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何耶揭哩婆观世音菩萨受法坛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失译人名。说马头观音之坛法。
佛世
【佛学大辞典】
(杂语)佛在生之时也。
佛世界
【佛学大辞典】
(异名)佛所住之国土。有秽土,有净土。
佛世尊
【佛学大辞典】
(术语)依成实论则佛为十号中之第九号,世尊为第十号,合云佛世尊。依智度论则佛为第十号,世尊为具十号尊德之总号。世尊之梵名为薄伽梵。(参见:十号)
佛出世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一世界有一佛出世与多佛出世之异议。(参见:佛)附录。
【佛学大辞典】
(术语)Buddha,佛陀之略,又作休屠、佛陀、浮陀、浮图、浮头、勃陀、勃驮、部陀、母陀、没驮。译言觉者,或智者。觉有觉察觉悟之二义,觉察烦恼,使不为害,如世人之觉知为贼者,故云觉察,是名一切智。觉知诸法之事理,而了了分明,如睡梦之寤,谓之觉悟,是名一切种智。自觉复能觉他,自他之觉行穷满,名为佛。自觉者,简于凡夫,觉他者简于二乘,觉行穷满,简异于菩萨。何则?以凡夫不能自觉,二乘虽自觉而无觉他之行,菩萨自觉觉他而觉行未为圆满故也。又以知者既具足二智而觉知一切诸法,了了分明故也。南山戒本疏一曰:「佛,梵云佛陀,或云浮陀、佛驮步他、浮图、浮头。盖传者之讹耳。此无其人,以义翻之为觉。」宗轮论述记曰:「佛陀梵音,此云觉者,随旧略语,但称曰佛。」佛地论一曰:「于一切法,一切种相,能自开觉,亦开觉一切有情。如睡梦觉醒,如莲华开,故名佛。」智度论二曰:「佛陀秦言知者,有常无常等一切诸法,菩提树下了了觉知,故名佛陀。」同七十曰:「佛名为觉,于一切无明睡眠中最初觉故,名为觉。」法华文句一曰:「西竺言佛陀,此言觉者、知者,对迷名知,对愚名觉。」大乘义章二十末曰:「佛者就德以立其名,佛是觉知,就斯立称。觉有两义:一觉察,名觉,如人觉贼。二觉悟,名觉,如人睡寤。觉察之觉对烦恼障,烦恼侵害事等如贼,唯圣觉知不为其害,故名为觉。涅槃云:如人觉贼,贼无能为,佛亦如是。觉悟之觉对其知障,无明昏寝事等如睡,圣慧一起,朗然大悟,如睡得寤,故名为觉。既能自觉,复能觉他。觉行穷满,故名为佛。言其自觉简异凡夫,云觉他者明异二乘,觉行穷满彰异菩萨。」善见律四曰:「佛者名自觉亦能觉他,又言知,何谓为知?知谛故,故名为佛。」仁王经上曰:「一切众生,断三界烦恼果报尽者名为佛。」
【佛学常见辞汇】
梵语佛陀的简称,华译为觉者,也就是正觉和遍知的大觉大悟者。遍知是说对于宇宙事理无所不知觉,正觉是说所知正确真实而无外道那样邪见妄执的错误,所以佛的另一尊号叫做正遍知或正等觉。觉有三义,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自觉是自己遍知正觉以超越三界凡夫;觉他是先觉觉后觉,以修菩萨行而超越二乘,使众生皆得如自己一样的大觉大悟;觉行圆满是自他两觉两利功德圆满,以超越菩萨而完成究竟的佛果。
【俗语佛源】
佛陀(Buddha)简称「佛」,意译为「觉者」: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对于凡夫的不觉,称为「自觉」;对于二乘(声闻、缘觉)只求自觉,称为「觉他」;对于菩萨自觉、觉他而未完美,称为「觉行圆满」。在「四圣」(声闻、缘觉、菩萨和佛)中,佛是最高的果位。佛有许多别称,如:如来、善逝、天人师、世尊等。佛又有种种「身」,如法身、报身、应身等。佛往往专称应现于婆娑世界的教主释迦牟尼,也泛指三世十方一切佛,如阿弥陀佛、药师佛、燃灯佛、弥勒佛等。此外,学佛之「佛」,指佛法;念佛之「佛」,指佛号;拜佛之「佛」,指佛像……均是触类引申之义。佛教徒以为念佛可以消除业障、修身修福。在现代诗中如苏曼殊《有怀》诗之二:「生天成佛我何能,幽梦天恁恨不胜。」(李明权)
【三藏法数】
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觉具三义:一者自觉,谓悟性真常,了惑虚妄;二者觉他,谓运无缘慈,度有情众;三者觉行圆满,谓历劫修因,行满果圆,是名为佛。(无缘慈者,谓无心攀缘一切众生而能自然现益也。)
【三藏法数】
佛即就人得名,觉照为义。谓觉斯玄妙,开解一切,悟大夜之重昏,朗万法之幽邃也。
【三藏法数】
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谓智慧具足,三觉圆满,故号为佛。(三觉者,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也。)
融三世间十身
【佛学大辞典】
(名数)华严经说二种之十身,一谓融三世间之十身,二谓佛具之十身。融三世间之十身者:一众生身,六道之众生也。二国土身,六道众生之依处也。三业报身,生上二身之业因也。(已上三身属于染分)。四声闻身,观四谛而求涅槃者。五独觉身,观十二因缘而求涅槃者。六菩萨身,修六度而求菩提者。七如来身,因圆果满之妙体,即佛当分之身也。八智身,佛身所具能證之实智也。九法身,佛身所具所證之真理也。(已上六身属于净分)。十虚空身,离染净二分之相而为染净二分所依,周遍法界无形灵之实体也,表离染净有无诸相而谓之虚空。此十身中第二之国土身,即国土世间;第一之众生身及第三业报身乃至第六菩萨身者,为众生世间;后四身者,智正觉世间也。即此十身融摄三世间之诸法而为毗卢正觉之体,故谓之融三世间之十身。又谓之解境之十身,以此十身为解知毗卢舍那佛觉体之所知之境也。见旧华严经二十七,探玄记十四,华严玄谈三十,大疏钞三十八。
【佛学大辞典】
(术语)华严宗二种十身之一。(参见:十身)
【佛学次第统编】
融三世间之十身:
一、众生身 六道之众生也。
二、国土身 六道众生之依处也。
三、业报身 生上二身之业因也。
四、声闻身 观四谛而求涅槃者。
五、独觉身 观十二因缘而求涅槃者。
六、菩萨身 修六度而求菩提者。
七、如来身 因圆果满之妙体,即佛当分之身也。
八、智身 佛身所具能證之十智也。
九、法身 佛身所具所證之真理也。
十、虚空身 离染净二分之相,而为染净二分所依,周遍法身,无形灵之实体也。表离染净有无诸相,而谓之虚空。
十身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佛身)
【佛学常见辞汇】
1。华严经所说融三世间的十身,即众生身、国土身、业报身、一闻身、独觉身、菩萨身、如来身、智身、法身、虚空身。此十身中的第二国土身,即国土世间,第一的众生身与第三业报身乃至第六菩萨身,即众生世间,后四身即智正觉世间,因此十身融摄三世间之诸法而为毗卢正觉之体,故名融三世间之十身。2。华严经所说佛具之十身,乃从前面十身中第七如来身上立此十身,不过经中三处所说的名字略有不同,一说是:菩提身、愿身、化身、住持身、相好庄严身、势力身、如意身、福德身、智身、法身。一说是:正觉佛、愿佛、业报佛、住持佛、化佛、法界佛、心佛、三昧佛、性佛、如意佛。一说是:无著佛、愿佛、业报佛、住持佛、涅槃佛、法界佛、心佛、三昧佛、性佛、如意佛。
吠世师
【佛学大辞典】
(流派)又作鞞世师,卫世师。新曰吠世史迦。(参见:吠世史迦)。
吠世史迦
【佛学大辞典】
(流派)Vaiss!ka,又作吠世师迦。具云吠世史迦奢萨怛罗。译曰胜论。论中立六句义,称为胜于他,故名胜论。论师名嗢露迦Ulu%ka,此译鸺鹠。又羯拿仆。此译食米斋。先于佛出世甚久远。(参见:优楼迦)
吠世史迦
【佛学大辞典】
(流派)Vaiss!ka,又作吠世师迦。具云吠世史迦奢萨怛罗。译曰胜论。论中立六句义,称为胜于他,故名胜论。论师名嗢露迦Ulu%ka,此译鸺鹠。又羯拿仆。此译食米斋。先于佛出世甚久远。(参见:优楼迦)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秦罗什译长行,隋阇那崛多译偈颂。即法华经第七卷,(七卷本)普门品之别行,世所谓观音经也。
妙华布地胎藏庄严世界
【佛学大辞典】
(术语)胎藏大日所住之世界,即大悲胎藏曼荼罗也。大日经百字果相应品曰:「尔时世尊于无量世界海门,遍法界慇勤劝发成就菩提,出生普贤菩萨行愿。于此妙华布地胎藏庄严世界种种性海中受生,以种种性清净门净除佛刹,现于菩提场而作佛事。」
妙喜世界
【佛学大辞典】
(界名)维摩居士之国土也。维摩经见阿閦佛国品曰:「佛告舍利弗:有国名妙喜,佛号无动,是维摩诘于彼国没而来生此。」
【佛学常见辞汇】
维摩居士的国土。
东方降三世
【佛学大辞典】
(明王)以五大明王配于五方,则降三世明王为东方之位。
东方万八千世界
【佛学大辞典】
(杂语)法华经序品明如来之放光瑞。经文曰:「尔时,佛放眉间白毫相光,照东方万八千世界,靡不周遍。」同颂文曰:「眉间光明照于东方万八千土。」
东方最胜灯王如来助护持世间神咒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阇那崛多译。佛在祇园,东方之最胜灯王如来遣菩萨至此,使说神咒。
来世
【佛学大辞典】
(术语)未来之世也。法华经曰:佛告舍利弗,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曰华光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