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蚁穴溃堤(蟻穴潰堤)
比喻因细微不慎而酿成大祸。语出《韩非子·喻老》:“千丈之隄,以螻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贺相国》:“天下事皆起於微,成为慎。微之不慎,星火燎原,蚁穴溃堤。” 康有为 《上清帝第五书》:“ 马达加斯加 以挑水起衅而国灭, 安南 以争道致命而社墟。蚁穴溃堤,衅不在大。”亦作“ 蚁穴坏堤 ”。 清 钱谦益 《向言下》之五:“蛇螫断腕,蚁穴坏堤,史臣之所以俯仰三叹者也。”
《漢語大詞典》:惟口起羞
谓言语不慎,招致羞辱。书·说命中:“惟口起羞,惟甲胄起戎。” 唐 陆贽 《论裴延龄奸蠹书》:“惟口起羞,谅非细故。”
《国语辞典》:机谋不密(机谋不密)  拼音:jī móu bù mì
计画不慎而泄密。《三国演义》第二回:「昔窦武欲诛内竖,机谋不密,反受其殃。」
分类:不慎
《国语辞典》:祸发齿牙(祸发齿牙)  拼音:huò fā chǐ yá
不慎的言语,往往会导致灾祸。唐。元稹〈戒励风俗德音〉:「时君听之,安可不惑。参断一谬,俗化益讹。祸发齿牙,言生枝叶,率是道也。」
《国语辞典》:病从口入,祸从口出(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拼音:bìng cóng kǒu rù,huò cóng kǒu chū
(谚语)疾病是由饮食不慎所引起,灾祸是因语言失妥而致。《太平御览。卷三六七。人事部。口》:「情莫多妄,口莫多言。蚁孔溃河,溜穴倾山。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国语辞典》:机事不密祸先行(机事不密祸先行)  拼音:jī shì bù mì huò xiān xíng
(谚语)机密的事情不慎泄漏,祸事很快就会发生。《杨家府世代忠勇演义。卷七。文广与飞燕成亲》:「师金曰:『常言,机事不密祸先行。老爹向堂上大声说这等话,只恐有人走漏消息,报知杨府。』」
《国语辞典》:电伤(电伤)  拼音:diàn shāng
身体因不慎触及电流造成皮肤表面,及深部组织的烧伤。可分为电热伤和触电伤。电热伤一般是电弧产生二、三千度摄氏温度的高温把组织烧焦。触电伤则为电流由接触面经身体从接地面出来,在皮肤及深部组织产生烧伤。
《国语辞典》:病由口入  拼音:bìng yóu kǒu rù
疾病是由于饮食不慎所引起的。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三五。禁忌篇》:「病由口入,节宣方也;生劳败静,养道性也。」也作「病从口入」。
《國語辭典》:祸从口出(禍從口出)  拼音:huò cóng kǒu chū
说话不谨慎,往往招致祸害。晋。傅玄〈口铭〉:「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國語辭典》:病从口入(病從口入)  拼音:bìng cóng kǒu rù
疾病是由于饮食不慎所引起的。晋。傅玄《补遗上》:「病从口入,患自口出。」也作「病由口入」。
《漢語大詞典》:棋错一着,满盘皆输(棋錯一着,滿盤皆輸)
弈棋错走一步,使得全盘棋输掉。比喻人们处理事情稍有不慎,会把整个事情弄糟。《花城》1981年第4期:“棋错一着,满盘皆输。大师父当初随姓 辛 的上山,是不是太勿忙了点。”
《国语辞典》:扭筋  拼音:niǔ jīn
身体因动作用力过猛或转动不慎,使筋肉受挫伤。如:「他不慎扭筋,无法使力,只好放弃这一场比赛。」
《漢語大詞典》:溺口
谓因言语不慎,招人怨恨而遭祸殃。语本《礼记·缁衣》:“小人溺於水,君子溺於口。” 孔颖达 疏:“君子溺於口者,言卿大夫之君子以口伤人,而致怨恨,遂被覆没,亦如溺於水不能自治也。” 清 林则徐 《广东越华粤秀羊城三书院观风告示》:“诚使邪蒿必斥,自严溺口之防;定知摛藻为华,竚入点头之选。”
《漢語大詞典》:嫚臧
语本《易·繫辞上》:“慢藏诲盗。”谓因保管不慎,招致盗窃。后用以指未加妥善保管的财物。后汉书·崔駰传:“睹嫚臧而乘衅兮,窃神器之万机。”
龟不慎言
【佛学大辞典】
(譬喻)过去世时,阿练若池水边有二雁,与一龟为亲友。后池水涸竭,二雁议言今此池水涸竭,亲友必受大苦。议已,语龟言:此池水涸竭,汝无可生之理,宜衔一木。我等各衔一头,将汝著于大水处。衔木时,慎不可语。便衔之经过聚落,诸小儿见之,皆言雁衔龟去。龟即瞋言:何预汝事?便失木,坠地死。见法苑珠林八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