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0,分4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词典(续上)
不识时务
北人不识
东不识
目不识丁
目不识书
《國語辭典》:不识时务(不識時務)  拼音:bù shì shí wù
原意是不识抬举,后亦指不知时尚机运以求通达。《后汉书。卷三六。张霸传》:「时皇后兄虎贲中郎将邓骘,当朝贵盛,闻霸名行,欲与为交,霸逡巡不答,众人笑其不识时务。」《三国演义》第四四回:「今数人皆被操灭,天下无人矣。独有刘豫州不识时务,强与争权。」也作「不达时务」。
《分类字锦》:北人不识(北人不识)
扪虱新语北人不识梅盖梅至北方则变而成杏今之江湖二浙四五月间梅欲黄而雨谓之梅雨转淮而北则否亦地气然也
分类:梅杏
《漢語大詞典》:东不识(東不識)
亦作“ 东不訾 ”。 传说为 舜 友之一。尸子卷下:“ 舜 得友五人,曰 雄陶 、 续耳 、 柏杨 、 东不识 、 秦不空 ,皆一国之贤人也。”汉书·古今人表作“ 东不訾 ”。按, 舜 友或作六人,或作七人,姓名用字也各有异。参阅 宋 王应麟 小学绀珠、 清 孙星衍 《尸子校集》
分類:六人
《國語辭典》:目不识丁(目不識丁)  拼音:mù bù shì dīng
比喻不识字或毫无学问。参见「不识一丁」条。《警世通言。卷一七。钝秀才一朝交泰》:「他两个祖上也曾出仕,都是富厚之家,目不识丁,也顶个读书的虚名。」《醒世姻缘传》第一回:「若是那等目不识丁的,村气射人的,就是王侯贵戚,他也只是外面怕他,心内却没半分诚敬。」
《漢語大詞典》:目不识书(目不識書)
谓读书很少或没读过书;不甚识字或不识字。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十六:“ 李士寧 者, 蓬州 人,自言学多诡数,善为巧发奇中,目不识书,而能口占作诗,颇有才思。”亦作“ 目不知书 ”。 清 侯方域 《豫省试策一》:“ 后赵 石勒 目不知书,然常使人读汉书, 勒 卧听之。”参见“ 目不识丁 ”。
《國語辭典》:目不识丁(目不識丁)  拼音:mù bù shì dīng
比喻不识字或毫无学问。参见「不识一丁」条。《警世通言。卷一七。钝秀才一朝交泰》:「他两个祖上也曾出仕,都是富厚之家,目不识丁,也顶个读书的虚名。」《醒世姻缘传》第一回:「若是那等目不识丁的,村气射人的,就是王侯贵戚,他也只是外面怕他,心内却没半分诚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