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不打话(不打话)  拼音:bù dǎ huà
一语不发。《薛仁贵征辽事略》:「辽兵对阵,有一辽将出马,不打话交战数合。」
《国语辞典》:不打量  拼音:bù dǎ liang
预料不到。如:「不打量他这么早就回去了!」
《国语辞典》:不打悭(不打悭)  拼音:bù dǎ qiān
不要紧。元。郑光祖《三战吕布》第一折:「哥也,我题起那厮杀呵也不打悭,天生的忒奈烦。」也作「不打紧」。
《國語辭典》:不打不相识(不打不相識)  拼音:bù dǎ bù xiāng shì
经过争执后,彼此反而更相知、更要好。也作「不打不成相识」、「不打不成相与」。
《漢語大詞典》:不打价儿(不打價兒)
不还价,不减价。 老舍 《龙须沟》第二幕:“刚才呀,卖衣裳的一张嘴,就要四万五,不打价儿。”
《國語辭典》:不打紧(不打緊)  拼音:bù dǎ jǐn
不要紧、没关系。元。无名氏《射柳捶丸》第四折:「这个可也不打紧,头里不干我事。」《水浒传》第四三回:「这两个小虎且不打紧。那两个大虎,非同小可。」也作「不打悭」、「不大紧」、「不至紧」。
《國語辭典》:不打自招  拼音:bù dǎ zì zhāo
1.不用刑,就自己招认罪状。《警世通言。卷二四。玉堂春落难逢夫》:「刘爷看了书吏所录口词,再要拷问,三人都不打自招。」《官场现形记》第二三回:「现在说不得,只好惊动我们老太太了,我们老太太,至诚所感,人不忍欺。等你见了我们老太太那时不打自招,不愁你不认。」
2.比喻无意间显露自己的短处。《西游记》第一七回:「只见他与一个白衣秀士,一个老道人,坐在那芳草坡前讲话。也是个不打自招的怪物。」《西游记》第一七回:「造化!造化!老孙也是便益,菩萨也是省力。这怪叫做不打自招,那怪教他今日了劣。」
《國語辭典》:嗔拳不打笑面  拼音:chēn quán bù dǎ xiào miàn
(谚语)无论如何嗔怒,也不打笑脸相迎的人。《金瓶梅》第九六回:「他年少这般贫寒,你只顾打他怎的?自古嗔拳不打笑面。」也作「强拳不打笑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