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小苏(小蘇)  拼音:xiǎo sū
宋朝苏辙,是相对于其兄苏轼而言。参见「苏辙」条。
《漢語大詞典》:乘鸾女(乘鸞女)
指传说中的 秦穆公 女 弄玉 。相传 弄玉 与其夫 萧史 乘鸾凤飞升而去。后人常用此故事作扇面画题材。 南朝 梁 江淹 《拟班婕妤咏扇》:“紈扇如圆月,出自机中素,画作 秦王 女,乘鸞向烟雾。” 唐 刘禹锡 《团扇歌》:“上有乘鸞女,苍苍网虫徧。” 宋 叶梦得 《贺新郎》词:“宝扇重寻明月影,暗尘侵,上有乘鸞女。” 明 陈子龙 《古意和舒章》诗:“本为清风多,非爱乘鸞女。”亦作“ 乘鸞子 ”。 宋 苏轼 《和张耒高丽松扇》:“犹胜 汉 宫悲 婕妤 ,网虫不见乘鸞子。”参见“ 乘鸞 ”。
《漢語大詞典》:乘鸾(乘鸞)
(1).传说 春秋 时 秦 有 萧史 善吹箫, 穆公 女 弄玉 慕之, 穆公 遂以女妻之。 史 教 玉 学箫作凤鸣声,后凤凰飞止其家, 穆公 为作凤台。一日,夫妇俱乘凤凰升天而去。见 汉 刘向 《列仙传》。鸾凤统类,后因以“乘鸞”比喻成仙。 北周 庾信 《后魏骠骑将军荆州刺史贺拔夫人元氏墓志铭》:“既异乘鸞,翻然永去;虽非舞鹤,即掩泉门。” 唐 李群玉 《玉真观》诗:“高情帝女慕乘鸞,紺髮初簪玉叶冠。”《西游记》第六二回:“乘鸞登紫府,跨鹤赴 瀛洲 。”
(2).比喻求得佳偶。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小星》:“还问取雨香云艷,燕语鶯啼,好遂吹簫愿,喜嬴臺乘鸞风便。” 清 李渔 《慎鸾交·却媒》:“有多少官媒押定在乌纱后,不到乘鸞也死不休。”
(3).犹言仙逝。死的婉词。 宋 曾巩 《郧口》诗:“风光满眼宛如昨,故人乘鸞独腾騫。”
《漢語大詞典》:遗羹(遺羹)
郑庄公 因 共叔段 之事,与其母不和。一次 庄公 赐食 颍考叔 , 考叔 故意舍不得吃肉。 庄公 问其原因,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 庄公 为之感动,遂与母和好。事见左传·隐公元年。后以“遗羹”为赞颂孝道之典。 宋 王禹偁 《乞赐终南山人种放孝赠表》:“比 考叔 之遗羹,一时小惠;较 郑均 之义穀,千古同涂。”
分類:与其不和
《漢語大詞典》:预事(預事)
(1).参与其事。通俗编·行事引 三国 吴 唐滂 《唐子》:“佐鬭者伤,预事者亡。”
(2).干预其事。 隋 王通 中说·述史:“妇人预事,而 汉 道危矣。”
《國語辭典》:合金  拼音:hé jīn
由二种或二种以上的元素,其中至少一种为金属元素所组成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称为「合金」。具实用性,如钢为铁和碳的合金,黄铜为铜、锌的合金。由两种主要元素组成的合金为二元合金,以此类推。
《漢語大詞典》:方洁(方潔)
亦作“ 方絜 ”。
(1).方正廉洁。后汉书·王丹传:“ 丹 资性方絜,疾恶彊豪。”续资治通鉴·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今宰制之臣十餘,皆文学适用,操履方洁。”
(2).谓与其洁白相比配。 南朝 齐 孔稚圭 《北山移文》:“度白雪以方絜,干青云而直上。”
《國語辭典》:姑嫂  拼音:gū sǎo
妇女本人与丈夫姊妹的合称。如:「她们姑嫂二人相处愉快,情同姊妹。」《醒世姻缘传》第三○回:「那等悍妻泼妾,逆妇悍姑,或与婆婆合气,或与丈夫反目,或是妯娌们言差语错,或是姑嫂们竞短争长,或因偏护孩子,或因讲说舌头,打街骂巷,恶舍闹邻。」
《漢語大詞典》:方差
概率论的基本概念。是用来表示随机变量与其期望之间离散程度的一个量。若随机变量ξ的期望为eξ,则ξ与eξ的偏差平方的加权平均e(ξ-eξ)2,称为ξ的方差,常记作dξ或varξ。随机变量的方差由其概率分布唯一确定,故也称某分布的方差。为使量纲一致,常应用方差的平方根dξ,称为“根方差”或“均方差”。
《國語辭典》:参事(參事)  拼音:cān shì
1.参与其事。汉。曹操〈请追增郭嘉封邑表〉:「与臣参事,尽节为国。」
2.居于僚属地位的职官。掌理所在机关法案、命令的撰拟与审核等事务。如总统府、行政、司法、考试、监察四院及中央各部会都设置参事。
《國語辭典》:比重  拼音:bǐ zhòng
物体的重量与同体积摄氏四度的纯水之重量比值,称为「比重」。
《漢語大詞典》:二姬
(1).指 春秋 时同嫁 晋献公 的 骊姬 与其妹。左传·庄公二十八年:“群公子皆鄙,唯二 姬 之子在 絳 。” 杨伯峻 注:“二 姬 即 骊姬 与其娣。”
(2).指 姬 姓二女。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楚子 ﹞夜出, 文芈 送于军。取 郑 二 姬 以归。” 杨伯峻 注:“谓 楚成王 取 姬 姓二女。 郑 , 姬 姓。”
(3).二妾。北齐书·魏收传:“后病甚,恐身后嫡媵不平,乃放二姬。”
《漢語大詞典》:小程
称 宋 程颐 。 颐 与其兄 颢 并以理学著称,时人以 颐 为“小程”。亦尊称“小程子”。 宋 杨万里 《庸言》五:“不致其知,不力其行, 小程子 之言也。”
《漢語大詞典》:孔曾
孔子 与其弟子 曾参 的并称。 清 江藩 《〈汉学师承记〉自序》:“推 武 周 达孝之源,究天地明察之理,故能心契 孔 曾 ,权衡醇驳也。”
《漢語大詞典》:二袁
指 东汉 袁绍 与其堂弟 袁术 。《文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其间豪桀纵横,熊据虎跱,强如二 袁 ,勇如 吕布 。” 李善 注:“二 袁 , 袁绍 、 袁术 也。”
《國語辭典》:鸦头袜(鴉頭襪)  拼音:yā tóu wà
古代女子穿的歧头袜。唐。李白 越女词五首之一:「屐上足如霜,不著鸦头袜。」也称为「丫头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