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不流  拼音:bù liú
1.不流动。《文选。张衡。思玄赋》:「行积冰之硙硙兮,清泉冱而不流。」《文选。谢朓。齐敬皇后哀策文》:「回塘寂其已暮兮,东川澹而不流。」
2.不流布、不流传。《文选。曹囧。六代论》:「仁心不加于亲戚,惠泽不流于枝叶。」
3.不陷入。如:「这款式别致优雅,不流于俗。」
《国语辞典》:水平不流,人平不言  拼音:shuǐ píng bù liú,rén píng bù yán
(谚语)比喻一个人若获得合理的待遇,心里就会平静而不致随意发表议论,就像水面若高度一致,水便不会朝任何方向流一般。《醒世恒言。卷一七。张孝基陈留认舅》:「常言道:『水平不流,人平不言。』这班閒汉替过迁衙门打点使钱,亦是有所利而为之。」
《国语辞典》:不见棺材不流泪(不见棺材不流泪)  拼音:bù jiàn guān cái bù liú lèi
比喻一个人非常顽固,如不让他尝到失败的苦果,是不会认错或改正的。也作「不见棺材不掉泪」、「不见棺材不下泪」。
《国语辞典》:不流世俗  拼音:bù liú shì sú
1.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史记。卷一三○。太史公自序》:「不流世俗,不争埶利。」
2.别出一格,与众不同。如:「他的穿著打扮总是独特新颖,不流世俗。」
《國語辭典》: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拼音:bù sè bù liú,bù zhǐ bù xíng
比喻不把某种东西阻断、破除,另一种东西就无法建立、推行。唐。韩愈 原道:「不塞不流,不止不行。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明先王之道以道之,鳏寡孤独废疾者有养也,其亦庶乎其可也。」
《分类字锦》:纳而不流(纳而不流)
世说谢中郎经曲阿后湖问左右此是何水荅曰曲阿湖谢曰故当渊注渟著纳而不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