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贰行(貳行)
(1).行为前后不一致。语本诗·卫风·氓:“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宋 陈师道 《〈送邢居实〉序》:“於是明古之制,与其疑谋贰行,隐志晦德,而论著其合否,考之其世,稽之於经,质之於友,而定其论,使学者有考焉。”
(2).指品行不专一,失节。 蔡锷 《护国军政府布告》:“故士不贰节,女不贰行,廉耻之失,諡曰贱淫。”
《漢語大詞典》:神粹
精神纯粹专一。 宋 范仲淹 《龙图阁直学士工部郎中段君墓表》:“予知君之深者,故表其墓云:‘ 希逸 之生,神粹而明,朝端正色,天下公声。’”
《漢語大詞典》:贞敏(貞敏)
(1).清廉俭约而又勤敏于事。《魏书·游明根传》:“ 明根 风度清干,志尚贞敏,温恭静密,乞言是寄。” 唐 梁肃 《郑县尉厅壁记》:“元年春正月之后,贤侯才子曰 兰陵 萧倕 ,以贞敏恪慎,再命为尉。”
(2).心志专一而又聪敏好学。 唐太宗 《〈三藏圣教〉序》:“有 玄奘 法师者,法门之领袖也。幼怀贞敏,早悟三空之心;长契神情,先包四忍之行。”
《漢語大詞典》:笃习(篤習)
专一于学习。 南朝 梁 沈约 《与沈渊荐沈驎士表》:“贞粹稟於天然,综博生乎篤习。”
分類:专一学习
《國語辭典》:诚壹(誠壹)  拼音:chéng yī
心志专一。《史记。卷一二九。货殖传》:「胃脯,简微耳,浊氏连骑。马医、浅方、张里击钟,此皆诚壹之所致。」
分類:心志专一
《漢語大詞典》:聊虑(聊慮)
深思;精心专一。《楚辞·九辩》:“罔流涕以聊虑兮,惟著意而得之。” 王逸 注:“愴然深思而悲泣也。”文选·马融〈长笛赋〉:“或乃聊虑固护,专美擅工。” 李善 注:“聊虑固护,精心专一之貌。” 吕延济 注:“聊虑,精心也。”
《漢語大詞典》:贞好(貞好)
贞洁而美丽。史记·外戚世家:“士不必贤世,要之知道;女不必贵种,要之贞好。”
专一的爱好。 清 曾国藩 《丁未六月廿一为欧阳公生日集邵二寓斋分韵得是字》:“蝉蜕三十年,万事如脱屣;独留文章性,贞好无迁徙。”
《漢語大詞典》:贞专(貞專)
坚贞专一。《诗·周南·关雎》“窈窕淑女” 毛 传:“言后妃有关雎之德,是幽閒贞专之善女,宜为君子之好匹。”隋书·列女传序:“自昔贞专淑媛,布在方策者多矣。” 清 方履篯 《孙母倪孺人墓志铭》:“忧勤臲卼,贞专精纯。”
分類:坚贞专一
《漢語大詞典》:独威(獨威)
犹言专一威权。管子·幼官:“原无象,胜之本定独威,胜,定计财,胜。”
分類:专一威权
《漢語大詞典》:笃励(篤勵)
专一奋勉。
分類:专一奋勉
《漢語大詞典》:不抟(不摶)
不专一;不集中。管子·霸言:“夫令不高不行,不摶不听。”吕氏春秋·适音:“以下听浊则耳不收,不收则不摶,不摶则怒。” 高诱 注:“不摶,不专一也。” 毕沅 校:“摶与专同。”
《漢語大詞典》:主一无适(主一無適)
专一,无杂念。二程粹言卷上:“或问 敬子 曰:‘主一之谓敬。何谓一?’子曰:‘无适之谓一。’”《论语·学而》“敬事而信” 宋 朱熹 集注:“敬者,主一无适之谓。”朱子语类卷一二○:“ 程子 所谓主一无适,主一只是专一。” 梁启超 《说常识》:“一国之中,但使能有少数仁人君子,挟主一无适之诚,行百折不回之气,以日夜与恶社会为不断之争鬭,而谓终不能征服之者,吾未之前闻。”
分類:专一杂念
《國語辭典》:专心致志(專心致志)  拼音:zhuān xīn zhì zhì
专一心思,贯彻意志。《孟子。告子上》:「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七。奚奴温酒》:「彼女流贱隶耳,一事精至,便能动人,亦其专心致志而然。」
《漢語大詞典》:云心水性(雲心水性)
指女子作风轻浮,爱情不专一。 明 叶宪祖 《鸾鎞记·喜谐》:“若是云心水性情分寡,怎供出梦蝶寻花。”
《國語辭典》:杂趁(雜趁)  拼音:zá chèn
零工,琐碎的工作。《水浒传》第二四回:「三年前六月初三下雪的那一日,卖了一个泡茶,直到如今不发市,专一靠些杂趁养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