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抵滞(觝滯)
迟钝;不灵活。 唐 柳宗元 《寄许京兆孟容书》:“往时读书,自以不至觝滞,今皆顽然无復省録。” 清 刘大櫆 《赠张清少序》:“而﹝ 清少 ﹞好与贤俊交游,与之语,欣然喜,豁然胸中,畧无有觝滞。”一本作“ 抵滞 ”。
《漢語大詞典》:迟拙(遲拙)
迟笨;不灵活;缓慢。宣和书谱·孔琳之:“葢其所养豪放,耻事迟拙,故笔端流畅快徤,若不凝滞於物者。” 明 张煌言 《北征录》:“谓兵贵神速,若从水道进师,巨舰逆流,迟拙非策。”
《國語辭典》:耳背  拼音:ěr bèi
听觉不灵敏。《景德传灯录。卷八。福溪和尚》:「僧云:『师意如何?』师云:『山僧耳背。』」
分類:听觉不灵
《國語辭典》:僵直  拼音:jiāng zhí
僵硬。如:「他僵直的站在那儿,动也不动。」
《國語辭典》:粗笨  拼音:cū bèn
1.笨拙、不灵巧。《宋书。卷六二。王微传》:「小儿时尤粗笨无好,常从博士读小小章句,竟无可得,口吃不能剧读,遂绝意于寻求。」《红楼梦》第九八回:「宝丫头虽生的粗笨,心里却还是极明白的。」也作「粗笨」。
2.笨重、不精细。如:「那些粗笨的货暂时堆在仓库里了。」也作「粗笨」。
《国语辞典》:冻住(冻住)  拼音:dòng zhù
1.冻结在一起,指低温而凝固胶著。
2.指僵硬而不灵活。如:「他一听到女友发生了车祸,一张脸立刻冻住了。」
《國語辭典》:古板  拼音:gǔ bǎn
1.呆板单调、不灵活。如:「店面陈设与招牌设计太过古板,只怕不容易吸引顾客上门。」
2.固执守旧,不合时宜。如:「过于古板的思想难以跟上时代的脚步。」《儿女英雄传》第二回:「既是合安老爷那等样不合式,安老爷又是个古板的人,在他跟前没有一毫的趋奉。」
《漢語大詞典》:滞壅(滯壅)
谓臃肿而不灵活畅通。 清 方苞 《书〈淮阴侯列传〉后》:“然使战 韩 之前,具列两国之将佐、三败之时地,则重膇滞壅,其体尚能自举乎?”
《漢語大詞典》:迟鲁(遲魯)
迟笨;不灵敏。新唐书·沈传师传:“尝择邸吏 尹伦 ,迟鲁不及事,官属屡白易之。” 宋 叶适 《提举江州陈公墓志铭》:“选愞迟鲁,儒之常患;质少文多,流俗所訕。”
《國語辭典》:不见便(不見便)  拼音:bù jiàn biàn
不知趣,不晓变通。《水浒传》第二四回:「何不去叫间壁王乾娘安排便了?只是这般不见便!」
分類:不灵灵活
《漢語大詞典》:钝冥(鈍冥)
迟钝,不灵敏。 宋 梅尧臣 《乞巧赋》:“乞天巧之付与,恶心手之钝冥。”
《國語辭典》:呆气(獃氣)  拼音:dāi qì
傻气。《红楼梦》第三五回:「怪道有人说他们家宝玉是外像好,里头糊涂,中看不中吃的;果然有些呆气。」
《國語辭典》:木头人(木頭人)  拼音:mù tou rén
比喻愚蠢或不灵活的人。也称为「木头」、「木人」。
《漢語大詞典》:胧肿(朧腫)
犹臃肿。行动不灵活的样子。《西游补》第六回:“今大王鬢雪飘扬,朧肿万状,妾虽不敏,窃恐大王生为孤独之人,死作无嗣之鬼。”
《國語辭典》:僵硬  拼音:jiāng yìng
1.不能灵活转动。《老残游记》第一八回:「既不僵硬,曾摸胸口有无热气?」
2.呆板,生硬不灵活。如:「处事态度僵硬」、「就凭他那种僵硬的态度,哪可能把事情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