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向房(嚮房)
满族婚俗,新婚之夜,乐声不断,故称。嚮,通“ 响 ”。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满洲嫁娶礼仪:“五鼓,鼓乐娶妇至男家,竟夜笙歌不絶,谓之嚮房。”
《漢語大詞典》:龙犀(龍犀)
旧时相术家称囟下骨隐起,下连鼻梁不断。迷信者以为贵人之相。文选·刘孝标〈辩命论〉:“龙犀日角,帝王之表。” 李善 注:“ 朱建平 《相书》曰:‘頟有龙犀入髮,左角日,右角月,王天下也。’”
《漢語大詞典》:交戒
不断告诫。 汉 徐干 中论·虚道:“昔 卫武公 年过九十,犹夙夜不怠,思闻训道,命其群臣曰:‘无谓我老耄而舍我,必朝夕交戒,又作抑诗以自儆也。’”
分類:不断告诫
《國語辭典》:深化  拼音:shēn huà
向更深远的程度或阶段发展。如:「经过多次的沟通与调整,这个议题涵盖的范畴变得更为宽广,牵涉的层面也更加深化了。」
《漢語大詞典》:延曼
(1).亦作“ 延蔓 ”。草木绵延伸展。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揭车衡兰,槀本射干……布濩閎泽,延曼太原。”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诗之四一:“不见林中葛,延蔓相勾连。” 明 刘基 《感怀》:“一朝根柢成,延蔓蔽楼阁。”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桥东录》:“楼后朱藤延曼。”
(2).引申指不断扩展。汉书·王莽传下:“盗贼始发,其原甚微……朝廷忽略,不輒督责,遂至延曼连州。” 明 归有光 《备倭事略》:“浸淫延蔓,东南列郡,大有可虑。”
(3).即曼延。古代百戏名。 唐 赵冬曦 《奉和圣制同二相已下群官乐游园宴》诗:“从容会鵷鷺,延曼戏龙鱼。”
《漢語大詞典》:遐坂
绵延不断的山岭。文选·张衡〈西京赋〉:“似 閬风 之遐坂,横西洫而絶金墉。” 李善 注:“ 閬风 , 崑崙山 名也……言阁道似此山之长远。”
《国语辞典》:不停住  拼音:bù tíng zhù
持续不断。元。张养浩〈一枝花。用尽我套。尾声〉:「只愿的三日霖霪不停住,便下当街上似五湖。」也作「无停住」。
《國語辭典》:扑簌簌(撲簌簌)  拼音:pū sù sù
1.拟声词。形容风声,或不停的颤抖、滚动的声音。元。尚仲贤《柳毅传书》第二折:「起几个骨碌碌的轰雷,更一阵扑簌簌的怪风。」元。杨梓《豫让吞炭》第三折:「滴溜溜拥身飞过,赤力力镇动花梢,扑簌簌惊起栖鸦,悄蹙蹙的潜踪蹑足。」也作「扑鲁鲁」、「扑碌碌」、「扑速速」、「普碌碌」、「普速速」。
2.形容物体轻轻的、不断的落下来。大多用来形容流泪急而多的样子。《董西厢》卷六:「这对眼儿,泪珠儿滴了万颗;止约不定,恰才淹了,扑簌簌的又还偷落,胜秋雨点儿多。」《红楼梦》第一一一回:「扶了莺儿走到灵前,一面奠酒,那眼泪早扑簌簌流下来了。」也作「噗噜噜」、「噗碌碌」。
《漢語大詞典》:属虑(屬慮)
不断思虑。宋书·武帝纪下:“朕以寡闇,道谢前哲,因受终之期,託兆庶之上,鉴寐属虑,思求民瘼。”
分類:不断思虑
《國語辭典》:无倒断(無倒斷)  拼音:wú dào duàn
没有间断、没有终止。元。武汉臣《老生儿》第一折:「我在这城中住六十年,做富汉三十载,无倒断则是营生的计策。」元。刘伯亨〈朝元乐。柳底风微套。动相思〉曲:「无倒断的凄凉凄凉无寐。」也作「没倒断」。
《漢語大詞典》:淫泪(淫淚)
泪流不断。 唐 韩愈 《苦寒》诗:“悲哀激愤叹,五藏难安恬;中宵倚墙立,淫泪何渐渐。”
分類:不断
《漢語大詞典》:箭滴
谓漏箭随水浮沉,不断移动。滴,谓漏壶滴水。 宋 刘过 《贺新郎·平原纳宠姬能奏方响席上有作》词:“错认佩环犹未是,依约雏鶯囀柳。任箭滴,铜壶银漏。”
《漢語大詞典》:陁靡
形容地势斜长而又绵延不断的样子。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平原广泽,登降陁靡。” 郭璞 注引 司马彪 曰:“陁靡,邪靡也。” 吕向 注:“陁靡,邪长貌。” 明 归有光 《李惟善墓志铭》:“ 吴淞 东流 练水 出,岸昡大海沃赤日。土冈陁靡聚千室,树成吉贝杂黍稷。”
《国语辞典》:哇哇叫  拼音:wā wā jiào
不断的大叫。如:「有人在混乱中踩到他的脚,害他疼得哇哇叫。」
分类:不断大叫
《漢語大詞典》:扎巴
犹眨巴。谓不断眨着眼睛。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 邓九公 那个粗豪性儿,如何打得来这个闷葫芦,他听了这话,只拧着个眉,扎巴着两隻大眼睛瞅着 安老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