桂蕊香。” 清 彭孙贻 《五色鸡冠》诗:“ 祝翁 仙窟庆云多,綺繢连樷出锦窝。”
(2). 汉 孔臧 将所著赋与书附于孔丛子后,世称《连丛》、亦称《续孔丛子》。 宋 宋咸 《〈注孔丛子〉序》:“名之曰孔丛子,盖言有善而丛聚之也。至 汉孝武 朝,太常 孔臧 ,又以其所为赋与书,谓之《连丛》上下篇,为一卷,附之于末。” 清 方以智 通雅·释诂:“《连丛》, 孔臧 《续孔丛子》也。”
《國語辭典》:丛聚(叢聚)  拼音:cóng jù
聚集。《宋书。卷六。孝武帝本纪》:「八风循通,卿云丛聚,尽天罄瑞,率宇竭欢。」
分類:丛聚聚集
《漢語大詞典》:攒丛(攢叢)
丛聚。 南朝 梁 江淹 《闽中草木颂·栟榈》:“异木之生,疑竹疑草,攒丛石逕,森蓯山道。” 唐 李适 《答宋十一崖口五渡见赠》诗:“石林上攒丛,金涧下明灭。”
分類:丛聚
《漢語大詞典》:丛茂(叢茂)
茂密。 三国 魏 阮籍 《首阳山赋》:“树丛茂以倾倚兮,纷萧爽而扬音。” 唐 韩愈 《送李愿归盘谷序》:“草木丛茂,居民鲜少。”
分類:茂密
《國語辭典》:丛刊(叢刊)  拼音:cóng kān
汇刊群书而成的套书。如《四部丛刊》。也称为「丛刻」、「丛书」。
分類:选择
《國語辭典》:丛密(叢密)  拼音:cóng mì
丛集、茂密。《三国演义》第六八回:「被庞德赶到峪口,树林丛密。」
分類:密集
《分类字锦》:丛高(丛高)
徐夤 尚书会仙亭咏蔷薇诗 丛高恐碍含泥燕,架隐宜栖报曙莺。
分类:蔷薇
《國語辭典》:丛箐(叢箐)  拼音:cóng jīng
竹木丛生的地方。清。昭梿《啸亭杂录。卷六。台湾之役》:「林爽文先匿其妻孥于番社,惟与死党数十人窜穷谷丛箐中。」
分類:茂密竹林
《漢語大詞典》:丛荟(叢薈)
丛生、茂盛的草木。 晋 郭璞 《客傲》:“拔文秀於丛薈,荫弱根於庆云。” 宋 范成大 《万州西山湖亭秋荷尚盛》诗:“丛薈忽明眼,山腰灧湖光。”
《漢語大詞典》:刀丛(刀叢)
喻险恶的或战争的环境。 鲁迅 《惯于长夜》诗:“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陈毅 《送沈张诸君赴延安》诗:“刀丛出入歷艰辛,且喜刀丛自有春。” 夏衍 《忆阿英同志》:“也正因为他的这种优良品质,他才能在刀丛中保存了 方志敏 同志的遗稿和其他革命文物。”
《漢語大詞典》:丛萃(叢萃)
聚集。 汉 徐干 中论·审大臣:“变故暴至而不惑,真伪丛萃而不迷。” 唐 孟棨 本事诗·情感:“一亩之宫,而花木丛萃,寂若无人。”
分類:聚集
《骈字类编》:野丛(野丛)
唐 刘禹锡 送僧方及南谒柳员外 幽响滴岩溜,晴芳飘野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