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敛迹(斂跡)  拼音:liàn jī
1.隐蔽起来,不敢露面。《抱朴子。外篇。知止》:「夫矰缴纷纭则鸳雏徊翮,坑阱充蹊则麟虞敛迹。」
2.退隐。《晋书。卷八六。列传。张轨》:「加以寝患委笃,实思敛迹避贤。」唐。岑参终南山双峰草堂作〉诗:「敛迹归山田,息心谢时辈。」
3.自我约束,不敢放纵。《新唐书。卷一七五。列传。刘栖楚》:「栖楚一切穷治,不阅旬,宿奸老蠹为敛迹。」《醒世恒言。卷三九。汪大尹火焚宝莲寺》:「莅任之后,摘伏发隐,不畏豪横,不上半年,治得县中奸宄敛迹,盗贼潜踪,人民悦服。」
《漢語大詞典》:仗马(仗馬)
(1).皇帝仪仗队所用的马。装饰华丽,通常用于朝会、祀典、出巡等。 宋 沈括 梦溪笔谈·故事一:“今谓之殿门天武官,极天下长人之选,八人。上御前殿,则执鉞立于 紫宸门 下,行幸则为禁围门,行于仗马之前。” 宋 庞元英 文昌杂录三卷:“西面白虎旗一、五星旗五、五凤旗十。仗马每面三疋,每疋御龙官四人。”
(2).比喻坐享俸禄而不敢言事之官。语出新唐书·奸臣传·李林甫:“ 林甫 居相位凡十九年,固宠市权,蔽欺天子耳目,諫官皆持禄养资,无敢正言者。补闕 杜璡 再上书言政事,斥为 下邽 令。因以语动其餘曰:‘明主在上,羣臣将顺不暇,亦何所论?君等独不见立仗马乎?终日无声,而飫三品芻豆;一鸣,则黜之矣。后虽欲不鸣,得乎?’由是諫争路絶。” 清 王九龄 《窃禄》诗:“无声惭仗马,有泪对刑书。”
《國語辭典》:卷舌  拼音:juǎn shé
1.不说话。《文选。扬雄。解嘲》:「是以欲谈者卷舌而同声,欲步者拟足而投迹。」北周。庾信哀江南赋〉:「猛士婴城,谋臣卷舌。」也作「捲舌」。
2.将舌尖往后翘。如:「卷舌音」。也作「捲舌」。
《國語辭典》:讳言(諱言)  拼音:huì yán
1.有所忌讳而不敢明说。《晏子春秋。内篇。杂上》:「君上好善,民无讳言。」《宋史。卷四五。理宗本纪五》:「似道自诡有再造之功,讳言岁币及讲和之事。」
2.拒绝劝谏。《后汉书。卷五七。刘陶传》:「臣敢吐不时之义于讳言之朝,犹冰霜见日,必至消灭。」
《漢語大詞典》:尚主
娶公主为妻。因尊帝王之女,不敢言娶,故云。尚,承奉、奉事或仰攀之意。史记·外戚世家:“是时 平阳主 寡居,当用列侯尚主。” 唐 权德舆 《古乐府》:“身年二八壻侍中,幼妹承恩兄尚主。” 宋 司马光 《论李玮知卫州状》:“陛下始者追念 章懿太后 ,选 瑋 使之尚主。”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云萝公主:“ 安大业 ……世家争婚之。母梦曰:‘儿当尚主。’信之。”
《國語辭典》:咋舌  拼音:zé shé
嚼咬舌头。形容因害怕、悔恨而说不出话的样子。唐。刘禹锡〈高陵令刘君遗爱碑〉:「诉者复得罪,繇是咋舌不敢言。」《醒世恒言。卷二六。薛录事鱼服證仙》:「莫说顾夫人是个女娘家,就险些儿吓得死了;便是一家们在那里守尸的,那一个不摇首咋舌。」
《漢語大詞典》:缩头(縮頭)
(1).畏缩而不敢出头。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徐懋庸作〈打杂集〉序》:“第一是使 中国 的著作界热闹,活泼;第二是使不是东西之流缩头;第三是使所谓‘为艺术而艺术’的作品,在相形之下,立刻显出不死不活相。”
(2).以竹之根节部分为端所作之苔,旧时用为刑具。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用刑》:“于是板用短厚,打用缩头聚击一处,血瘀成疔,批割不愈。”
《漢語大詞典》:累息
(1).长叹。《楚辞·刘向〈九叹·禽世〉》:“立 江 界而长吟兮,愁哀哀而累息。” 王逸 注:“言己还入 大江 之界,远望长吟,心中悲叹而太息,哀不遇也。”《后汉书·鲁恭传》:“孤寡哀思之心未弭,仁者念之,以为累息。”《三国志·魏志·卫觊传》:“昔 汉文 之时,诸侯强大, 贾谊 累息以为至危。”
(2).屏气。因恐惧而不敢喘息。 汉 蔡邕 《表贺录换误上章谢罪》:“臣 邕 怔营慙怖,屏气累息,不知所自投处。”周书·宣帝纪:“内外恐惧,人不自安,皆求苟免,莫有固志,重足累息,以逮於终。”新唐书·酷吏传·来俊臣:“拜左台御史中丞,中外累息,至以目语。”
《國語辭典》:齰舌  拼音:zé shé
咬舌。《隋书。卷七五。儒林传。王孝籍传》:「安可齰舌缄唇,吞声饮气,恶呻吟之响,忍酸辛之酷哉!」
《國語辭典》:累足  拼音:lěi zú
并著两脚而立。形容无法自由行动的样子。《史记。卷一○六。吴王濞传》:「尝患见疑,无以自白,今胁肩累足,犹惧不见释。」《聊斋志异。卷四。辛十四娘》:「问者曰:『待达主人。』生累足鹄俟。」
《漢語大詞典》:侧肩(側肩)
(1).谓侧转身体,以便挤入。史记·孟尝君列传:“明旦,侧肩争门而入;日暮之后,过市朝者掉臂而行。”
(2).不敢正身而立,形容驯顺。 唐 韩愈 《祭河南张员外文》:“彼婉孌者,实惮吾曹。侧肩帖耳,有舌如刀。”
《漢語大詞典》:詟伏(讋伏)
因恐惧而不敢动弹。 唐 韦应物 《骊山行》:“英豪共理天下晏,戎夷讋伏兵无战。”
《漢語大詞典》:退怯
畏缩;不敢向前。 宋 岳飞 《申省论刘永寿等弃淮宁状》:“权知 淮宁府 刘永寿 并 史贵 将带人兵,弃城前来,显是退怯。” 明 卢象升 《续报商洛剿贼疏》:“该营官丁,或对垒突围,势不相顾;或观望退怯,有失应援。”明史·张汉传:“人知退怯必死,自争赴敌。”
《漢語大詞典》:庭右
旧时书信中对人的敬称。谓不敢直指其人,故呼其左右的侍从而禀告之。《廿载繁华梦》第三三回:“栋臣十兄大人庭右,谨復者:连日风声鹤唳,此事势将发作矣。”
《漢語大詞典》:入阳(入陽)
五代 梁 时, 扬州 多贼船,过者不敢靠岸,必高帆远引海中,谓“入阳”。参阅旧五代史·梁书·司马邺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