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一切如来摩诃菩提金刚坚牢不空最胜成就种种事业三昧
【佛学大辞典】
(术语)称北方不空成就佛之三摩地。见摄真实经上。
三空不空
【佛学大辞典】
(术语)小乘之法门知三解脱门之空理,不知第一义空不空之理,谓之三空不空。往生论注下曰:「尽彼生者,上失无为能为之身,下三空不空之痼。」
【佛学常见辞汇】
谓小乘的法门只知三解脱门的空理,而不知第一义空的道理,谓之三空不空。
大安乐不空金刚真实菩萨
【佛学大辞典】
(菩萨)与大乐金刚萨埵同。坐于胎藏界曼荼罗遍知院之最南。梵名摩诃缚曰罗母伽三昧耶萨怛缚。译言金刚不空真实菩萨。密号称为真实金刚。即普贤延命菩萨也。
大乐不空
【佛学大辞典】
(菩萨)金刚萨埵之异名。理趣释开题曰:「大乐金刚者金刚萨埵异名。妙乐之中,此尊三摩地特为殊胜,故曰大乐。不空者,梵曰阿目祛,此云无间。自證之大乐,化他之大喜,无有间断,故曰无间。无间与不空,其义一也。」(参见:金刚萨埵)
大乐金刚不空真实三摩耶
【佛学大辞典】
(术语)金刚萨埵所證之三摩耶也。
大乐金刚不空真实三摩耶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不空译。大般若五百七十八卷,第十会般若理趣分之密部也。此经说金刚萨埵所證三摩地之法门。略名般若理趣经,又云理趣释。
大乐金刚不空真实三昧耶经般若波罗蜜多理趣释
【佛学大辞典】
(书名)一卷,不空译。说本经字句一一理趣表法之义门。常略称曰理趣释。
不空
【佛学大辞典】
(人名)三藏法师之名。梵名阿目祛跋折罗AmoghaΛajra,此言不空金刚,略云不空。北天竺之婆罗门族,幼失父,随叔父来住东海,年十五,师事金刚智三藏,遂受五部之灌顶。及开元二十年,金刚智示寂,奉遗旨往五天并师子国,广求密藏,天宝五年还京,入内立坛,为帝灌顶。后祈雨止风有验,赐号曰智藏。天宝八年许还国,至南海郡,有敕再留。十五年,有诏还京,使住大兴善寺。自天宝至大历六年译出密部之经轨,凡七十七部,一百二十余卷,密教之盛,此时为最。代宗永泰元年特进试授鸿胪卿,加号大广智三藏。大历九年示疾,敕使劳问,加开府仪同三司,封肃国公,食邑三千户。六月十五日寂,寿七十,赠司空,谥大辩正广智三藏。详见宋僧传一,不空传。
不空三藏
【佛学大辞典】
(人名)(参见:不空)
不空
【佛学大辞典】
(人名)三藏法师之名。梵名阿目祛跋折罗AmoghaΛajra,此言不空金刚,略云不空。北天竺之婆罗门族,幼失父,随叔父来住东海,年十五,师事金刚智三藏,遂受五部之灌顶。及开元二十年,金刚智示寂,奉遗旨往五天并师子国,广求密藏,天宝五年还京,入内立坛,为帝灌顶。后祈雨止风有验,赐号曰智藏。天宝八年许还国,至南海郡,有敕再留。十五年,有诏还京,使住大兴善寺。自天宝至大历六年译出密部之经轨,凡七十七部,一百二十余卷,密教之盛,此时为最。代宗永泰元年特进试授鸿胪卿,加号大广智三藏。大历九年示疾,敕使劳问,加开府仪同三司,封肃国公,食邑三千户。六月十五日寂,寿七十,赠司空,谥大辩正广智三藏。详见宋僧传一,不空传。
不空王三昧
【佛学大辞典】
(术语)大乐金刚不空三昧也。大日如来所入之三昧也。金刚顶经出生义曰:「住自受用身,据色究竟天,入不空王三昧,普集诸贤圣,削地位之渐阶,开等妙之顿旨。」
不空如来藏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二如来藏之一。亦云不空真如。如来藏,即真如之性,具足一切之万德,德无不备,法无不现也。
【三藏法数】
谓此心性,具足无漏清净功德及诸有漏业惑染法,包藏含摄,无德不备,无法不现,故名不空如来藏。
不空罥索王
【佛学大辞典】
(菩萨)不空罥索观音也。
不空罥索法
【佛学大辞典】
(修法)以不空罥索观音为本尊而修之密法。
不空罥索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不空罥索神变真言经之略名。
不空罥索观音
【佛学大辞典】
(菩萨)梵名阿牟伽皤赊Amoghapa%s!a,译为不空罥索。胎藏界观音院之一尊也。或列为六观音之一。此尊持不空之罥索,钩取人天之鱼于菩提之岸,以此标帜而得名,罥索譬菩萨之四摄法,其罥索必有所获,故云不空。陀罗尼集经四曰:「阿牟伽皤赊,唐言不空罥索。」大日经疏五曰:「罥索是菩提心中四摄方便。」玄奘译之不空罥索咒心经后序曰:「题不空等者,别众经之殊号也。至如掷罥取兽,时或索空。玆教动桴罔不玄会,故立斯目也。」演密钞五曰:「四摄是法,罥索是喻,诸佛菩萨以四摄法摄取众生,无空过者。世间罥索索取诸兽少有所失,故以为喻。又此罥索名不空,世间罥索索取兽时,或中或不中,四摄罥索摄取众生无不中者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