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韵府拾遗 号韵》:不胜其暴(不胜其暴)
唐书回鹘传赞太宗初兴尝用突厥矣不胜其暴卒服而臣之
《國語辭典》:不胜其烦(不勝其煩)  拼音:bù shēng qí fán
不堪繁杂的事、不堪别人的打扰。如:「他的脸上虽然不乏同情,但也露出一种不胜其烦的怀疑表情。」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三:「秦太师当国,有谄者尝执政矣,出为建康留守,每发一书,则书百幅,择十之一用之。于是不胜其烦,人情厌患,忽变而为劄子,众稍便之。」
《高级汉语词典》:不胜其苦
苦得受不住
《分类字锦》:不胜轻爪(不胜轻爪)
梅尧臣 次韵和韩子华内翰于李右丞家移红薇子种学士院诗 薄肤痒不胜轻爪,嫩干生宜近禁庐。
分类:紫薇
《分类字锦》:清瘦不胜(清瘦不胜)
苏轼 诗沈郎清瘦不胜衣边老便便带十围又陆游诗 夜窗孤影怯青灯,瘦著秋衣欲不胜。
分类:
《國語辭典》:数不胜数(數不勝數)  拼音:shǔ bù shēng shǔ
数量很多,难以尽数。如:「诗在唐朝时进入鼎盛时期,盛唐时期所出现的诗人真是不计其数,数不胜数。」
分類:数不清
《國語辭典》:如不胜衣(如不勝衣)  拼音:rú bù shēng yī
身体不能负荷衣裳的重量。语本《荀子。非相》:「叶公子高,微小短瘠,行若将不胜其衣。」比喻人身体瘦弱。《南史。卷六七。周敷传》:「敷形貌眇小,如不胜衣,胆力劲果,超出时辈。」亦用以形容恭敬退让。《韩非子。外储说左下》:「武立如不胜衣,言如不出口,然所举士也数十人,皆令得其意,而公家甚赖之。」《礼记。檀弓下》:「晋人谓文子知人。文子其中退然,如不胜衣。」
《漢語大詞典》:若不胜衣(若不勝衣)
形容身体羸弱,好像连衣服的重量都不能承担。明史·文苑传二·储巏:“ 巏 体貌清羸,若不胜衣。”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连琐:“﹝丽者﹞瘦怯凝寒,若不胜衣。”
《國語辭典》:弱不胜衣(弱不勝衣)  拼音:ruò bù shēng yī
1.极言体弱无力,连衣服的重量都承受不住。《宋史。卷四五四。忠义列传九。陈继周》:「继周虽弱不胜衣,而年德有以服人,士视为父兄,进止疾徐惟指呼,无敢先后。」《五代史平话。晋史。卷上》:「近因入侍,栉风沐雨,病势日增,弱不胜衣,尪羸愈甚。」清。钱泳《履园丛话。卷二四。杂记下。阿文成公》:「乾隆五十四年四月,文成奉命勘荆州堤工,余时在毕秋帆尚书幕下见之,乃身裁短小,弱不胜衣,并无龙威燕颔之相也,亦奇矣哉!」
2.形容女子的娇弱动人。《程乙本红楼梦》第三回:「众人见黛玉年纪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貌虽弱不胜衣,却有一段风流态度。」
《國語辭典》:举不胜举(舉不勝舉)  拼音:jǔ bù shēng jǔ
列举不完。形容数量极多。如:「像他这样不惜一切追求名利的人,在现今社会中,举不胜举。」
分類:列举不尽
《分类字锦》:脚力不胜(脚力不胜)
释清 琪诗 老来脚力不胜鞋。
分类:
《國語辭典》:美不胜收(美不勝收)  拼音:měi bù shēng shōu
形容美好的事物非常多,无法一一收受。《文明小史》第六○回:「你们诸位,各有专门,或是当过教习,……或是做过亲民之官的,人材济济,美不胜收。」《孽海花》第九回:「还有一班名士黎石农、李纯客、袁尚秋诸人寄来的送行诗词,清词丽句,觉得美不胜收。」
《國語辭典》:力不胜任(力不勝任)  拼音:lì bù shēng rèn
能力无法担任、承受。如:「凡事不求适性适情,将造成力不胜任的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