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糊涂账(糊塗賬)
指混乱不清的事或不明事理的人。 明 阮大铖 《燕子笺·诰圆》:“此事甚难处,妈妈,你也是个糊涂账。” 清 赵翼 《右手患风痺》诗:“可怜 斛律金 ,竟不成屋字,一纸糊涂账,笑我亦不记。” 聂绀弩 《从陶潜到蔡邕》:“离开 陶潜 , 曹先生 的话,也不算完全的知言,所谓‘隐逸’,历来是一笔糊涂账。”
《漢語大詞典》:慌罔
模糊不清。文选·左思〈吴都赋〉:“芒芒黖黖,慌罔奄欻。” 刘良 注:“慌罔,不明貌。”
《漢語大詞典》:黮漶
色黑漫漶;模楜不清。 清 刘大櫆 《程氏宗祠碑记》:“木主之题字,黮漶不可别识。”
《漢語大詞典》:曼漶
模糊不清,不分明。汉书·扬雄传下:“为其泰曼漶而不可知,故有《首》《衝》《错》……十一篇。” 颜师古 注:“ 张晏 曰:‘曼音满。’曼漶,不分别貌,犹言濛鸿也。”
《漢語大詞典》:冥芒
模糊不清。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易水:“故 傅逮 《述游赋》曰:‘出北 蓟 ,歷 良乡 ,登 金臺 ,观 武阳 ,两城辽廓,旧迹冥芒。’”
《漢語大詞典》:明迷
谓忽明忽暗而迷离不清。 郭沫若 《残春》四:“灯火明迷的 彦岛 与 下关 海市也隐隐可见。”
分類:迷离不清
《國語辭典》:烂帐(爛帳)  拼音:làn zhàng
1.杂乱无法理清的帐目。如:「这家店烂帐一大堆,连会计师都不知如何清点。」也作「烂账」。
2.无法收回的帐。如:「他手上有一笔烂帐,到现在还追不回来!」也作「烂账」。
《漢語大詞典》:隐隐糊糊(隱隱糊糊)
模糊不清貌。 杜鹏程 《在和平的日子里》第四章:“猛然,他记起前两天在江边帐篷里开会的时光,隐隐糊糊听见谁说,加固便桥的任务好像交给了 常飞 。”
分類:模糊不清
《漢語大詞典》:隐隐绰绰(隱隱綽綽)
隐约不清貌。 冯德英 《苦菜花》第一章:“两年前的事,像凉风一样,冲进母女俩的心间,隐隐绰绰的影子,仿佛就在眼前。”
分類:隐约不清
《漢語大詞典》:吱哩哇啦
象声词。形容大声说话。 王汶石 《土屋里的生活》:“来迟了,还不悄悄坐下,吱哩哇啦叫什么?”亦指语言不清或语声嘈杂。
《國語辭典》:皂白不分(皁白不分)  拼音:zào bái bù fēn
比喻人不辨是非曲直,鲁莽做事。「皂」文献异文作「皂」。《老残游记二篇》第八回:「毁人名誉的人多,这世界就成了皂白不分的世界了。世界既不分皂白,则好人日少,恶人日多,必至把世界酿得人种绝灭而后已。」也作「不分皂白」。
《國語辭典》:皂白不分  拼音:zào bái bù fēn
皂,黑色。「皂白不分」比喻不分是非善恶。《老残游记二编》第八回:「毁人名誉的人多,这世界就成了皂白不分的世界了。」
《漢語大詞典》:脏污(髒污)
污秽;不清洁。 艾芜 《流离》:“他穿件灰布长衫,拴上一根布带,就是太脏污了。” 南丁 《检验工叶英》:“她随便地翻了翻那些脏污的报表。”
《漢語大詞典》:扎口辣舌
形容说话口齿不清。 康濯 《东方红》第八章:“ 王三海 却显得好不惊疑急促,他赤白着个脸,像给火燎水烫似地嘴里一劲儿嗤嗤哟哟,跟着还拍了拍社长的肩头,扎口辣舌地嘟囔了半天。”
《漢語大詞典》:晕晕糊糊(暈暈糊糊)
形容眩晕,神智迷糊不清。 袁静 《伏虎记》第三九回:“有一天,她想下地走走……谁知道,一下地,不会走道了,象是上了颠簸的小船,晕晕糊糊,东倒西歪,两条腿好似踩着棉花堆,差点儿摔倒。” 张天翼 《大林和小林》第十八章:“‘这许多钱财真的都是我一个人的了……’ 唧唧 晕晕糊糊的这么想着,就趴到金圆堆里,再也不起来了。”
《漢語大詞典》:晕晕忽忽(暈暈忽忽)
亦作“ 晕忽忽 ”。 形容头脑发昏,不清醒。 老舍 《骆驼祥子》十九:“他一点主意也没有,成天际晕晕忽忽的,不知怎样才好。” 杨朔 《〈铁流〉的故事》:“本来老三最怕上文化、政治课,一上课头就晕忽忽的,不知怎的却对《铁流》那么着迷。” 李準 《李双双小传》:“ 喜旺 平常在食堂里只做家常饭,正想‘露一手’。又听 孙有 左夸奖右夸奖,脑子就有点晕晕忽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