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维基
林丛槐(1530年—1599年),字应昌,号三庭,福建泉州府同安县人,民籍。己酉科(1549年)福建乡试第五十七名。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丙辰科会试二百七名,廷试三甲一百六十二名进士。工部观政,初官广东饶平县知县。四十年擢南京户部主事,四十一年以拾遗罢归。晚年构别业城西,颜其堂曰“崇真”。
丛文蔚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丛文蔚(1532年—?),字豹卿,号玉台,南京锦衣卫军籍山东文登县人。应天府乡试第四十名举人。隆庆二年(1568年)中式戊辰科会试第一百二名,三甲第一百四十七名进士。授浙江乌程县知县,卒于官。

人物简介

维基
陈胤丛,号见心,河南开封府祥符县人。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癸卯科河南乡试举人,三十二年(1604年)甲辰科进士,初授南太常寺博士,四十六年考选,四十八年授户科给事中,巡视京营。天启二年(1622年)养病,三年升湖广右参议,养病。五年补吏科给事中,本年升工科右给事,会修皇极殿成,升礼科左给事,六年升大理寺右寺丞,寻升本寺少卿。以上疏弹劾魏忠贤,被削籍为民。崇祯即位,起复原官,后降清朝,补官为大理寺左少卿,致仕归,崇祀乡贤祠。
胡嘉桂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胡嘉桂(1586年10月10日—1612年),字丛甫、芳宇,河南开封府陈州西华县人。胡嘉桂个性谦让重气节,曾刻《齐家律》敦风俗,早年出身县学附学生,以《书经》中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河南乡试举人第二十五名,次年(1610年)会试中式第二百九十一名,成第三甲第八十四名进士,获授定兴知县。任内他惩治小人,资助贫者,令其纺织自给,犯罪者则罚垦荒地输草,一年后开地百馀顷。不久他病重,在四十年(1612年)二月去世,人民哭得像失去父母一样,在城东北郭建祠,题曰「真父母」。

人物简介

维基
丛大为,字祥子,号尧山,晚号携雪老人,山东靖海卫人。清朝初年官员、书法家。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以《春秋》举壬午科山东乡试第五名(经魁)。明亡仕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登进士,官句容县知县。工临池草书,得王羲之遗意。
边大乂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直隶任丘人,字伯康,号桂丛。顺治十六年进士,官太原徐沟知县,为政廉平。康熙八年,迁永康知州,旋病卒,年四十八。

人物简介

闺秀词钞·卷十二
如皋人,长茂女,谢鱼池室。有《芳韵楼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江苏仪徵人,初名龙光,字剑潭,又字涧昙,号睦丛。乾隆三十六年举人。官广西镇安府知府。工诗词,兼善书法。有《沙江集》、《晚霞集》、《才退集》等。
丛坛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丛坛。山东省文登县(今文登市)人,清朝官员。同进士出身。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兴福篇第九之十一
(释觉贤)其弟子真印者,字莲丛,亦号自信。姓王氏,彭人也。年二十,礼明钰薙发,习经三载,受具于宝光月耀。道光癸巳,妙胜贤自阙请经至,见真印朝夕礼诵《华严》,深契之,因以初祖不立文字之旨,令其参悟。夜闻钟声有省,诘旦语贤。贤曰:“此非究竟。”引之以向上事。戊戌,发脚南游,底维扬谒古灯,参领妙谛。己亥,至定海礼普陀,复诣常州谒恒赞、雪岩二老,了悟《华严》法义。庚子旋蜀后,贤始付以正法眼藏。贤寂之明年,李蓝乱蜀,宝光寺众星散。真印收而主之,仍以冬夏结制,弘法造就末学。咸丰十一年辛酉,建七佛殿。同治二年癸亥,贼氛炽甚,人心惶恐,而真印固视若无事。且以馀金,建尊胜念佛堂。尝谓人曰:“当以慈航消彼逆燄,而摄其沈沦众生,免于灾害。”人多仰之。甲子,更主郫县东林、义林二寺,置香田三百馀亩。丙寅,至成都重修大悲寺。寺为康熙时主僧所败,乃以三千金反其士地,堂室一一新之,复建千佛、大雄、观音、接引四殿,禅、观、戒三堂,经楼、方丈、山门及僧寮数十,九载落成,费金三万,省会招提中,号为巨观。将军崇文勤公,素重其行履,故护持有加,得以竣事。光绪二年丙子,彭中缁素请主龙兴寺,至则为修观佛楼,及丈室廊庑,寺为预知禅师道场,开建丛林,功久未讫。真印主兹三寺,专以弘阐宗旨为己任,平生苦行不可思议。以光绪五年已己卯十一月四日示寂,宏戒三十期,得戒弟子二千馀人。以壬午仲冬,塔于宝光西南隅,雪堂含澈为之铭云。
卢丛林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卢丛林,云南省东川府会泽县人,进士出身。光绪十五年(1889年),参加光绪己丑科殿试,登进士二甲24名。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绪十六年四月,散馆,授翰林院编修。

人物简介

维基
饶士腾,字碧柯,号丛五。江西南城人。进士出身。光绪十五年,登己丑二甲三名进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翰林院编修。

人物简介

词学图录
张伯驹(1898-1982) 字家骐,号丛碧、春游主人、好好先生。河南项城人,张锦芳子,过继伯父张镇芳。与张学良、溥侗、袁克文称“民国四大公子”。收藏鉴赏家、书画家、诗词学家、京剧艺术研究家。曾任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国家文物局鉴定委员会委员,吉林省博物馆副研究员、副馆长,中央文史馆馆员。有《张伯驹词集》、《丛碧词话》、《红毹记梦》等,与黄君坦合著《清词选》。
人物简介
张伯驹(1898-1982),字家骐,号丛碧,北洋军阀元老张镇芳之子,是袁世凯次子袁克文的表弟。书画家,收藏家,对戏曲,诗词各方面都有登峰造极的水平,与张学良,溥侗,袁克文合称民国四公子。一生致力收藏古董文物,为了不让国宝流落国外,不惜倾尽家财,变买房产,甚至夫人的首饰,从文物商贩手上购回不少稀世国宝字画,包括被尊为中华第一帖的晋陆机(平复帖),国宝中之国宝的隋代展子虔(游春图),是传世最早的卷辐画,还有宋黄庭坚(诸上座帖),赵佶(雪江归棹图卷),李白(上阳台帖)。他购古文物绝不是待价而沽,他认为金钱有价,国宝无双,绝不能落入洋人外邦手中。他一生淡泊名利,不愿当官。解放后,他先后将平生购下的珍贵文物捐献给回国家收藏。可惜的是这位倾囊捐献的张伯驹,也难逃文化大革命的冲击,被打成了当然的牛鬼蛇神,发配到农村去劳动改造。遗憾的是他最终没有得到国家相应的回报,1982年2月,张伯驹患病进了北大医院,被院方认为不够级数,拒绝为他更换到较舒适宽敞的病房疗养。这位千金散尽为国藏国宝的大收藏家鉴赏家终于离开人世。据说张伯驹死后,有人跑到医院门口叫骂:“你们知道他是谁吗?他是国宝!你们说他不够级别住高干病房?呸,我告诉你们,他一个人捐献给国家的东西,足够买下你们这座医院。”近代著名学者,红学家周汝昌对张伯驹的词推崇备至,在丛碧词写跋说道:如以词人之词而论,则中国词史当以李后主为首,而以先生殿后,把他与李后主相提并论,可见将他词放在何等崇高地位。其序云:欲识先生之词,宜先识先生其人,词如其人,信而可徵。我重先生,并不因为他是盛名的贵公子,富饶的收藏家。一见之下,即觉其与世俗不同,无俗容,无俗礼,讷讷如不能言,一切皆出以自然真率。其人重情,以艺术为性命。伉爽而无粗豪气,儒雅而无头巾气。当其以为可行,不顾世人非笑。不常见其手执卷册,而腹笥渊然,经史子集,皆有心得,然于词绝少掉书袋,即此数端,虽不足以尽其为人,也可略觇其风度了。因此之故,他作词,绝不小巧尖新,浮艳藻绘,绝不逞才使气,叫嚣喧呼,绝不短钉堆砌,造作矫揉,性情重而气质厚。品所以居上,非可假借者也,余以是重其人,爱其词。伯驹先生的词,风致高而不俗,气味醇而不薄之外,更得一“整”字,何谓“整”?本是人工填词也,而竟似天成,非无一二草率也,然终无败笔此盖天赋与工力,至厚至深,故非扭捏堆垛,败阕百出者之所能望其万一。如以古人为比,则李后主,晏小山,柳三变,秦少游,以及清代之成容若,庶乎近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