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叉手不离方寸(叉手不离方寸)  拼音:chā shǒu bù lí fāng cùn
拱手于胸前,向人表示恭敬的态度。《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那后生叉手不离方寸:『小人是村里人,……要往褚家堂那边去的。』」《儒林外史》第二○回:「那小厮作了一个揖,叫声『老师父』,叉手不离方寸,说出姓名来。」
《漢語大詞典》:坐卧不离(坐卧不離)
谓时刻相随。《水浒传》第九八回:“因此 安氏 得与 琼英 坐卧不离。” 茅盾 《子夜》一:“除了每年印赠而外,又曾恭楷手抄一部,是他坐卧不离的。”
分類:时刻相随
《分类字锦》:足不离毬(足不离毬)
乐府杂录舞有骨尘舞胡旋舞俱于一小圆毬子上舞纵横腾踏两足终不离于毬子上
分类:
《漢語大詞典》:耳不离腮
接近,亲密。例如:别人说他俩是耳不离腮,影不离形,好的活像一个人。——李文元《婚事》
分類:接近亲密
《國語辭典》:不即不离(不即不離)  拼音:bù jí bù lí
佛教用语。中国佛教如来藏系的思想。谓清净的本心与轮回世界的关系,既不是等同,也不是两种各别的个体。《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不即不离,无缚无脱。」后多比喻对人的态度,既不亲近,也不疏远。如:「她不即不离的态度,让他苦恼万分。」
《分类字锦》:不离污泥(不离污泥)
欧阳修 再和圣俞见答诗 怜我区区欲强学,跛鳖曾不离污泥。
分类:
《國語辭典》:差不离(差不離)  拼音:chà bù lí
相差有限、相似。《续孽海花》第四七回:「那跟包开了缸,就缸里闻了一闻,道:『不差!跟老板抽的差不离。』」也作「差不多」。
《國語辭典》:八九不离十(八九不離十)  拼音:bā jiǔ bù lí shí
差不多。如:「他只一开口,我们就把他的来意猜个八九不离十。」
《漢語大詞典》:秤不离铊(秤不離鉈)
秤和砣原为一整套衡具,喻事物之相联系者不可使其分离。 孙锦标 《通俗常言疏证·什物》:“《合纵记》剧:自古道:‘公不离婆,秤不离鉈。’《梦笔生花絃索乐府》:‘水不离波,秤不离鉈。’”
《漢語大詞典》:秤锤不离秤杆(秤錘不離秤杆)
比喻关系密切不可分离。 骆宾基 《罪证》三:“ 金三 天天和 雅亭 混,秤锤不离秤杆,人家谁不笑话。”
《國語辭典》:寸步不离(寸步不離)  拼音:cùn bù bù lí
紧紧跟随著,一小步也不离开。比喻关系密切,总是在一起。《水浒传》第二回:「高俅自此遭际端王,每日跟著,寸步不离。」《儒林外史》第五回:「赵氏含著眼泪,日逐煨药煨粥,寸步不离。」
《国语辞典》:唇不离腮(唇不离腮)  拼音:chún bù lí sāi
形容两者关系亲密,难以分开。《金瓶梅》第一二回:「你好没的说!和娘成日唇不离腮,娘肯与那奴才?」
《漢語大詞典》:曲不离口(曲不離口)
意谓曲子要天天唱,才会熟练精妙。比喻熟能生巧。 朱自清 《论诵读》:“但是诵读总得多读熟读,才有效用;‘曲不离口’,诵读也是一样道理。”
《國語辭典》:三句不离本行(三句不離本行)  拼音:sān jù bù lí běn háng
说话的语辞总不出本身职业的范围。《黄绣球》第一○回:「我是业医的,你们不要笑我三句不离本行。」《官场现形记》第三四回:「每到一处,开口三句话不离本行,立刻从怀里掏出捐册来送给人看。」
分類:本业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