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悍然不顾(悍然不顧)  拼音:hàn rán bù gù
态度强硬,一意孤行,不顾一切。《醉醒石》第一一回:「但一人之冤不伸,反又杀人身,破人家,悍然不顾。」
《国语辞典》:不顾而唾(不顾而唾)  拼音:bù gù ér tuò
不正视对方且当面吐口水,以示轻视、不屑意。《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先轸怒曰:『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堕军实而长寇雠,亡无日矣。』不顾而唾。」
《分类字锦》:不顾宗亲(不顾宗亲)
后汉书李忠传王郎遣将攻信都信都大姓马宠等开城内之收太守宗广及忠母妻而令亲属招呼忠时宠弟从忠为校尉忠即时召见责数以背恩反城因格杀之诸将皆惊曰家属在人手中杀其弟何猛也忠曰若纵贼不诛则二心也世祖闻而美之谓忠曰今吾兵已成矣将军可归救老母妻子宜自募吏民能得家属者赐钱千万来从我取忠曰蒙明公大恩思得效命诚不敢内顾宗亲
分类:
《國語辭典》:不管不顾(不管不顧)  拼音:bù guǎn bù gù
1.不看顾、不照料。如:「这么大的产业,他却都不管不顾,真叫人担心。」
2.莽撞。如:「尽管有外人在,他还是不管不顾的撞进来。」
《高级汉语词典》:攦手不顾
撒手不管
《漢語大詞典》:临难不顾(臨難不顧)
见“ 临危不顾 ”。
《國語辭典》:临危不顾(臨危不顧)  拼音:lín wéi bù gù
遇到危难时能挺身而起,不犹豫、回顾。《三国志。卷四。魏书。三少帝纪。陈留王奂纪》:「和、琇、抚皆抗不挠,拒会凶言,临危不顾,词指正烈。」《周书。卷三四。赵善等传。史臣曰》:「自三方鼎峙,群雄竞逐,俊能驰鹜,各吠非主,争奋厉其智勇,思赴蹈于仁义,临危不顾,前哲所难。」也作「临危不惧」。
《國語辭典》:临危不顾(臨危不顧)  拼音:lín wéi bù gù
遇到危难时能挺身而起,不犹豫、回顾。《三国志。卷四。魏书。三少帝纪。陈留王奂纪》:「和、琇、抚皆抗不挠,拒会凶言,临危不顾,词指正烈。」《周书。卷三四。赵善等传。史臣曰》:「自三方鼎峙,群雄竞逐,俊能驰鹜,各吠非主,争奋厉其智勇,思赴蹈于仁义,临危不顾,前哲所难。」也作「临危不惧」。
《國語辭典》:不应(不應)  拼音:bù yìng
不回应。宋。欧阳修〈踏莎行。碧藓回廊〉词:「阑干敲遍不应人,分明帘下闻裁剪。」《三国演义》第九回:「(董卓)惊问肃曰:『持剑是何意?』肃不应,推车直入。」
《国语辞典》:不著  拼音:bù zhuó
1.不在。元。高文秀《遇上皇》第一折:「每日家酒里眠,酒里卧,不著家里,撇的我冷冷清清。」《元曲选。合同文字。第二折》:「怎知道寿短促,命苦毒,再没个亲人看顾,闪的这两把骨殖儿不著坟墓。」
2.不顾。元。秦𥳑夫《东堂老。楔子》:「只伴著一夥狂朋怪友,饮酒非为,吃穿衣饭,不著家业。」
《國語辭典》:不屑  拼音:bù xiè
轻视而不加以注意、重视。《后汉书。卷二四。马援传》:「廖性质诚畏慎,不爱权埶声名,尽心纳忠,不屑毁誉。」《红楼梦》第二回:「否则不但有污尊兄之清操,即弟亦不屑为矣。」
《國語辭典》:冒犯  拼音:mào fàn
1.冲撞、得罪。《老残游记》第六回:「兄弟话未免卤莽,有点冒犯,请先生想一想,是不是呢?」《文明小史》第三八回:「大人息怒!这是卑职不会说话,冒犯了大人。」
2.蒙受、不顾。《后汉书。卷四五。袁张韩周列传。袁安》:「闳兄弟迎丧,不受赙赠,缞绖扶柩,冒犯寒露,体貌枯毁,手足血流,见者莫不伤之。」宋。王安石〈汝瘿和王仲仪〉:「挟带岁月深,冒犯风霜冷。」
《漢語大詞典》:冒愬
顶着;不顾。愬,通“ 遡 ”。陈书·高祖纪下:“冒愬风尘,驰骋师旅。”
分類:不顾
不顾论宗
【佛学大辞典】
(术语)因明四宗之一。为不顾他而随自意乐所成立之宗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