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9,分2页显示  上一页  1
分类词汇(续上)
倒掖气
佛类词典
无事不登三宝殿
其它辞典
孟光(孝裕 不登 )
镡承(公文 关内侯、不登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三国蜀河南洛阳人,字孝裕。汉灵帝末为讲部吏。献帝迁都长安,入蜀。博物识古,书无不读。刘备定益州,拜议郎。刘禅立,迁大司农。每直言无所回避,故爵位不登。后坐事免官。年九十余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三国蜀广汉人,字公文。历仕郡守、少府、太常。封关内侯。时姜维、费祎秉政,孟光、来敏,均以直言而为执政重臣所不悦,爵位不登,而承年资在孟光之后,以和介而得进。
《漢語大詞典》:倒掖气(倒掖氣)
玩具名。又称步步登、不不登、扑扑噔、响葫芦。用口吹吸能发出声响。 邓云乡 《鲁迅与北京风土·厂甸风貌》:“﹝扑扑噔﹞用口一吹一吸,底部震动,呼吸之间,发出清脆响声,又名‘倒掖气’。”
无事不登三宝殿
【俗语佛源】
佛教有三大内容,即教主释迦牟尼为「佛宝」,经籍教义为「法宝」,弘扬佛法的僧团为「僧宝」,合称「三宝」。「佛」,梵语佛陀之略,意为觉者,特指释迦牟尼。「法」,梵语达磨的音译,泛指经、律、论三藏和戒、定、慧三学。「僧」,梵语僧伽之略,意为僧团、和合众,即受戒出家的佛教徒。「三宝」泛称佛教。如南陈·徐陵《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绍隆三宝,弘济四生。」「三宝殿」即佛殿。寺门中的规矩,上佛殿时必须恭敬肃穆,进行礼拜、诵经、供养等,不得随意在佛殿里闲逛、闲聊。俗语中有「无事不登三宝殿」,如《何典》第四回:「我无事不登三宝殿,要问你可有一件东西?」意思是无事不来,既来便有事相求。(李明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