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词典
不生不灭
分类词汇
无生
真俗
入灭
悟寂
佛类词典
不生不灭
《国语辞典》:不生不灭(不生不灭)  拼音:bù shēng bù miè
佛教用语。佛教认为一切现象,只是因缘条件的组合,没有现象的本体,人们察觉到的现象,只是个幻相。因此现象既没有真实的存在过,当然也无所谓灭失。《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灭。」南朝齐。王巾〈头陀寺碑文〉:「况视听之外,若存若亡,心行之表;不生不灭者哉。」
《國語辭典》:无生(無生)  拼音:wú shēng
佛教用语:(1)大乘佛教中观派认为没有任何现象是真实的,所以一般所谓「生出某东西」的概念,在实际上是不存在的。《中论》卷一:「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2)不再生死轮回。也是阿罗汉的词义之一。《西游记》第九回:「那金山寺长老叫做法明和尚,修真悟道,已得无生妙诀。」
《漢語大詞典》:真俗
佛教语。因缘所生之事理曰俗,不生不灭之理性曰真。出世为真,入世曰俗,即出家在家之意。 宋 王安石 《全椒张公有诗在北山西庵僧者墁之怅然有感》诗:“幽明永隔休炊黍,真俗相妨久絶弦。”
《漢語大詞典》:入灭(入滅)
佛教语。谓达到不生不灭的境界。指僧尼死去。《坛经·付嘱品》:“ 法海 上座再拜问曰:‘和尚入灭之后,衣法当付何人?’” 明 宋濂 《金华安化院记》:“﹝ 嵩头陀 ﹞创伽蓝於 莱山 ,已而西入 金华 ,建 龙盘寺 以及今院,后入灭於 龙丘 。” 梁启超 《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佛学时代》:“后祖受鉢,前祖随即入灭。”
《漢語大詞典》:悟寂
佛教语。了悟寂灭。谓超脱一切境界,入于不生不灭之门。 南朝 梁 萧统 《东斋听讲》诗:“昔闻 孔 道贵,今覩释花珍;至理乃悟寂,承禀实能仁。”
不生不灭
【佛学大辞典】
(术语)对生灭之语,常住之异名也。小乘独就涅槃之理而观不生不灭,大乘于有为之事相上论不生不灭之义。维摩经不二门品曰:「法本不生,今则无灭。」涅槃经曰:「涅言不生,槃言不灭,不生不灭名大涅槃。」般若波罗蜜经曰:「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中论曰:「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我稽首礼佛,诸说中第一。」按不生亦不灭四句偈文,所以发明真空无相第一妙谛。凡佛经均不外此意。
【佛学常见辞汇】
不生也不灭,是常住的别名,也是永生的意思。涅槃经说:「涅言不生,槃言不灭,不生不灭,名大涅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