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拼音:jiù de bù qù,xīn de bù lái
(谚语)弃失旧有的事物,才有机会得到崭新的东西。如:「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东西坏了,趁机换个新的,不是很好吗?」
《国语辞典》:风不来,树不动(风不来,树不动)  拼音:fēng bù lái,shù bù dòng
(谚语)事情发生都可以找到原因。《水浒传》第二○回:「常言道:『风不来,树不动;船不摇,水不浑。』」也作「风不摇,树不动」。
《国语辞典》:看不来(看不来)  拼音:kàn bù lái
1.不想看。如:「我就是看不来她这种骄纵的脾气。」
2.看不懂。如:「这本书太艰深了,我看不来。」
分类:不想不懂
《國語辭典》:划不来(划不來)  拼音:huá bù lái
不合算、不值得。如:「你这么做,岂不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太划不来了吧!」
《國語辭典》:不来头(不來頭)  拼音:bù lái tóu
无端,没来由。《荡寇志》第一三回:「云亲家为人心肠耿直,性如烈火,素来又看不起高封,不来头与高封闹起来,这祸愈速。」
《漢語大詞典》:不来神(不來神)
不注意,不留神。 张天翼 《谭九先生的工作》:“他们都是些粗人。一个不来神还要打架。”
《漢語大詞典》:不来气(不來氣)
方言。不理睬,不表态。
《分类字锦》:不来不去(不来不去)
史记汲黯传黯多病病且满三月上常赐告者数终不愈最后病庄助为请告上曰汲黯何如人哉助曰使黯任职居官无以踰人然至其辅少主守城深坚招之不来麾之不去虽自谓贲育亦不能夺之矣上曰然古有社稷之臣至如黯近之矣吕温萧宋公瑀颂武德之暮群孽内蠹巍巍宋公耸节高步不吐不茹不来不去屹崛中立为天一柱崛一作屼
分类:正直
《漢語大詞典》:不来梅
德国第二大港和工业城市。人口53.58万(1984年)。海轮可直达内港。铁路枢纽。工业以造船、汽车、电子等为主。市中心保留有中世纪建筑特色。
《國語辭典》:吃不来(吃不來)  拼音:chī bù lái
不喜欢吃、不习惯吃。如:「我习惯吃中餐,西餐吃不来。」
分類:不喜喜欢
《國語辭典》:说不来(說不來)  拼音:shuō bù lái
1.彼此思想、感情合不来。如:「我和他就是说不来,更别说是要结婚了!」
2.不能说、不会说。如:「这件事,我可说不来。休想从我这儿打听消息!」
《國語辭典》:来者不善,善者不来(來者不善,善者不來)  拼音:lái zhě bù shàn,shàn zhě bù lái
(谚语)来的人不怀好意,怀有好意的不会来。如:「对头来了,正所谓:『来者不善,善者不来。』我们还是快走吧!」
分類:不怀好意
《國語辭典》:未来(未來)  拼音:wèi lái
将来。相对于现在、过去而言。《大宋宣和遗事。元集》:「闻得华山陈希夷先生名搏,表德图南的,精于数学,预知未来之事。」《初刻拍案惊奇》卷五:「当时有一个女巫,专能说未来事情,颇有应验。」
《國語辭典》:不来(不來)  拼音:bù lái
不前来。《文选。宋玉。登徒子好色赋》:「于是处子恍若有望而不来,忽若有来而不见。」《文选。枚乘。七发》:「或纷纭其流折兮,忽缪往而不来。」
《漢語大詞典》:朅来(朅來)
(1).犹言去。后汉书·张衡传:“回志朅来从玄諆,获我所求夫何思!” 李贤 注:“朅,去也。” 唐 李白 《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诗:“朅来游 嵩 峯,羽客何双双。” 唐 李涉 《春山三朅来》诗之一:“钓鱼朅来春日暖,沿溪不厌舟行缓。” 宋 苏轼 《朱寿昌郎中少不知母所在求之五十年得之蜀中》诗:“ 长陵 朅来见大姊, 仲孺 岂意逢将军?” 清 顾炎武 《张隐君元明于园中置一小石龛曰仙隐祠》诗:“朅来未得从 黄石 ,老至先思伴 赤松 。”
(2).犹言来。归来;来到。文选·陆机〈吊魏武帝文〉:“咏归涂以反旆,登 崤 澠 而朅来。” 吕延济 注:“朅来,言归去来也。” 唐 张九龄 《岁初登高安南楼言怀》诗:“朅来 彭蠡 泽,载经 敷浅原 。” 宋 辛弃疾 《念奴娇·戏赠善作墨梅者》词:“疑是花神,朅来人世,占得佳名久。” 清 汪士鋐 《陈沧洲太守出瘗鹤铭于江中以拓本见示作歌记之》:“朅来江边问遗碣,太息墨宝存空亭。”
(3).犹言尔来或尔时以来。 南朝 梁 何逊 《行经孙氏陵》诗:“朅来已永久,年代曖微微。” 唐 柳宗元 《韦道安》诗:“朅来事儒术,十载所能逞。” 宋 苏轼 《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诗:“朅来东游慕人爵,弃去旧学从儿嬉。” 清 嵇曾筠 《五台山》诗:“朅来幸得公务閒,閒情暂寄水石间。” 梁启超 《爱国歌》之三:“君不见朅来 欧 北天骄骤进化,宁谷久扃吾文明。”
(4).助词。 晋 张协 《杂诗》之六:“朅来戒不虞,挺轡越飞岑。” 唐 陈子昂 《感遇》诗之三十:“朅来豪游子,势利祸之门。” 宋 苏轼 《次韵周开祖长官见寄》:“朅来 震泽 都如梦,只有 苕溪 可倚楼。”
(5).何来。朅,通“ 曷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回车朅来兮,絶道 不周 ,会食 幽都 。” 南朝 宋 颜延之 《秋胡行》:“高节难久淹,朅来空復辞。” 宋 陈与义 《衡山道中》诗之三:“朅来巖谷游,却在浮云外?”
(6).何不来。朅,通“ 盍 ”。 唐 李商隐 《井泥》诗:“我欲秉钧者,朅来与我偕?” 宋 乐雷发 《乌乌歌》:“朅来相就饮斗酒,听我仰天歌乌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