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死甘露
【佛学大辞典】
(杂名)称真言两部不二之灌顶水也。不死者,甘露之译也。大疏五曰:「明日当贻内不死甘露,皆令充足也。」演奥钞十一曰:「不死甘露者,口传云:不死者字,甘露者字,示两部密言不二义也。」
(杂名)称真言两部不二之灌顶水也。不死者,甘露之译也。大疏五曰:「明日当贻内不死甘露,皆令充足也。」演奥钞十一曰:「不死甘露者,口传云:不死者字,甘露者字,示两部密言不二义也。」
不老不死
【佛学大辞典】
(杂语)悟入诸法实相,则生老病死,本来空寂,何老死之有,故闻妙经者,得不老不死。法华经药王品曰:「众人有病,得闻是经,病即消灭,不老不死。」嘉祥义疏十一曰:「不老不死者,闻此经知老病死,死本来寂灭,故云不老死也。」
(杂语)悟入诸法实相,则生老病死,本来空寂,何老死之有,故闻妙经者,得不老不死。法华经药王品曰:「众人有病,得闻是经,病即消灭,不老不死。」嘉祥义疏十一曰:「不老不死者,闻此经知老病死,死本来寂灭,故云不老死也。」
雪山不死药
【佛学大辞典】
(饮食)雪山有灵草,名娑诃,人见之,得寿无量。涅槃经曰:「雪山之中有上香药名曰沙诃,有人见之得寿无量,无有病苦难。」
(饮食)雪山有灵草,名娑诃,人见之,得寿无量。涅槃经曰:「雪山之中有上香药名曰沙诃,有人见之得寿无量,无有病苦难。」
药医不死病,佛度有缘人
【俗语佛源】
众生要得道度化,出离生死苦海,必须要同佛法「有缘」,才能「感应道交」。这个「缘」,包括善根、慧根,慕道向善之心和勇猛精进的精神等。什么人同佛法「无缘」呢?这就是经上常说的「八难」。「八难」可以分作四类:一是苦障之难,包括地狱、饿鬼、畜生和盲聋喑哑。二是乐障之难,包括北洲和长寿天。该二处的众生寿长多乐,但缺乏智慧,甚至误以为已入「涅槃」。三是恶增之难,即「世智辨聪」,自以为是,妄执坚固。四是善微之难,即生在「佛前佛后」,不知佛法。值此「八难」者,便于佛法无缘。灵丹妙药,只能医治命不该绝的病症;同样,佛法广大,只能度化有缘的人。这就是俗语「药医不死病,佛度有缘人」的含义。如《醒世恒言》第十回:「先生,常言道:『药医不死病,佛度有缘人。』你且不要拘泥古法,尽著自家意思,大了胆医去,或者他命不该绝,就好了也未可知。」(李明权)
众生要得道度化,出离生死苦海,必须要同佛法「有缘」,才能「感应道交」。这个「缘」,包括善根、慧根,慕道向善之心和勇猛精进的精神等。什么人同佛法「无缘」呢?这就是经上常说的「八难」。「八难」可以分作四类:一是苦障之难,包括地狱、饿鬼、畜生和盲聋喑哑。二是乐障之难,包括北洲和长寿天。该二处的众生寿长多乐,但缺乏智慧,甚至误以为已入「涅槃」。三是恶增之难,即「世智辨聪」,自以为是,妄执坚固。四是善微之难,即生在「佛前佛后」,不知佛法。值此「八难」者,便于佛法无缘。灵丹妙药,只能医治命不该绝的病症;同样,佛法广大,只能度化有缘的人。这就是俗语「药医不死病,佛度有缘人」的含义。如《醒世恒言》第十回:「先生,常言道:『药医不死病,佛度有缘人。』你且不要拘泥古法,尽著自家意思,大了胆医去,或者他命不该绝,就好了也未可知。」(李明权)
五不死──施果感五不死
【三藏法数】
(出付法藏经)
经云:毗婆尸佛时,有一比丘,患头痛。薄拘罗尊者,持一诃梨勒果施彼食之,其病即愈。因施果故,九十一劫,天上人间,享福快乐,未尝有病。最后生婆罗门家,其母早亡,父娉后妻,苦厌拘罗,五度加害,皆无所损。及年既长,出家学道,得阿罗汉果。(梵语毗婆尸,华言胜观。梵语薄拘罗,华言善容。梵语诃梨勒,华言天主持来。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梵语婆罗门,华言净行。梵语阿罗汉,华言无学。)
〔一、置鏊不死〕,谓薄拘罗年幼,后母作饼,从而索之,后母憎嫉,掷置鏊上,鏊虽焦热,不能烧害也。
〔二、釜煮不死〕,谓薄拘罗后母煮肉,从而索之,母益瞋恚,寻掷釜中,釜虽极热,亦不能害也。
〔三、水溺不死〕,谓薄拘罗后母向河,从而逐去,母即嫌恶,寻掷水中,水虽深而不能溺也。
〔四、鱼吞不死〕,谓薄拘罗由掷水中,虽大鱼吞之,而不能害也。
〔五、刀割不死〕,谓薄拘罗被鱼吞之,其鱼亦遭捕入市,遇父买归,将剖鱼腹,拘罗尚活,告父安庠,无致伤儿,父既见子,喜抱而出,即无损伤也。
(出付法藏经)
经云:毗婆尸佛时,有一比丘,患头痛。薄拘罗尊者,持一诃梨勒果施彼食之,其病即愈。因施果故,九十一劫,天上人间,享福快乐,未尝有病。最后生婆罗门家,其母早亡,父娉后妻,苦厌拘罗,五度加害,皆无所损。及年既长,出家学道,得阿罗汉果。(梵语毗婆尸,华言胜观。梵语薄拘罗,华言善容。梵语诃梨勒,华言天主持来。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梵语婆罗门,华言净行。梵语阿罗汉,华言无学。)
〔一、置鏊不死〕,谓薄拘罗年幼,后母作饼,从而索之,后母憎嫉,掷置鏊上,鏊虽焦热,不能烧害也。
〔二、釜煮不死〕,谓薄拘罗后母煮肉,从而索之,母益瞋恚,寻掷釜中,釜虽极热,亦不能害也。
〔三、水溺不死〕,谓薄拘罗后母向河,从而逐去,母即嫌恶,寻掷水中,水虽深而不能溺也。
〔四、鱼吞不死〕,谓薄拘罗由掷水中,虽大鱼吞之,而不能害也。
〔五、刀割不死〕,谓薄拘罗被鱼吞之,其鱼亦遭捕入市,遇父买归,将剖鱼腹,拘罗尚活,告父安庠,无致伤儿,父既见子,喜抱而出,即无损伤也。
不死不可得
【三藏法数】
谓父母兄弟妻妾子息欢娱笑乐,意可常得,无常卒至,魂神独逝,欲求不死,终不可得。
谓父母兄弟妻妾子息欢娱笑乐,意可常得,无常卒至,魂神独逝,欲求不死,终不可得。
不死矫乱论
【三藏法数】
谓诸外道,若有人问世间善不善法,或问世间苦集灭道四谛等法,便自称言:我依不死净天,不乱诘问。即于彼所问,假托馀事以言矫乱,是名不死矫乱论。(净天即梵天。外道计梵天不死,故云不死净天。不乱诘问者,谓梵天常居静定,故不杂乱而辩问也。)
谓诸外道,若有人问世间善不善法,或问世间苦集灭道四谛等法,便自称言:我依不死净天,不乱诘问。即于彼所问,假托馀事以言矫乱,是名不死矫乱论。(净天即梵天。外道计梵天不死,故云不死净天。不乱诘问者,谓梵天常居静定,故不杂乱而辩问也。)
置鏊不死
【三藏法数】
谓薄拘罗年幼,后母作饼,从而索之,后母憎嫉,掷置鏊上,鏊虽焦热,不能烧害也。
谓薄拘罗年幼,后母作饼,从而索之,后母憎嫉,掷置鏊上,鏊虽焦热,不能烧害也。
釜煮不死
【三藏法数】
谓薄拘罗后母煮肉,从而索之,母益瞋恚,寻掷釜中,釜虽极热,亦不能害也。
谓薄拘罗后母煮肉,从而索之,母益瞋恚,寻掷釜中,釜虽极热,亦不能害也。
水溺不死
【三藏法数】
谓薄拘罗后母向河,从而逐去,母即嫌恶,寻掷水中,水虽深而不能溺也。
谓薄拘罗后母向河,从而逐去,母即嫌恶,寻掷水中,水虽深而不能溺也。
鱼吞不死
【三藏法数】
谓薄拘罗由掷水中,虽大鱼吞之,而不能害也。
谓薄拘罗由掷水中,虽大鱼吞之,而不能害也。
刀割不死
【三藏法数】
谓薄拘罗被鱼吞之,其鱼亦遭捕入市,遇父买归,将剖鱼腹,拘罗尚活,告父安庠,无致伤儿,父既见子,喜抱而出,即无损伤也。
谓薄拘罗被鱼吞之,其鱼亦遭捕入市,遇父买归,将剖鱼腹,拘罗尚活,告父安庠,无致伤儿,父既见子,喜抱而出,即无损伤也。
不死
【三藏法数】
谓此涅槃之理,从本不生,今亦不灭,故曰不死。
谓此涅槃之理,从本不生,今亦不灭,故曰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