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一把死拿儿(一把死拿儿)  拼音:yī bǎ sǐ ná ér
形容固执成法,不肯变通。如:「别的好说,一提这事,他一把死拿儿,丝毫不肯让步。」也作「一把牢死攥」。
《国语辞典》:打坠咕啰儿(打坠咕啰儿)  拼音:dǎ zhuì gū luō ér
别人往前拉时,自己拚命向后倒退,不肯往前走。引申为拒绝。《儿女英雄传》第四○回:「心里暗想,这要再苦苦的一打坠咕啰儿,可就不是话了。」
《国语辞典》:自作自用  拼音:zì zuō zì yòng
固执己见,不肯接受别人的意见。《醒世恒言。卷三五。徐老仆义愤成家》:「那徐言、徐召,是个自作自用的性子,反怪他多嘴擦舌。」
《国语辞典》:在不夷不惠之间(在不夷不惠之间)  拼音:zài bù yí bù huì zhī jiān
(谚语)伯夷宁可饿死,不肯失节,柳下惠坐怀不乱,二者都做得过分。比喻为人处世不可做得太过分。清。李渔《合影楼。十二楼。第二回》:「听了迂腐的话也不见攒眉,闻了鄙亵之言也未尝洗耳,正合著古语一句:『在不夷不惠之间。』」
《国语辞典》:人是苦虫,不打不招(人是苦虫,不打不招)  拼音:rén shì kǔ chóng,bù dǎ bù zhāo
(谚语)人是愿受苦的虫,指犯人不打不肯招认实情。《警世通言。卷二四。玉堂春落难逢夫》:「玉堂春正待分辨,知县大怒,说:『人是苦虫,不打不招。』」
《国语辞典》:不到乌江不尽头(不到乌江不尽头)  拼音:bù dào wū jiāng bù jìn tóu
(谚语)不到最后不肯罢休。参见「不到乌江心不死」条。《醒世恒言。卷九。陈多寿生死夫妻》:「世局千腾万变,转盻皆空,政如下棋的较胜争强,眼红喉急,分明似孙庞斗智,赌个你死我活,又如刘项争天下,不到乌江不尽头。」
《国语辞典》:颜阖凿培(颜阖凿培)  拼音:yán hé zuò péi
培,屋后墙。颜阖凿培指鲁国高士颜阖不肯接受鲁君的徵聘,便挖开屋后墙逃跑。见《淮南子。齐俗》。后比喻不愿作官,甘于隐居。
《国语辞典》:推来推去(推来推去)  拼音:tuī lái tuī qù
互相推挤,不肯相让。比喻推诿、拒绝接受。《儒林外史》第五一回:「那妇人假意推来推去,却不则声。」
《国语辞典》:不作美  拼音:bù zuò měi
不肯成全他人的好事。如:「天公不作美。」也作「不做美」。
《国语辞典》:不忿气(不忿气)  拼音:bù fèn qì
不肯忍气让步。《西游记》第八○回:「七、八十家一齐吵,大家都不忿气。」
《国语辞典》:不伏老  拼音:bù fú lǎo
1.不肯承认年已老迈。喻人老而心不老。如:「尉敬德年虽高迈,犹不伏老。」也作「不服老」。
2.杂剧名。元杨梓作,演功臣宴尉迟恭不伏老故事。
《國語辭典》:左性  拼音:zuǒ xìng
偏执怪僻的性情。《红楼梦》第四六回:「如今又听邢夫人如此的话,便知他又弄左性,劝了也不中用。」也称为「左性子」。
《國語辭典》:嘴硬  拼音:zuǐ yìng
说话强硬,不肯认输或认错。《红楼梦》第五八回:「你还嘴硬。有据有證在这里,我只和你厅上讲去。」《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三回:「昨天那鸨妇虽然嘴硬,那形色甚是慌张,我们再到他那里问去。」也作「嘴强」。
《國語辭典》:嘴强(嘴強)  拼音:zuǐ jiàng
说话强硬,不肯退让或认输。《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六:「牛黑子还自喳喳嘴强,钳著杜郎道:『既约的是他,不干我事。』」也作「嘴硬」。
《国语辞典》:赖床(赖床)  拼音:lài chuáng
睡醒后仍躺在床上不肯起来。如:「你要是再赖床的话,上学就会迟到了。」
分类:床上不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