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周不疑 朝代:曹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三国魏零陵人,字元直。幼有异才,聪明敏达。曹操欲妻以女,不受。操又欲爱子仓舒与之为友。仓舒卒,操忌不疑而遣刺客杀之,年十七。有《文论》四首。
赵不疑 朝代:

人物简介

全唐文·卷三百九十八
不疑。开元时擢书判拔萃科。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中唐时进士。宪宗元和间客居昭义,与祝元膺为友。自云曾遇怪,遂皈依佛教,不复应举。颇能诗。事迹见《酉阳杂俎》卷一五。《全唐诗》存断句2。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41—986 【介绍】: 宋兖州曲阜人,字不疑。孔子四十四代孙,孔仁玉长子。举进士不第。太祖乾德中诣阙上书,述其家世,诏以为曲阜主簿。太宗召问孔子世嗣,诏迁太子右赞善大夫,袭封文宣公。通判密州,迁殿中丞。雍熙三年,随军北征督军粮,涉拒马河溺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69—1047 【介绍】: 宋建昌军南丰人,字不疑。曾致尧子。以荫补太庙斋郎。仁宗天圣二年进士。历太子中允、太常博士。知如皋、玉山二县,守正不阿,有治绩。为知信州钱仙芝所诬,罢归十二年。复赴京师,中道病卒。善文章。有《时议》。
全宋文·卷二七○
曾易占(九六九——一○四七),字不疑,南丰(今江西南丰)人,致尧子,曾巩父。以荫补太庙斋郎。天圣二年进士,历太子中允、太常博士,知如皋、玉山等县,擢知信州。为钱仙芝所诬,除名,配广南衙前编管。庆历七年卒,年七十九。后以子布贵,追封鲁国公。有《时议》十卷。见王安石《临川集》卷九三《太常博士曾公墓志铭》。

人物简介

全宋诗
王谨言(一○一一~?),字不疑,洛阳(今属河南)人,益恭子(《宋诗纪事小传补正》卷一)。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官驾部郎中(同上书)。以司农少卿致仕。神宗元丰五年(一○八二)参与洛阳耆英会,时年七十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润州丹阳人,字不疑。仁宗宝元元年进士。为上元主簿。国子监立石经,以善篆隶,召充直讲。历知高邮军、淮南提点刑狱,京西转运使,居官严厉。入修起居注,知制诰,知谏院。累迁龙图阁学士,知成都,道卒,年六十四。
全宋诗
邵必,字不疑,丹阳(今属江苏)人。仁宗景祐五年(一○三八)进士(元《至顺镇江志》卷一八)。为上元主簿、国子监直讲。进集贤校理、同知太常礼院。出知常州、高邮军,提点淮南刑狱,京西转运使。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知制诰(《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六)。迁宝文阁直学士、权三司使。出知成都,卒于道,年六十四。《宋史》卷三一七有传。今录诗四首。
全宋文·卷六一七
邵必,字不疑,丹阳(今江苏丹阳)人。宝元元年第进士,为上元主簿,召充国子监直讲,同知太常礼院。出知常州,召为开封府推官。皇祐五年八月,以在常州时误断案犯,责监邵武税。久之,知高邮军,提点淮南刑狱,为京西转运使,入修起居注,知制诰,知谏院。编《仁宗御集》成,迁宝文阁直学士、权三司使,加龙图阁学士、知成都,卒于道,年六十四。《宋史》卷三一七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邢州龙冈人,字不疑。第进士。仁宗嘉祐四年知宜州,谋启边衅,取安化军,为李师中所止。神宗熙宁中为辰州帅。官游四十年不得志,乃推变怪之理,参见闻之异,著《括异志》。又有《志怪集》、《倦游杂录》。或以为三书均魏泰托名作。
全宋诗
张师正(一○一六或一○一七~?)(生年据《玉壶诗话》推算),字不疑,襄国(今河北邢台)人(《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一)。登进士第,换武为遥郡防禦使(《临汉隐居诗话》)。仁宗嘉祐四年(一○五九)知宜州(《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九○)。英宗治平三年(一○六六)时为辰州帅,神宗熙宁十年(一○七七)时为鼎州帅,与释文莹有交(《玉壶诗话》)。著作今存《括异志》十卷、《倦游杂录》一卷。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一○七六
张师正(一○一七——?),字不疑,邢州龙冈(今河北邢台)人。登进士第,换武为遥郡防禦使。嘉祐四年知宜州,治平至熙宁中为辰州、鼎州帅。善诗文,著有《括异志》、《倦游杂录》。曾官仪鸾使、英州刺史。见《玉壶清话》卷五,《临汉隐居诗话》,《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九○,王安石《仪鸾使英州刺史张师正落刺史依旧仪鸾使制》(《临川集》卷五五),苏轼《观张师正所蓄辰砂》及诸家注(《苏轼诗集》卷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31—1615 【介绍】: 明浙江鄞县人,字肩吾,号龙江。隆庆二年进士。在史馆不肯依附张居正,志节耿介,闻于中朝。万历二十二年,由南京礼部尚书入为东阁大学士,预机务。后首辅赵志皋卒,遂为首辅。于立太子、谏矿税使等,均洽舆情。后对楚宗(武昌宗室抢劫楚王府)、妖书、京察三事,所持态度颇违清议。又与同僚沈鲤不和,欲挤之使去。三十四年,竟与鲤同罢。凡辅政十三年,当国四年,累加至建极殿大学士。卒谥文恭。擅词章,有《敬亭草》、《吴越游稿》等。
甬上耆旧诗·卷十八
公字肩吾,别号蛟门。隆庆戊辰进士,选翰林庶吉士,授编修,历官掌詹事府、礼部尚书,遂入直东阁,累加少师、左柱国、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凡入相十有二年,为首相八年,年七十,赐老归里,家居复九年卒。赠太傅,谥文恭。公建储功,诸相业俱载国史,不具详。臧氏曰:戊辰史馆大拜者七人,以词章擅名者,东阿、鄞县为最。东阿之学殖,优于鄞县,鄞县之才笔,秀于东阿。余尝读公全集,为溯其所本。盖公少与余君房同研席,族父嘉则先生名最重,公严事之,称为句章公。尝曰:吾学文于君房,学诗于句章。公门中指授同学,切劘俱深得其传,而公诗更为独绝。盖公才实过于君房,故不烦句模字索,劳其意匠,而苍然作古,遂直掩农丈人。设以公之才,解其诘曲,导之苏畅,如良马下峻坂而缓辔中衢,一何乐也。惜夫其仅于农丈人也。若嘉则之诗,浑涵博丽,吐纳古今,公才既与相当,而更能出奇于其间。嘉则如大山长河,而公益以崩崖飞瀑;嘉则如茂林脩竹,而公益以奇松异草。故其所造,几出于蓝。至公一生学问及历年相业,读其诗,辄放怫见之。每当老气横厉,顾盼自奇,斯诚魁然一世之豪也。前辈谓如幽燕老将,气味沈雄,足冠词家之首,此可与论诗矣。
维基
沈一贯(1537年—1615年),字肩吾、又字不疑、子唯,号蛟门、大圆居士,浙江鄞县(今属浙江宁波市海曙区)栎社沈家人。明朝万历年间内阁首辅,也是学者、诗人、史学家、外交家。隆庆二年登进士第,改庶吉士,授检讨,历充纂修官,南京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太子少保,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吏部尚书。身后赠太傅,谥文恭。沈一贯是明朝首位对天主教持开明提携态度的首辅,开创了晚明中西文化交流的蜜月期。

人物简介

维基
高允兹(17世纪—1653年),字不疑,山东莱州府胶州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崇祯三年(1630年),高允兹举庚午科山东乡试,崇祯七年(1634年)登甲戌科进士,授完县知县,因守禦有功,升河南道监察御史,巡按南直隶苏松等处,因父母去世回乡。服阙,改任云南道御史。弘光时,不依附张捷,大悲案爆发时要求立刻处决大悲,不令人民生疑;外任湖西道副使后不久南京就失陷,和谭国祯训练乡兵自保,因兵变、国祯死而作罢。隆武年间他巡按下游,上疏闽南抽税害处,隆武帝下令严厉执法,同时请求免去汀州借助得免。福京失陷后,降清,顺治十年(1653年)海时行反正明朝,他大骂对方而死。雍正年间入祀昭忠祠,至嘉庆六年(1801年)获世袭恩骑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