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丘 → 邱丘”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3873,分259页显示  上一页  72  73  74  75  76  78  79  80  81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释慧普( 涅槃 )
丘直方
释藏奂( 心镜 朱 )
释寂然( 头陀 )
僧觉救(佛陀多罗 )
僧正原( 世称 龟山和尚 性空大师 )
释定兰( 觉性 圣寿欤 )
僧直玄(别称 亘玄、真元 )
释大安( 延圣大师 圆智 陈 )
丘上卿(陪之 )
僧玄策( 圆寂大师、圆寂、大师曰圆寂 )
僧希运(别称 黄檗禅师、黄檗禅师 断际禅师、断际 肉珠 世称 黄檗和尚 )
僧德诚(别称 船子和尚 世称 华亭和尚 )
释藏廙( 程 )
僧玄畅(申之 法宝 )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三 义解科(三)
蕲之蕲水宋氏子也。出家既谨尸罗。尤以诵持涅槃大经。为业。元和十二年。卜筑广济山。以便修治。其于大经。能尽记忆。四十二卷。或疑而试之。则果通畅。无凝滞。大中三年。集众跏坐而逝。如入禅定。弟子奉全身。塔山椒香火不绝至今。
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五 读诵篇第八之二
释慧普。姓宋。本郡蕲水人也。性地疏朗敏利桀然。既奉尸罗冰雪任操。元和十二年乐广济山秀地灵愿栖于此。始谋诵大涅槃经历稔弥年。卒通四十二卷。闻者怃然曰。四帙大经若为温习。非揣量而可庶几乎。或疑其妄言彻部有乱。次举品题以试验之。且无涩滞。少辽缓之无不弭伏。普亦不戒意。躬刀耕火种趣足而已。卉服布裘度其伏腊。日夜经声不绝。如是涉三十载邑人学者莫不推重。增修院宇。以大中三年冬无疾集众告违跏趺坐终。俨若凝思。弟子以香泥缠饰迁于山椒塔中。号涅槃焉。于今香火不绝。
丘直方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河南人。文宗大和四年,自左神策大将军,拜鄜坊节度使。
释藏奂 朝代: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七 传宗科(五)
生苏州华亭之朱氏。方娠及产。人闻异香气。为儿时。尝堕井中。若有物以举而出之者。丱岁礼道旷禅师薙落。弱冠诣嵩山受具。母每想念。辄涕泣。因尔丧明。迨归省。即能视如故。母丧哀毁。庐墓致祯祥。以孝名乡里。见灵默大师于五泄山。获悟入。涉会昌大中教门盛衰之变。守道自若。及洛阳再造长寿寺。诏居之。手缉梵夹。以完大藏。尝谓人曰。吾前身。寔四明天童山昙粹也。宿缘且至。吾其归乎。会南海杨公收典姑苏。建精舍。迎奂。因东还。大中十二年。鄞檀越任景求愿。悉捐其家。奉三宝。慕奂行义。祈请为开山第一世。众拥留不听往。奂以棕拂遗之曰。此在即我在尔。尚何疑。既说法。玄侣云委。且为筑一墩西北隅。植柏五根其上。以表五百墩。曰此水地吾以镇之。俄剡𡨥裘甫犯鄞。一日其徒二千人。尽执兵突入。奂瞑目宴坐堂上。贼临以锋刃。色不挠。贼悸慑。扣头谢罪去。贼平。州上其事。诏赐寺额栖心。以旌奂德。而天童亦时所涖止也。咸通七年秋。示微疾。预戒弟子曰。七日之后。吾且逝矣。可权窆天童岩。更三年而阇维焉。八月三日终。寿七十七。腊五十七。十年八月三日。弟子遵遗命从事。获舍利数千粒。色红翠可爱。十三年。弟子价休。诣阙请谥。诏谥心镜。塔曰寿相。刺史崔琪撰文勒碑。
宋高僧传·卷第十二 习禅篇第三之五
释藏奂。俗姓朱氏。苏州华亭人也。母方娠及诞常闻异香。为儿时尝堕井。有神人接持而出。丱岁出家礼道旷禅师。及弱冠诣嵩岳受具。母每思念涕泣。因一目不视。迨其归省即日而明。母丧哀毁庐墓间颇有徵祥。孝感如是。由此显名。寻游方访道。复诣五泄山遇灵默大师。一言辨析旨趣符合。显晦之道日月之所然也。会昌人中衰而复盛。唯奂居之荧不能惑。焚不能热溺不能濡者也。洎周洛再构长寿寺。敕度居焉。时内典焚毁梵夹煨烬。手缉散落实为大藏。寻南海杨公收典姑苏。请奂归于故林以建精舍。大中十二年鄞水檀越任景求。舍宅为院迎奂居之。剡寇求甫率徒二千。执兵昼入。奂瞑目宴坐色且无挠。盗众皆悸慑叩头谢道。寇平州奏请改额为栖心寺。以旌奂之德焉。凡一动止禅者必集。环堂拥榻堵立云会奂学识泉涌指鉴岐分。诘难排纵之众。攻坚索隐之士。皆立褰苦雾坐泮坚冰。一言入神永破沈惑。以咸通七年秋八月三日。现疾告终。享年七十七。僧腊五十七。预命香水剃发。谓弟子曰。吾七日在矣。及期而灭。门人号慕乃权窆天童岩。已周三载。一日异香凝空远近郁烈。弟子相谓曰。昔师嘱累令三载后当焚我身。今异香若此。乃发塔视之。俨若平生。以其年八月三日依西域法焚之。获舍利数千粒。其色红翠。十三年弟子戒休。赍舍利述行状。诣阙请谥。奉敕褒诔易名曰心鉴。塔曰寿相。奂在洛下长寿寺。谓众曰。昔四明天童山僧昙粹是吾前生也。有坟塔存焉。相去辽远人有疑者。及追验事实皆如其言。初任生将迎奂。人或难之。对曰。治宅之始有异僧令大其门。二十年之后当有圣者居之。比奂至止果二十年矣。又奂将离姑苏。为徒众留拥。乃以棕拂与之曰。吾在此矣。汝何疑焉。暨乎潜行众方谕其深旨。又令寺之西北隅可为五百墩以镇之。或曰。力何可致。奂曰。不然作一墩植五株柏可也。凡微言奥旨皆此类也。刺史崔琪撰塔碑。金华县尉邵朗题额焉。
高僧摘要·化高僧摘要卷四
姓朱。苏州华亭人。母娠及诞。常闻异香。为儿时。尝堕井有神人。接持而出。丱岁出家。礼道旷禅师。及诣嵩岳受具。母每思念涕泣。因一目不视。迨其归省。即日而明。母丧。哀毁庐墓间。寻游方访道。复诣五泄山遇灵默大师一言辨析。旨趣符合。洎周洛再构长寿寺敕度居焉。时内典焚毁。梵夹煨烬。手缉散落。实为大藏。大中十二年。鄞水檀越任景求。舍宅为院。迎奂居之。剡𡨥求甫。率徒二千。执兵昼入。奂瞑目宴坐。色且无挠。盗众皆悸慑。叩头谢过。寇平。州奏请。改额为栖心寺。奂学识泉涌。指鉴岐分。以咸通七年秋八月三日。现疾告绝门人号慕。乃权窆天童岩。已周三载。一日异香凝空。远近郁烈。弟子相谓曰。昔师嘱累令三载后。当焚我身。今异香若此。乃发塔视之俨若平生亦以八月三日。依西域法焚之。获舍利数千粒。其色红翠。弟子戒休。赍舍利奉敕诔。易名曰心鉴。塔曰寿相。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 利物科
姓白氏。太和二年。游天台。至剡之沃洲山。爱其幽胜。而卜筑焉。道化既行。玄侣盛集。浙东廉使元相国稹。尝有所施。陆中丞助其完葺。三年而院成。五年而佛事作。然每升座举扬法要。尤为四海所厌服。后终于其寺。侍郎乐天白居易记。太子宾客刘禹锡书。
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七 兴福篇第九之二
释寂然。姓白氏。不知何许人也。名节素奇踵四圣种。故号头陀焉。大和二年振锡观方。访天台胜境。到剡沃洲山者。在天姥岑之阴对天台华顶赤城。北望四明。金庭石鼓山介焉西北。北有支遁岭。养马坡放鹤岑次焉。晋宋已来兹山洞开。初有罗汉白道猷言。西域来戾止是山。次竺法潜支道林居焉。高人胜士接踵而栖此中。至于戴逵王羲之郗超孙绰许询游憩其间矣。见是中景异。闻名士多居。如归故乡恋而不能舍去。既行道化盛集禅徒。浙东廉使元相国稹闻之。始为卜筑。次陆中丞临越知之。助其完葺。三年郁成大院。五年而佛事兴。然每为往来禅侣谈说心要。后终于山院。大和七年时白乐天在河南保釐为记。刘宾客禹锡书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僧。北天竺罽宾人,本名佛陀多罗。止洛阳白马寺。译有《大方广圆觉了经义》。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 译经科
华言觉救。北天竺罽宾人也。出大方广圆觉了义经于洛阳白马寺。文辞谐畅。理趣精微。诚如来之慧命。众生之心地也。然而来游岁月。平昔行藏。史皆不载。惜诸。
宋高僧传·卷第二 译经篇第一之二
释佛陀多罗。华言觉救。北天竺罽宾人也。赍多罗夹誓化支那。止洛阳白马寺。译出大方广圆觉了义经。此经近译不委何年。且隆道为怀务甄诈妄。但真诠不谬。岂假具知年月耶。救之行迹莫究其终。大和中圭峰密公著疏。判解经本一卷后分二卷成部。续又为钞演畅幽邃。今东京太原三蜀盛行讲演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92—869 【介绍】: 唐僧。宣州南陵人,俗姓蔡。八岁出家于本州藉山寺。宪宗元和十二年,至建州乾元寺受戒。寻往浙东婺州,谒五泄灵默,得传心印。后住福州龟山,世称龟山和尚。喜作诗偈,流传颇广。卒谥性空大师。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92—869 俗姓蔡,宣州南陵(今安徽南陵)人。德宗贞元十五年(799)出家于本州藉山寺,宪宗元和十二年(817)在建州乾元寺受具足戒。往浙东婺州,契五泄灵默心印,为其法嗣。后住福州龟山,世因谓之龟山和尚。懿宗咸通十年(869)卒,敕谥性空大师。《祖堂集》卷一七、《景德传灯录》卷一〇有传。二书及《淳熙三山志》存其诗偈3首,《全唐诗续拾》收之。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 持志科
成都杨氏子也。性初凶狠。父母没失。身佣保中。后薙落。隶名福感寺。然耐劳苦污辱。每遇二亲忌辰。则号恸至殒绝。入青城山。裸露以饲蚊蚋。拔耳剜目。以喂鸷禽犷兽。曰此内施也。用以报答劬劳。顾不可欤。或劝之。刺血书经。化缘以创造伽蓝。既成号圣寿。逮老以尝剜目。行步非扶导必颠踬。莫知所适。忽有客。以善医谒。因出珠。内之眶中。遂能视睹如旧。未几。而客见梦曰。我南天王也。以师勤脩故。以目珠还之。远近闻者莫不骇异。大中三年。诏入内供养。仍许弟子有缘给侍。六年二月。表乞然臂。以酬国恩。臂已然。而有诏止之。众因灭其火。乃以焦烂死。有缘表请。易名建塔。诏谥觉性。塔号悟真。今蜀直呼为定兰塔院云。
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三 遗身篇第七
释定兰。姓杨氏。成都人也。本阛阓间凶恶屠沽类。天与厥性悔往前非。誓预六和化行三蜀。当尔时也咸归信焉。造伽蓝一号圣寿欤。其缘未发。乃藏于佣保中耳。而父母早亡无资可以追往。每遇讳辰兰悲哭咽绝。辄裸露入青城山。纵蚊蚋䗈蝇唼咋肤体。且云。舍内财也用答劬劳。蜀中有黑白蟆。形如粟。𠯗人口及肉。而少见者。次则刺血写经。后则炼臂至于拔耳剜目喂饲鸷鸟猛兽。既而行步非扶导而触物颠踬。后有异人。掌擎物若珠颗然。内空眦中。斯须瞻瞩如故。冥告曰。南天王还师眼珠矣。远近惊骇。常谓人曰。吾闻善戒经中名为无上施。吾愿勤行速要上果矣。大中三年。宣宗诏入内供养。仰其感应之故以优礼奉之。弟子有缘恒执事左右。六年二月中。又愿焚然肩膊。帝累劝勉。年耆且务久长修炼。兰不奉诏。遂焚焉而绝。有缘表请易名建塔。敕谥觉性也。塔号悟真也。蜀都止呼定兰塔院。于今香火不绝云。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和汉朗咏集》作亘玄,《全唐诗逸》作真元。唐宪宗至文宗时僧人。与元稹有过从。事迹据其诗推知。《千载佳句》收其诗2联,《全唐诗逸》仅收1联,《全唐诗续拾》据之补入。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七 传宗科(五)
闽之陈氏子。幼年入道。资质不凡。元和十二年。登戒品于建州浦城县之凤栖寺灵感坛。寺始名乾元。坛名兜率。当安受戒时。天雨桂子。地生朱草。刺史元锡上其瑞。诏改今名。俄游洪井。获闻律学之要。造临川石巩山。见慧藏禅师。受半人之记。北入五台。每裸浴龙池中。观者惊悚。安自若。后礼沩山大圆禅师。时崔贞孝方廉使豫章。重闻安誉。走疏召之。咸通十四年。诏赐号延圣大师。并紫袈裟。中和二年。法堂之梁。忽中折。明年癸卯十月二十二日。坐逝于怡山之方丈。春秋九十一。腊六十七。谥圆智。塔号證真。
宋高僧传·卷第十二 习禅篇第三之五
释大安。姓陈氏。闽城人也。幼年入道顿拂尘蒙。元和十二年敕建州浦城县乾元寺置兜率坛。始全戒足。时天雨桂子及地生朱草。刺史元锡手疏其瑞上达冕旒。遂回御礼。诏改凤栖寺。号灵感坛焉。安因往洪井路出上元。忽逢一老父曰。子往南昌必有所得。及咨参律学夜闻二僧谈论。遽了三乘之旨。乃以所习付之同人。之临川见石巩山慧藏禅师。藏之提唱必持弓弩以拟学人。安服拜未兴。唱曰。看箭。安神色不挠答对不差。石巩乃投弩曰。几年射始中半人也矣。安游五台入龙池沐浴。虽久寖涟漪。殊无奋暴雨雹之怪。观者惊悚。后止沩山礼大圆禅师。复證前闻而为量果也。时豫章廉使赠太尉崔贞孝公。则魏公之季父。深契玄机敦安之道。飞疏召之。厥誉愈昌。咸通十四年。诏宜号延圣大师。赐紫袈裟一副。中和二年示疾所止法堂。巨梁中折。三年癸卯十月二十二日。坐化于怡山丈室。春秋九十一。腊六十七。续诏赠圆智大师。塔号證真。安不尝唾地不处温房。随化而衣天雨而浴。咨法弟子慧长。入关扬安之德。故有追谥也。博陵司空相国仰慕前烈。遂著文颂德。诗人周朴笃重安。时入山致礼焉。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字陪之。吴兴(今浙江湖州)人。敬宗宝历二年(826)时为舒州属吏。武宗会昌三年(843)登进士第,是年赋有《和主司王起》诗。事迹散见《唐摭言》卷三、《唐诗纪事》卷五五、安徽潜山石牛洞题名。《全唐诗》存诗1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54 【介绍】: 唐僧。越州会稽人,俗姓鲁。幼随父从商,赴天台山光明会,观睹殊异,遂于禅林寺出家。后至江西,参马祖道一而传禅法。游方至黄陂九井山奇秀,遂结茅为侣,从者颇众。卒谥圆寂大师。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七 传宗科(五)
会稽之鲁氏子。幼随父贾。至天台。见乡呈为光明会盛甚。盖隋智者禅师所创始也。其法于每岁九月。合远近黑白之众。无虑数千万。而策心独伟之。遂依禅林寺智广师出家。游方见大寂于江西。顿去平日碍膺之物。后以黄之九井山。奇秀可爱。因结茅其上。以致学者。或以其地之邃僻。而谓策曰。子亦恶能堪此寂寞哉。策曰。吾方以为乐。未见其寂寞也。大中八年示灭。谥圆寂。塔号智觉。
宋高僧传·卷第十一 习禅篇第三之四
释玄策。俗姓鲁。会稽人也。幼随父商估。赴天台山光明会。乃隋朝智顗禅师立教。年别九月。远近州邑黑白二众鸠聚。策睹殊异。遂于禅林寺智广师下出家。游方见江西大寂。顿开翳障。及遍参问睹黄陂九井山奇秀。乃结茅为舍。学侣若蝉之走明也。或慰策曰。师之耐寂寞如此乎。策曰。致道者忘心矣。吾乐甚哉。以大中八年现疾而灭。续敕谥大师曰圆寂。塔名智觉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僧。闽人。幼出家于黄檗山寺,额间隆起,号为肉珠。晚谒江西马祖,马祖已示寂,乃往石门参百丈师。后观察使裴休迎住龙兴寺。宣宗大中间示寂,谥断际禅师。有《语录》。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福州闽县(今福建福州)人。幼于洪州黄檗山出家。曾游天台山,终嗣百丈怀海。后仍归黄檗精舍,世称黄檗和尚。裴休对之礼敬有加。武宗会昌二年(842)裴任江西观察使,宣宗大中二年(848)任宣歙观察使时,皆迎其至镇居住。大中间卒于山,赐谥断际禅师。希运论禅,倡直指单传心要。其门人义玄开临济宗,影响颇大。《祖堂集》卷一六、《宋高僧传》卷二〇、《景德传灯录》卷九有传。其语录由裴休编为《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1卷,另有《黄檗断际禅师广陵录》1卷。《全唐诗》录其与宣宗联句诗,置宣宗名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七 传宗科(五)
闽人。蚤年即出家高安之黄檗山。具戒后。参询遍至。尝偕一僧。行天台道中。娓娓谈笑。皆颖脱可念。目光闪烁。旁射注前。遇大溪横沮。方过雨湍涨。不可揭厉度。于是运乃卸笠支杖而伫。其僧趣之。曰度去好。久伫奚为。运诡曰。要度自度。毋督我。俄而其僧竟度。如履平陆。既登彼岸。招手曰。度来度来。运遥咄曰。自了汉。早知如此。必斮折汝胫。其僧隔水礼谢曰。真大乘法器也。我不如。我不如。竟去不复见。 又尝游京师。午则分卫檀越家。久候屏著间。未有所得。闻一姥谇语其内曰。太无厌生。运意以为未有所施。而谓之无厌。其必有说焉。已而姥使童子召入置食。问曰。师亦曾见百丈山海禅师乎。当今第一善知识也。且老妾五障之身。忝于慧忠国师处有省。以师巍巍堂堂之相。宁自弃哉。自是见百丈。问曰。从上宗乘如何指示。百丈良久。运云。恁么则后人断绝去也。丈云。将谓汝是个人。遽起入方丈。运有省。随后入云。希运特来。丈云。若尔则他后不得孤负老僧。 丈一日问运。什么处去来。运云。山下拾菌子来。丈云。还见大虫么。运便作虎声。丈拈斧子作斮势。运打丈一掴。丈吟吟而笑。即上堂云。大雄山下有大虫。老汉今日亲遭一口。汝等诸人好看。 运在南泉。普请择菜。泉问。什么处去来。运云。择菜去来。泉云。将什么择。运举起刀子。泉云。大家择菜去。 一日泉谓运曰。老僧偶作得牧牛歌。请长老和。运云。某甲自有师了。运辞泉。泉门送。提起运笠子云。长老身才没量大。笠子太小生。运云。虽然如此。大千世界。总在里许。泉云王老师聻。运戴笠子便去。 后居洪之大安寺。海众奔辏。相国裴公休方廉问其地。迎至州问道。且作传心法要一编。示运。运接置于座。略不披阅。良久云会么。公云不会。运云。若便恁会去。犹较些子。裴公由是深加尊奉。凡仕官所在。必执弟子礼。邀致阐演。尝赠之诗曰。曾传达士心中印。额有圆珠七尺身。挂锡十年栖蜀水。浮杯今日渡章滨。一千龙象随高步。万里香花结胜因。拟欲事师为弟子。不知将法付何人。大中间。终于所住寺。诏谥断际。塔号广业。事具传灯录。
宋高僧传·卷第二十 感通篇第六之三
释希运。闽人也。年及就傅乡校推其慧利。乃割爱投高安黄檗山寺出家。迨成长也身量减王商裁一尺所。额间隆起号为肉珠。然倜傥不羁人莫轻测。而乃观方入天台。偶逢一僧偕行。言笑自若。运偷窥之。其目时闪烁烂然射人。相比而行。截路巨溪泛泛涌溢。如是捐笠倚杖而止。其僧督运渡去。乃强激发之曰。师要渡自渡。言讫其僧褰衣蹑波若履平陆。曾无沾湿。已到他岸矣。回顾招手曰渡来。运戟手呵曰。咄自了汉。早知必斯汝胫。其僧叹曰。真大乘法器我所不及。纵能伤我只取辱焉。少顷不见。运𢠵恍自失。及薄游京阙分卫及一家门。屏树之后闻一姥曰。太无厌乎。运曰。主不慁宾何无厌之有。姥召入施食讫。姥曰。五障之身忝尝礼惠忠国师来。劝师可往寻百丈山禅师。所惜巍巍乎堂堂乎。真大乘器也。运念受二过记莂攸同。乃还洪井见海禅师。开了心趣声价弥高。徇命居黄檗精舍。升平相裴公休钦重躬谒。有诗赠焉。曾传达士心中印。额有圆珠七尺身。挂锡十年栖蜀水。浮杯今日渡漳滨。一千龙象随高步。万里香华结胜因。愿欲事师为弟子。不知将法付何人。则裴相得法出运之门。以大中中终于所住寺。敕谥断际禅师。塔名广业。语录而行于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僧。宪宗元和至武宗会昌间在世。嗣药山惟俨,与云岩昙晟、道吾宗周为同道交。住苏州华亭,常泛一小舟,随缘度日,世称华亭和尚,又称船子和尚。撰《拨棹歌》三十九首,多歌咏渔人生活以寓禅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禅宗僧侣,药山惟俨法嗣。与云岩昙晟、道吾宗周为同道交,约中唐元和、会昌间人。住苏州华亭,常泛一小舟,随缘度日,世因谓之华亭和尚、船子和尚。《祖堂集》卷五、《景德传灯录》卷一四、《五灯会元》卷四有传。其诗今存40首。元刻本《船子和尚拨棹歌》(《机缘集》)中凡收39首,多咏歌渔人生活以寓禅理,与张志和《渔父词》句法相同。《五灯会元》、《观林诗话》、《至元嘉禾志》、《艺林伐山》等书中亦有引录。《全唐诗续拾》据以上诸书,收入德诚诗作40首。
槜李诗系·卷三十
德诚,蜀东武信人。初参澧州药山俨禅师。俨云:“子后上无片瓦,下无锥地,大阐吾宗。”后乘小舟住秀州洙泾(后析松江),以纶钓舞棹,随缘而度,号船子和尚,传法夹山。遂覆舟而逝。咸通十年,僧藏晖即其处建寺焉。有《棹歌二十九首》,吕益柔为序而刻之。今载《机缘集》。
高僧摘要·品高僧摘要卷三
节操高邈。度量不群自印心于药山。与道吾云岩。为同道。交洎离药山。乃谓同志曰。公等应各据一方建立药山宗旨。尔率性疏野。惟好山水。乐情自遣。无所能也。他后知我所止之处。若遇灵利座主。指一人来。或堪雕琢将授生平所得。以报先师之恩。遂分。至秀州华亭。泛小舟随缘度日。以接四方往来。人莫知其高蹈。因号船子和尚。道吾后到京口。遇夹山上堂。僧问。如何是法身。山曰。法身无相。曰如何是法眼。山曰。法眼无瑕。道吾不觉失笑。山便下座请问。适来祗对这僧话。必有不是。致上座失笑。望不吝慈悲。吾曰。和尚一等是出世。未有师在。山曰。甚处不是。望为说破。吾曰。不须说。请和尚却往华亭船子和尚处去。山曰。此人如何。吾曰。此人上无片瓦。下无卓锥。和尚若去。须易服而往。山乃散众束装。直造华亭。船子才见便问。大德住甚么寺。山曰。寺即不住。住即不似。师曰不似。似个甚么。山曰。不是日前法师曰。甚处学得来。山曰。非耳目之所到。师曰。一句合头语。万劫系驴橛。师又问。垂丝千尺。意在深潭。离钩三寸。子何不道。山拟开口。被师一桡。打落水中。才上船师又曰道道。山拟开口。师又打。山豁然大悟。乃点头三下。师曰。竿头丝线从君弄。不犯清波意自殊。山遂问抛纶掷钓。师意如何。师曰。丝悬绿水浮。定有无之意。山曰。语带玄而无路。舌头谈而不谈。师曰。钓尽江波。金鳞始遇。山乃掩耳。师曰。如是如是。乃嘱曰。汝向去。直须藏身处没踪迹。没踪迹处莫藏身。吾二十年。在药山。祇明斯事。汝今既得。但向深山里。钁头边。觅取一个半个接续。毋令断绝。山乃辞行。频频回顾。师遂唤阇黎。山乃回首。师竖起桡子曰。汝将谓别有。乃覆舟入水而逝。
释藏廙 朝代: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七 传宗科(五)
姓程氏。衢州信安人。蚤岁志求出家。元和中。诣长沙岳麓寺。依灵智律师落发。长庆三年。登具戒于武陵开元寺智总律师所。语同业曰。教门繁广难寻。然有总门而不探讨。是可谓智乎。于是游湘潭。登龙牙山。遇马素弟子。方说法山中。一日语廙曰。蕴界不真。有生非我。子之正本。当何所名。复从谁得。廙于言下领悟。未几。避会昌之祸于乡里之柯山。大中六年。郡牧崔公寿。别于郡之龙兴寺。构禅室以居之。阅数年至嘉禾。众留居至德伽蓝。崔公钧守姑苏。久闻廙名。邀居南禅院。咸通八年。浙西廉使周公宝。命居招隐寺。秋反嘉禾永安寺。盖信士吕京。舍别墅以造者。乾符中。盗冠充斥。廙曰盗终不至此。后果然。五年十月十二日。安坐而化。弟子号哭。乃复苏。明年三月望前。遍别众以逝。寿八十三。腊五十六。
宋高僧传·卷第十二 习禅篇第三之五
释藏廙俗姓程。衢州信安人也。幼岁神气朗畅貌质魁然。元和中告亲求出家。志不可却。直造长沙岳麓投灵智律师。请事剃染。智师察其强愿不群。乃摄度之。既披法服寻于武陵开元寺智总律师受具足尸罗。当长庆三年也。因听律范旋穷篇聚。语同业曰。教门繁广然有总门。总门之急勿过舍筏。遂遍参禅宗。遇马素门下高足住龙牙山。知廙法器。异日告之曰。蕴界不真佛生非我。子之正本当何所名。复从谁得。廙一言领会千辙同归。龙牙曰。我法眼不蒙掩矣。既遂所求大得安静。却回柯山。盖避会昌之搜扬也。至大中六年。郡牧崔公寿重之。于州龙兴寺别构禅室延居之。数年北至嘉禾。信士归依请留住至德伽蓝。又往姑苏。时崔公钧作守此郡。闻廙名久。请居南禅院。咸通八年浙西廉使周公宝。命住招隐寺。其年秋却返嘉禾。信士吕京舍别墅造今永安院。时乾符中群寇纷纭禅侣分散。廙曰。盗终不至此。及期寇从别道行。果无所损。其先见如此。五年十月十二日。满院阴云雉鸣乌噪。安坐而化。弟子号哭却稣。至六年三月中辰前。别众后终。享年八十二。僧腊五十六。时澹交为廙作真赞。至乾宁中僧神赞进状乞追谥号塔名。名士吴重裕书碑。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97—875 【介绍】: 唐僧。宣城人,字申之。俗姓陈。年二十往福州兜率戒坛受具足戒。后游长安,受三学大德,益广见闻。武宗会昌中废教,畅上表论谏,并撰《历代帝王录》。奏上弗听。宣宗大中中入内讲道,赐紫。懿宗赐号法宝。有《显正记》等。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三 义解科(三)
字申之。宣城陈氏子也。甫九龄。即依泾县水西寺之清逸上人。教授经法。年十九。获薙落。满岁受具于福州兜率戒坛。尤知究习律藏。越中之游厌足异闻。乃趋京师西明寺从慧正师。遍讨律师宣公行道胜迹。遂受三学大德之职。会昌废教。众议宜上表以谏。庶几上听而停罢前诏。于是两街僧录灵宴辩章等。共推畅为首。悉录历代帝王事。进奏弗听。大中初。赐紫伽梨。诏充内外坛大德。咸通间。诏充追福院首领。兼总持寺维那。署上座。脩忏悔法。加佛号一万五千并请以本生心地观经一部八卷。入藏。诏许之。乾符初。赐号曰。法宝。二年三月二十一日卒。寿七十九腊五十九。其年四月二十五日。窆于长安县高阳小梁村。四年尚书礼部侍郎崔沆勒文其碑。次颂德。
宋高僧传·卷第十七 护法篇第五
释玄畅。字申之。俗姓陈氏。宣城人也。畅爰在弱龄便持异操。戏则聚沙为塔摘叶为香。年九岁于泾邑水西寺。依清逸上人教授经法。年十九削发。二十岁往福州兜率戒坛受具足戒。听掇律科深得宗旨。新缯细缕一染色佳。而往越中求闻异说。仰京室西明寺有宣律师旧院多藏毗尼教迹。因栖惠正律师法席。自入京华渐萌头角。受京城三学大德益广见闻。方事讲谈遽钟堙厄则会昌废教矣。时京城法侣颇甚徬徨。两街僧录灵宴辩章同推畅为首。上表论谏。遂著历代帝王录。奏而弗听。由是例从俗服。宁弛道情。龙蛇伏蛰而待时。玉石同焚而莫救。殆夫武皇厌代宣宗在天。坏户重开炎岗息炽。畅于大中中凡遇诞辰入内谈论。即赐紫袈裟充内外临坛大德。懿宗钦其宿德蕃锡屡臻。乃奏修加忏悔一万五千佛名经。又奏请本生心地观经一部八卷。皆入藏。畅时充追福院首领。又充总持寺都维那。寻署上座。畅讲律六十座。度法者数千人。撰显正记一十卷科六帖名义图三卷三宝五运三卷。虽祖述旧闻标题新目。义出意表文济时须。乾符中懿宗简自上心。特赐师号曰法宝。二年三月二十一日示灭。俗龄七十九僧腊五十九。弟子赐紫惠柔大德师遂宗绍。以其年四月二十五日。窆于长安邑高阳乡小梁村。四年丁酉岁尚书礼部侍郎崔沆与畅交分殊深。著碑述遗迹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