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鱼雁不绝(鱼雁不绝)  拼音:yú yàn bù jué
书信往来频繁。如:「虽然两人相隔遥远,但几年来鱼雁不绝,感情仍是维系得很好。」
《国语辞典》:音耗不绝(音耗不绝)  拼音:yīn hào bù jué
音信往来,联系不断。如:「他出国后,仍与好友保持连系,音耗不绝。」
《国语辞典》:不绝于耳(不绝于耳)  拼音:bù jué yú ěr
声响持续不断。《儒林外史》第四一回:「那鼓钹梵呗之声,不绝于耳。」《老残游记》第二回:「这时台下叫好的声音不绝于耳,却也压不下那弦子去。」
《国语辞典》:蕃衍不绝(蕃衍不绝)  拼音:fán yǎn bù jué
繁盛生长不断。《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刘元普屡受褒奖,子孙蕃衍不绝,此阴德之报也。」
《国语辞典》:鼎沸不绝(鼎沸不绝)  拼音:dǐng fèi bù jué
比喻喧闹或声势汹涌不断。《红楼梦》第一六回:「于是宁荣两处上下里外,莫不欣然踊跃,个个面上皆有得意之状,言笑鼎沸不绝。」
《漢語大詞典》:不绝如带(不絶如帶)
同“不绝如线”。 史记·袁盎晁错列传:“方 吕后 时,诸 吕 用事,擅相王。 刘氏 不絶如带。” 卷盦 《〈蔽庐丛志〉序》:“比来尘网荆榛,偏絃奏响,国学陵迟,不絶如带。”
《漢語大詞典》:不绝如发(不絶如髮)
同“不绝如线”。 汉书·燕刺王刘旦传:“先日诸 吕 阴谋大逆, 刘氏 不絶如髮。”汉书·匈奴传下:“ 匈奴 乱十餘年,不絶如髮,赖蒙 汉 力,故得復安。”
《國語辭典》:不绝如缕(不絕如縷)  拼音:bù jué rú lǚ
1.仅有一线连系未断。比喻局势危急。唐。柳宗元 寄许京兆孟容书:「茕茕孑立,未有子息。荒隅中少士人女子,无与为婚,世亦不肯与罪大者亲昵,以是嗣续之重,不绝如缕。」也作「不绝如线」、「不绝若线」。
2.比喻声音细微悠长,似断非断。宋。苏轼〈赤壁赋〉:「馀音袅袅,不绝如缕。」
《國語辭典》:不绝如线(不絕如線)  拼音:bù jué rú xiàn
仅有一线连系未断。比喻局势危急。《隋书。卷一。高祖纪上》:「或小或大,图帝图王,则我祖宗之业,不绝如线。」也作「不绝如缕」、「不绝若线」。
《國語辭典》:不绝如线(不絕如線)  拼音:bù jué rú xiàn
仅有一线连系未断。比喻局势危急。《隋书。卷一。高祖纪上》:「或小或大,图帝图王,则我祖宗之业,不绝如线。」也作「不绝如缕」、「不绝若线」。
《國語辭典》:不绝若线(不絕若線)  拼音:bù jué ruò xiàn
仅有一线连系未断。比喻局势危急。《公羊传。僖公四年》:「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也作「不绝如缕」、「不绝如线」。
《國語辭典》:不绝如线(不絕如線)  拼音:bù jué rú xiàn
仅有一线连系未断。比喻局势危急。《隋书。卷一。高祖纪上》:「或小或大,图帝图王,则我祖宗之业,不绝如线。」也作「不绝如缕」、「不绝若线」。
《國語辭典》:史不绝书(史不絕書)  拼音:shǐ bù jué shū
同类的事经常发生,不断见于记载。《左传。襄公二十九年》:「鲁之于晋也,职贡不乏,玩好时至,公卿大夫相继于朝,史不绝书,府无虚月。」唐。徐彦伯 汾水新船赋:「厥声载路,赓歌济巨川之功;史不绝书,考课获畴庸之最。」
《分类字锦》:敬不绝驰(敬不绝驰)
汉书成帝纪孝成皇帝元帝太子也母曰王皇后元帝在太子宫生甲观画堂为世嫡皇孙宣帝爱之字曰太孙常置左右元帝即位帝为太子壮好经书宽博谨慎初居桂宫上尝急召太子出龙楼门不敢绝驰道西至直城门得绝乃度还入作室门上迟之问其故以状对上大说乃著令令太子得绝驰道云唐明皇册皇太子制生知礼乐性成仁孝字孙之爱则敬不绝驰问竖之安则恭而至寝
分类:青宫
《國語辭典》:络绎不绝(絡繹不絕)  拼音:luò yì bù jué
连续不断。《儒林外史》第一四回:「那些卖酒的青帘高飏,卖茶的红炭满炉,士女游人,络绎不绝。」《红楼梦》第五五回:「凡一应执事媳妇等来往回话者,络绎不绝。」也作「骆驿不绝」。
《漢語大詞典》:络驿不绝(絡驛不絶)
见“ 络绎不絶 ”。
《國語辭典》:络绎不绝(絡繹不絕)  拼音:luò yì bù jué
连续不断。《儒林外史》第一四回:「那些卖酒的青帘高飏,卖茶的红炭满炉,士女游人,络绎不绝。」《红楼梦》第五五回:「凡一应执事媳妇等来往回话者,络绎不绝。」也作「骆驿不绝」。
《國語辭典》:骆驿不绝(駱驛不絕)  拼音:luò yì bù jué
形容众多且前后相连不断。《后汉书。卷八九。南匈奴传》:「逢侯部众饥穷,又为鲜卑所击,无所归,窜逃入塞者骆驿不绝。」也作「络绎不纪」、「络驿不绝」。
分類:络绎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