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僧。姑苏人,俗姓司马,字不用,号逍遥子。年弱冠出家,后隐会稽四明山。钱镠召而不出。涉猎孔、老,博通玄学。工诗,善草隶。卒年五十六。有《六时礼佛文注》及诗歌。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字不用,号逍遥子,俗姓司马,苏州(今属江苏)人。幼出家。精通佛典,兼涉儒道之学。从学于雪峰义存,得其禅旨。昭宗时,居洪州10年。后居会稽四明山,与孙合等为林下之游。吴越王钱镠礼请之,乃托病归山。后梁太祖开平中卒,年56。《宋高僧传》卷三〇有传。《全唐诗》存诗1首。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八 传宗科
字不用。姓司马氏。姑苏人。父宛丘县尉。母戴。方妊时。梦异沙门称姓徐。住持流水寺。苦从求寄宿。父亦梦。于盘中书字。殊得意。欲献之天子。旦则各诧所梦。母因自指其腹。谓父曰。果生男。其必归之流水寺乎。盖其家去寺不甚远也。及生岐嶷可爱。性介洁。恶荤膻物。四岁教之诵习。能强识。父滋喜其类己也。且将图婚。以待其成。母不可。竟出家。如前志。年满受具戒。讲通经论。俄弃去。后入闽。依雪峰存公。得禅要。未几。卢陵檀越。挽居三顾山之云亭院。豫章之南平院。皆固辞。时钟氏据洪井。作客十年。终莫晤会。卒游会稽。考槃四明山中。吴越钱氏。闻其名。遣使召之。略上谒遽别。仍以诗谢曰。云鹤性孤单。争堪名利关。衔恩虽入国。辞病却归山。乐安孙合。方逸老奉化。素慢缁侣。诣作则谈笑终日。进士扬弇亦倾盖。开平中示灭。春秋五十六。作平生不入尼寺。不谒公门。不脩名刺。不趋时利。有草隶字式。诸经礼忏文。注道安六时礼佛文。并所述诗歌行世。自号逍遥子。
宋高僧传·卷第三十 杂科声德篇第十之二
释无作。字不用。姓司马氏。姑苏人也。父陈宛丘县尉。母戴氏。始妊时梦异沙门称姓徐住持流水寺欲寄此安居。言讫跏趺而坐。其父同夜梦于盘中书一字甚称心。自言可以进上天子。至明各说所梦。母曰。意其腹中必沙门也。矢之曰。如生儿放于流水寺出家。及生果岐嶷可爱。且恶荤膻之气。年迨四岁母自教诵习。利金易砺记忆无遗。厥父欲其应童子举业。渐见风范和润。且恒有出尘之意。俄尔父偷窥姚氏之女且美容仪。酷欲取之。母切忌之。因曰或舍是子出家宽汝所取。父乃许之。送入流水寺中。才及月馀姚民仳离。时谓此女是善知识。为作之出家增上缘矣。年二十受具足法。相次讲通删补律钞。法华上生等经百法论。一性五性宗教励精寻究。孔老书篇无不猎涉。后参其玄学于雪峰存禅师。深入堂奥。至庐陵三顾山。檀越造云亭院。豫章创南平院请作住持。皆拂衣而去。前进士唐禀。作藏经碑。述作公避请之由。居洪井十载。且未识洪师钟氏之面。乃游会稽四明。因有终焉之志。吴越武肃王钱氏。仰重召略出四明。因便归山。盖谢病也。有诗杼意呈王。王亦不留。诗云。云鹤性孤单。争堪名利关。衔恩虽入国。辞病却归山。时奉化乐安孙合退居啸傲不交缁伍。唯接作交谈终日。进士杨弇亦慕为林下之游。以梁开平中卒于四明。春秋五十六。初作善草隶笔迹酋健。人多摹写成法。述诸色礼忏文数十本。注道安六时礼佛文一卷并诗歌。并行于代。作不入尼寺不谒公门。不修名刺不趋时利。自号逍遥子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55—1300 【介绍】: 元康里人,一名时用,字用臣。少时从世祖太子真金,先后受学于太子赞善王恂及国子祭酒许衡。至元十三年灭宋后,上书请以立学校为要务。十四年,授利用少监。二十一年,召参议中书省事,以言卢世荣不可用,帝不从,即辞参议不拜。历官吏、工、刑等部尚书,深为桑哥所忌,以疾免。桑哥诛,拜平章政事。成宗立,拜昭文馆大学士、平章军国事。卒谥文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明间浙江新昌人,字则耕,初名必用,字则行。金华黄□弟子。洪武初以经明行修,辟授本县训导。时兵革初靖,不用以经史授生徒,一时翕然向化。后以聋解官,自号石鼓山聋。有《得月稿》。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则耕,新昌人。洪武初举本学教谕以聋辞自号石鼓山聋有得月槁
《漢語大詞典》:无烦(無煩)
不需烦劳;不用。左传·昭公元年:“ 莒 之疆事, 楚 勿与知,诸侯无烦,不亦可乎?” 唐 韦渠牟 《步虚词》之十八:“无烦骑白鹿,不用驾青牛。”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一:“且抵承 曹大 ,无烦唤 姜五 。”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云梦公主:“此去定早还,无烦穿望。”
分類:烦劳不用
《國語辭典》:无须(無須)  拼音:wú xū
不必、不用。《南史。卷三三。何承天传》:「善候何颜色,如其不悦,无须多陈。」《聊斋志异。卷八。局诈》:「其人曰:『此无须踟蹰。某不过欲抽小数于内兄,于将军锱铢无所望。』」也作「无须乎」。
《國語辭典》:不消  拼音:bù xiāo
1.不必、无须。《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若去劫他时,不消贤弟下手。」元。关汉卿《窦娥冤。楔子》:「这不消你嘱付,令嫒到我家,就做亲女儿一般看承她。」
2.无法承受。《水浒传》第八回:「林冲叫一声:『哎也!』急缩得起时,泡得脚面红肿了。林冲道:『不消生受』。」
《漢語大詞典》:不试(不試)
(1).不用;不被任用。礼记·缁衣:“好贤如《緇衣》,恶恶如《巷伯》,则爵不瀆而民作愿,刑不试而民咸服。”论语·子罕:“吾不试,故艺。” 何晏 集解:“试,用也。言 孔子 自云,我不见用故多技艺。” 宋 王安石 《寄赠胡先生》诗:“先生不试乃能尔,诚令得志如何哉!”
(2).未经试验。管子·七法:“成器不课不用,不试不藏。” 尹知章 注:“兵器虽成,未经课试则不用不藏。”
《漢語大詞典》:丐闲(丐閒)
(1).谓请求辞官家居。 宋 俞文豹 《吹剑录》:“ 楼攻媿 既参大政,屡欲丐閒。”金史·夹谷清臣传:“寻上表丐閒,不许。”
(2).犹言不用。 宋 范成大 《甲辰人日病中吟六言六首自嘲》之二:“笔牀久已均伏,药鼎何时丐閒?”
《漢語大詞典》:无需(無需)
不需要;不用。 鲁迅 《〈故事新编〉序言》:“至于只取一点因由,随意点染,铺成一篇,倒无需怎样的手腕。” 毛泽东 《论持久战》一:“某些性急的朋友们也跑出来向人们说: 中国 很快就能取胜,无需乎费大力气。”
《漢語大詞典》:弃废(棄廢)
犹废弃;不用。旧题 汉 黄石公 《素书·遵义》:“略己而责人者不治,自厚而薄人者弃废。” 张商英 注:“自厚而薄人,则人才将弃废矣。” 南朝 梁 刘潜 《弹贾执傅湛文》:“﹝ 湛 ﹞近效残贫,贿赂狼藉,特逢解网,宥其餘命,自被弃废,尤怀怨愤。” 宋 曾巩 《襄州到任表》:“小艺片言之善,偏长一曲之材,皆欲养成,未尝弃废。”
分類:废弃不用
乐三昧,破不用处有
【三藏法数】
不用处,又名无所有处,亦无色界天也。谓菩萨修戒定慧,證乐三昧。以此天厌识处无边,入无所有处,以此处如痴,痴故是苦,故以此三昧,令其舍离于痴,亦得證此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