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醉恹恹(醉懨懨)
醉后精神不振的样子。 前蜀 韦庄 《冬日长安感志寄献虢州崔郎中二十韵》:“客舍正甘愁寂寂,郡楼遥想醉懨懨。”亦作“ 醉厌厌 ”。 宋 苏轼 《江神子·寄朱康叔》词:“使君留客醉厌厌,水晶盐,为谁甜。” 宋 陈亮 《浣溪沙》词:“缓步金莲移小小,持盃玉笋露纤纤,此时谁不醉厌厌!”
分類:精神不振
《國語辭典》:黏糊  拼音:nián hu
1.形容物质浓稠黏腻。如:「下过雨后,泥地一片黏糊,不良于行。」
2.形容动作迟缓,精神萎靡不振。如:「他一向很黏糊,今天怎么突然特别机灵?」
《國語辭典》:懒洋洋(懶洋洋)  拼音:lǎn yáng yáng
倦怠、无精打采的样子。如:「他最近总是懒洋洋的,做什么都不起劲。」也作「懒丝丝」。
《漢語大詞典》:粘糊
亦作“ 粘糊糊 ”。亦作“ 粘乎乎 ”。
(1).形容东西具有粘性。 老舍 《四世同堂》七五:“太阳更热了,晒得每个人的头上都出粘糊糊的、带着点油的汗。” 齐振夏 《脚步》:“偷偷朝腿上一摸,裤子粘乎乎湿漉漉的,他立刻匍匐在地上。”如:甜羹里着点菱粉又粘糊又好吃。
(2).形容行动迟缓,不爽利,或精神不振作。
《漢語大詞典》:粘粘糊糊
形容人行动缓慢,精神不振作。
《漢語大詞典》:痿疲
谓疲弱不振。 明 李贽 《四书评·孟子·尽心上》:“ 孟子 之‘睟面’‘盎背’‘四体不言而喻’,方是‘践身’,他人都是疲癃残疾痿疲不仁之人。” 张锺瑞 《土耳基立宪说》:“然人民之精神,苟不以全力注之,徒弄口头语言以为争辨,而行为进行或乃以逊懦痿疲出之,则其权利亦终无取得之一日,且反因此而获最大之痛苦。”
分類:疲弱不振
《國語辭典》:委靡不振  拼音:wěi mǐ bù zhèn
形容颓丧消沉,士气低落。《明史。卷二○九。冯恩列传》:「刑部尚书王时中进退昧几,委靡不振。」也作「萎靡不振」。
《國語辭典》:萎靡不振  拼音:wēi mǐ bù zhèn
形容颓丧消沉,没有精神。《黄绣球》第二四回:「大凡做学生的,原要讲合群,原要有尚武的精神,不可萎靡不振。」也作「委靡不振」。
《漢語大詞典》:颓尔(穨爾)
厌伏不振貌。周礼·考工记·梓人:“爪不深,目不出,鳞之而不作,则必穨尔如委矣。” 孙诒让 正义:“此穨尔形容厌伏不振之貌。”
分類:不振
《國語辭典》:奄奄一息  拼音:yān yān yī xí
仅存微弱的一口气。形容生命或事物已到了最后时刻。《警世通言。卷一五。金令史美婢酬秀童》:「此时秀童奄奄一息,爬走不动了。」《红楼梦》第一○六回:「贾琏走近旁边,见凤姐奄奄一息,就有多少怨言一时也说不出来。」也作「一息奄奄」、「淹淹一息」。
《漢語大詞典》:厌厌害害(厭厭害害)
精神不振,情思绵绵貌。 明 汤显祖 《紫钗记·佳期议允》:“那拾釵人擎奇,擎奇得瀟瀟洒洒、忺忺爱爱,闪得人躭躭待待、厌厌害害。”
《漢語大詞典》:淹淹沉沉
昏昏沉沉,精神不振。白雪遗音·马头调·独占花魁:“﹝卖油郎﹞一见花魁,直到如今,淹淹沉沉,得了想思。”
《漢語大詞典》:淹淹闷闷(淹淹悶悶)
郁郁不振貌。 明 汤显祖 《南柯记·就征》:“我 淳于棼 ,人才本领,不让于人,到今三十前后,名不成,婚不就,家徒四壁,守着这一株槐树,冷冷清清,淹淹闷闷。”
分類:不振
《国语辞典》:纲常扫地(纲常扫地)  拼音:gāng cháng sǎo dì
三纲五常等道德伦理衰败不振。《东周列国志》第一七回:「世降道斁,纲常扫地。堂帘不隔,君臣交戏。」
《国语辞典》:振兴经济方案(振兴经济方案)  拼音:zhèn xīng jīng jì fāng àn
为因应国际经济情势的变化,国内民间投资不振,使得资金大量外流,政府为使能保持既有的经济成果,再创经济发展的新局面,以排除短期投资障碍,促进民间投资意愿提高,创备良好的长期投资环境,再配合新阶段的经济发展,达成促进投资的目的,所提出的促进民间投资行动的具体行动计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