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委靡不振  拼音:wěi mǐ bù zhèn
形容颓丧消沉,士气低落。《明史。卷二○九。冯恩列传》:「刑部尚书王时中进退昧几,委靡不振。」也作「萎靡不振」。
《國語辭典》:萎靡不振  拼音:wēi mǐ bù zhèn
形容颓丧消沉,没有精神。《黄绣球》第二四回:「大凡做学生的,原要讲合群,原要有尚武的精神,不可萎靡不振。」也作「委靡不振」。
《漢語大詞典》:颓尔(穨爾)
厌伏不振貌。周礼·考工记·梓人:“爪不深,目不出,鳞之而不作,则必穨尔如委矣。” 孙诒让 正义:“此穨尔形容厌伏不振之貌。”
分類:不振
《國語辭典》:奄奄一息  拼音:yān yān yī xí
仅存微弱的一口气。形容生命或事物已到了最后时刻。《警世通言。卷一五。金令史美婢酬秀童》:「此时秀童奄奄一息,爬走不动了。」《红楼梦》第一○六回:「贾琏走近旁边,见凤姐奄奄一息,就有多少怨言一时也说不出来。」也作「一息奄奄」、「淹淹一息」。
《漢語大詞典》:厌厌害害(厭厭害害)
精神不振,情思绵绵貌。 明 汤显祖 《紫钗记·佳期议允》:“那拾釵人擎奇,擎奇得瀟瀟洒洒、忺忺爱爱,闪得人躭躭待待、厌厌害害。”
《漢語大詞典》:淹淹沉沉
昏昏沉沉,精神不振。白雪遗音·马头调·独占花魁:“﹝卖油郎﹞一见花魁,直到如今,淹淹沉沉,得了想思。”
《漢語大詞典》:淹淹闷闷(淹淹悶悶)
郁郁不振貌。 明 汤显祖 《南柯记·就征》:“我 淳于棼 ,人才本领,不让于人,到今三十前后,名不成,婚不就,家徒四壁,守着这一株槐树,冷冷清清,淹淹闷闷。”
分類:不振
《国语辞典》:纲常扫地(纲常扫地)  拼音:gāng cháng sǎo dì
三纲五常等道德伦理衰败不振。《东周列国志》第一七回:「世降道斁,纲常扫地。堂帘不隔,君臣交戏。」
《国语辞典》:振兴经济方案(振兴经济方案)  拼音:zhèn xīng jīng jì fāng àn
为因应国际经济情势的变化,国内民间投资不振,使得资金大量外流,政府为使能保持既有的经济成果,再创经济发展的新局面,以排除短期投资障碍,促进民间投资意愿提高,创备良好的长期投资环境,再配合新阶段的经济发展,达成促进投资的目的,所提出的促进民间投资行动的具体行动计画。
《国语辞典》:蛔虫症(蛔虫症)  拼音:huí chóng zhèng
病名。人体感染蛔虫而得的疾病。有脸色苍白、消瘦无神、精神不振、腹痛便秘、腹泻呕吐等症状。治疗方法是让患者服用驱虫剂。
《国语辞典》:低靡  拼音:dī mǐ
颓丧不振。如:「看他一副低靡的样子,大概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了。」
分类:颓丧不振
《国语辞典》:滴滴蹬蹬  拼音:dī dī dèng dèng
形容精神涣散不振,走起路来脚步凌乱的样子。元。戴善甫《玩江亭》第三折:「这的是前街后巷,滴滴蹬蹬马和牛。这的是恋酒迷花,风风魔魔下场头。」也作「滴滴邓邓」。
《国语辞典》:闷淹淹(闷淹淹)  拼音:mèn yān yān
心情烦闷,精神不振的样子。元。程景初〈醉太平。恨绵绵〉曲:「泪漫漫介破琅玕玉,闷淹淹散心出户闲凝伫。」也作「闷厌厌」、「闷恹恹」。
《漢語大詞典》:鼓馁旗靡(鼓餒旗靡)
鼓点无力,旗帜歪倒。形容军队士气不振。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一:“凡行阵参伍弥缝之际,略觉鼓馁旗靡处,得健鋭兵数十屹立其间,则整而復进。”
《漢語大詞典》:不带音(不帶音)
即清音。发音时声带不振动的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