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跌来碰去(跌來碰去)
行步不稳貌。 郁达夫 《茑萝行》:“我跌来碰去的走出门来的时候,已经是昏乱得不堪了。”
分類:行步不稳
《漢語大詞典》:跌跌跄跄(跌跌蹌蹌)
行走不稳貌。 洪深 《赵阎王》第四幕:“ 赵大 跌跌跄跄奔入,扶着一段横木,便躺下来,在地上呻唤。” 陆文夫 《小巷深处》:“ 徐文霞 跌跌跄跄地,爬到山顶直喘气。” 万迪鹤 《没有准备》:“在路上的时候,他们就都走得跌跌跄跄,有气没力,不像个人。”亦作“ 跌跌蹡蹡 ”。《西游记》第五三回:“ 行者 大怒,喝了一声,把牙一嗟,唬得那一家子跌跌蹡蹡,往后就走。”《西游记》第八七回:“那些人猛抬头,看见模样,一个个骨软筋麻,跌跌蹡蹡。”
分類:行走不稳
《國語辭典》:跌跌撞撞  拼音:dié dié zhuàng zhuàng
1.走路摇晃不稳的样子。《儒林外史》第五回:「吃到四更尽鼓,跌跌撞撞,扶了回去。」
2.做事冒失莽撞。如:「他做事跌跌撞撞的,得罪了不少人。」
《國語辭典》:东歪西倒(東歪西倒)  拼音:dōng wāi xī dǎo
摇晃欲倒的样子。《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九回:「日暮挑灯閒徙倚,郎不归来留恋谁家里?及至归来沉醉矣,东歪西倒扶难起。」也作「东倒西歪」、「西歪东倒」。
《國語辭典》:东倒西歪(東倒西歪)  拼音:dōng dǎo xī wāi
1.摇晃欲倒的样子。《水浒传》第二八回:「虽然带著五七分酒,却装做十分醉的,前颠后偃,东倒西歪。」《醒世恒言》卷二九:「家人们不知为甚,吓得东倒西歪,儿啼女哭,没奔一头处。」也作「东歪西倒」、「西歪东倒」。
2.倾倒零落的样子。《封神演义》第九六回:「层围木栅撞得东倒西歪,铁骑连车冲得七横八竖。」《儒林外史》第一一回:「三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
《國語辭典》:东倒西歪(東倒西歪)  拼音:dōng dǎo xī wāi
1.摇晃欲倒的样子。《水浒传》第二八回:「虽然带著五七分酒,却装做十分醉的,前颠后偃,东倒西歪。」《醒世恒言》卷二九:「家人们不知为甚,吓得东倒西歪,儿啼女哭,没奔一头处。」也作「东歪西倒」、「西歪东倒」。
2.倾倒零落的样子。《封神演义》第九六回:「层围木栅撞得东倒西歪,铁骑连车冲得七横八竖。」《儒林外史》第一一回:「三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
《國語辭典》:滴滴邓邓(滴滴鄧鄧)  拼音:dī dī dèng dèng
形容精神涣散不振,走起路来脚步凌乱的样子。元。岳伯川《铁拐李》第一折:「你欺负俺孩儿年纪小,出家人厮扇摇,吃的来滴滴邓邓醉陶陶,门前哭罢门前笑,街头指定街头闹。」也作「滴滴蹬蹬」。
分類:步履不稳
《國語辭典》:打滑  拼音:dǎ huá
1.车轮或皮带运转时,无法产生足够的动力,而发生空转,称为「打滑」。
2.地面湿滑而站不稳,称为「打滑」。
《國語辭典》:七跌八撞  拼音:qī dié bā zhuàng
跌跌撞撞。形容脚步仓促不稳。《孽海花》第一二回:「那些丫鬟仆妇,也都知道了,在楼上七跌八撞的跑了下来。」
《国语辞典》:泥饭碗(泥饭碗)  拼音:ní fàn wǎn
1.比喻依靠种田维持生活。如:「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是泥饭碗的人过的日子。」
2.比喻不稳固的职位。如:「同一事业单位,正式员工和临时雇员的待遇、福利不相同,一个是铁饭碗,一个是泥饭碗。」
《漢語大詞典》:偏偏倒倒
东倒西歪。形容站不稳。 郭沫若 《虎符》第二幕第二景:“酒醉者二人,系以屠狗为业,互相挽扶着,偏偏倒倒的由城门出场。” 巴金 《灭亡》第十七章:“等到这两个被撞得偏偏倒倒的人立定了身子的时候,那个人已经去远了。”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第八章:“他觉得身子偏偏倒倒的,他醉了。”
《漢語大詞典》:良倡
踉跄。行走不稳貌。 晋 葛洪 抱朴子·酒诫:“或呕吐几筵,或傎蹷良倡。”
《国语辞典》:踉踉跄跄(踉踉跄跄)  拼音:liàng liàng qiàng qiàng
步伐不稳,跌跌撞撞的样子。《隋唐演义》第八○回:「当下国桢出得门来,已是傍晚的时候,踉踉跄跄,走上街坊。」《精忠岳传》第三二回:「立起身来,踉踉跄跄,走下大堂。」也作「踉踉蹡蹡」、「跄跄踉踉」。
《漢語大詞典》:俍傍
走路不稳,跌跌撞撞。古文苑·王延寿〈梦赋〉:“於是三三四四,相随俍傍而歷僻。” 章樵 注:“俍傍,行不正貌。”
《漢語大詞典》:踜蹭
行走不便;站立不稳。 明 高明 《琵琶记·牛氏规奴》:“白打从来逞艺,官场自小驰名,如今年老脚踜蹭,圆社无心驰骋。” 清 史震林 《西青散记》卷二:“ 惲宁溪 有歌曰:‘节母西归八十六,雪满 龙城 夜闻哭。双拳捭闔摇天关,两脚踜蹭旋地轴。’”
《國語辭典》:趔趔趄趄  拼音:liè liè jū jū
脚步不稳,身体歪斜的样子。《红楼梦》第二四回:「两个人共提著一桶水,一手撩著衣裳,趔趔趄趄,泼泼撒撒的。」《老残游记》第六回:「说著,外面进来了一个人,戴著红缨帽子,叫了一声:『铁老爷』。那店家就趔趔趄趄的去了。」也作「趔趄」。
《國語辭典》:趔趄  拼音:liè jū
身体摇晃,站立不稳的样子。元。郑廷玉《后庭花》第二折:「不觉的身趔趄,不觉的醉模糊。」《红楼梦》第四四回:「说著,也扬手一下,打的那丫头一个趔趄。」也作「趔趔趄趄」。
《漢語大詞典》:趔趄
身体摇晃,脚步不稳。 元 郑廷玉《后庭花》第二折:“不觉的身趔趄,不觉的醉模糊。”红楼梦第四四回:“﹝ 凤姐 ﹞扬手一下,打的那丫头一个趔趄,便躡脚儿走了。” 梁斌 《红旗谱》二:“猛地一起身,没站住脚又趔趄了两步,倒在座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