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98,分20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有丛
绿丛
出丛
旧丛
丛委
寒丛
丛芦
林丛
榛丛
罗丛
草丛
两丛
丛樾
丛杂
万丛
《韵府拾遗 东韵》:有丛(有丛)
郭璞江赋实繁有丛
《漢語大詞典》:绿丛(緑叢)
指绿色的草丛、树丛。 唐 李端 《早春会王逵主人得蓬字》:“緑丛犹覆雪,红萼已凋风。” 唐 周元范 《和白太守拣贡橘》:“离离朱实緑丛中,似火烧山处处红。” 许地山 《空山灵雨·处女底恐怖》:“深沉院落,静到极地;虽然我底脚步走在细草之上,还能惊动那伏在绿丛里的蜻蜓。”
《韵府拾遗 东韵》:出丛(出丛)
梁简文帝采莲赋卧莲叶而覆水乱高房而出丛
《分类字锦》:旧丛(旧丛)
刘禹锡 和宣武令狐相公郡斋对新竹诗 此君若欲长相见,政事堂东有旧丛。
分类:
《漢語大詞典》:丛委(叢委)
繁多,堆积。 宋 范仲淹 《举欧阳修充经略掌书记状》:“而或奏议上闻,军书丛委,情须可达,辞贵得宜。”宋史·朱貔孙传:“时大礼成,封命丛委。”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三:“凡诗债丛委,固有缓急,亦当权变,若先作难者,则殫其心思,不得成章。”
分類:繁多堆积
《骈字类编》:寒丛(寒丛)
唐 杨思玄 奉和圣制过温汤 远岫凝氛重,寒丛对影疏。
《韵府拾遗 虞韵》:丛芦(丛芦)
陆游诗蟹舍丛芦外菱舟薄霭间
《漢語大詞典》:林丛(林叢)
树木丛生之处。 汉 扬雄 《羽猎赋》:“山谷为之风猋,林丛为之生尘。”
分類:树木丛生
《漢語大詞典》:榛丛(榛叢)
亦作“ 榛藂 ”。 丛生的草木。 汉 刘向 说苑·君道:“吾猎将以求士也,其榛藂刺虎豹者,吾是以知其勇也。”《后汉书·马融传》:“伐咎鼓,撞华鐘,猎徒纵,赴榛丛。” 唐 韦应物 《复理西斋寄丘员外》诗:“始自疎林竹,还復长榛藂。”一本作“ 榛丛 ”。 宋 曾巩 《拟岘台记》:“然而雨隳潦毁,盖藏弃委於榛藂茀草之间,未有即而爱之者也。”
分類:丛生草木
《骈字类编》:罗丛(罗丛)
明一统志罗丛岩在浔州府城西南六十里其岩明爽可容二三百人内有三教殿东西有碧虚灵源二洞实浔之胜槩每岁重九郡人登高于此
《國語辭典》:草丛(草叢)  拼音:cǎo cóng
群生于一处的草。如:「黑夜里,草丛中的萤火虫此起彼落地飞著。」《初刻拍案惊奇》卷一:「远远草丛中一物突高,移步往前一看,却是床大一个败龟壳。」
《骈字类编》:两丛(两丛)
唐 白居易 画竹歌 野塘水边埼岸侧,森森两丛十五茎。
《韵府拾遗 月韵》:丛樾(丛樾)
冯时可月赋的的寒池冉冉丛樾
《國語辭典》:丛杂(叢雜)  拼音:cóng zá
繁多而杂乱。唐。韩愈 进撰平淮西碑文表:「至于臣者,自知最为浅陋,顾贪息待,趋以就事,丛杂乖戾,律吕失次。」《三国演义》第三九回:「南道路狭,山川相逼,树木丛杂,可防火攻。」
《骈字类编》:万丛(万丛)
马祖常送毛真人还山诗见万本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