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不恭  拼音:bù gōng
态度傲慢、不恭敬。三国魏。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又镇南将军张鲁,负固不恭。」南朝宋。颜延年〈陶徵士诔〉:「人之秉彝,不隘不恭。」
《漢語大詞典》:大不恭
即大不敬。 宋 洪迈 容斋续笔·紫阁山村诗:“护视微不谨,则被以大不恭罪。”《宋史·礼志二五》:“其合行典礼,令有司集议来上。如敢沮格,是使朕为人子而忘孝之道,当以大不恭论其罪。”
《國語辭典》:玩世不恭  拼音:wàn shì bù gōng
不庄重、不严谨的生活态度。《聊斋志异。卷七。颠道人》:「予乡殷生文屏,毕司农之妹夫也,为人玩世不恭。」《孽海花》第七回:「与其被人出手,见快仇家,何如老老实实,自行检举,倒还落个玩世不恭,不失名士的体统。」也作「玩世不羁」。
《国语辞典》:颠越不恭(颠越不恭)  拼音:diān yuè bù gōng
废失礼法,不服从命令。《书经。盘庚中》:「乃有不吉不迪,颠越不恭。」《史记。卷六六。伍子胥传》:「且盘庚之诰曰:『有颠越不恭,劓殄灭之,俾无遣育,无使易种于兹邑。』此商之所以兴。」
《國語辭典》:却之不恭(卻之不恭)  拼音:què zhī bù gōng
本指拒绝别人的邀请或赠予是不恭敬的。语本《孟子。万章下》:「却之,却之为不恭,何哉?」后多用为接受他人的馈赠或邀请时的客套话。《金瓶梅》第三九回:「迭受重礼,使小道却之不恭,受之有愧。」《文明小史》第五九回:「不怕输,只管来。但是我却之不恭,受之有愧。」
《漢語大詞典》:桀傲不恭
同“ 桀驁不逊 ”。 二程遗书附录《门人朋友叙述并序》:“人有不及,开导诱掖,惟恐其不至。故虽桀傲不恭,见先生,莫不感悦而化服。”
《國語辭典》:桀骜不恭(桀驁不恭)  拼音:jié ào bù gōng
凶悍任性,傲慢不恭顺。《东周列国志》第六七回:「围乃共王之庶子,年齿最长,为人桀骜不恭,耻居人下,恃其才器,阴畜不臣之志。」也作「桀骜不逊」。
《漢語大詞典》:不共
(1).不与,不和。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不共你摇嘴掉舌,不共你鬦争鬦合。”
(2).不同。 宋 孙光宪 《上行杯》词:“临极浦,故人相送,去住心情知不共。”
《漢語大詞典》:不肃(不肅)
(1).不严厉;不严峻。孝经·三才:“是以其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国语·齐语:“是故其父兄之教不肃而成,其子弟之学不劳而能。” 汉 蔡邕 《陈太丘碑文》:“德务中庸,教敦不肃。”
(2).不严肃;不恭敬。汉书·五行志中之上:“传曰:貌之不恭,是谓不肃。” 晋 阮籍 《为郑冲劝晋王笺》:“远无不服,邇无不肃。” 南朝 齐 王俭 《褚渊碑文》:“远无不肃,邇无不怀。”
《漢語大詞典》:不庄(不莊)
(1).不恭敬。大戴礼记·曾子大孝:“居处不庄,非孝也。” 王聘珍 解诂:“庄,恭也。” 明 方孝孺 《赠林士恭序》:“居处不可以不庄,惧其或慢以辱亲也。”
(2).旧时书信结尾处的谦词,犹言不恭。 明 张煌言 《答唐枚臣书》:“不备不庄,统希鉴正。” 清 熊文举 《与纪伯紫书》:“谢教不庄,仰惟原宥。”
《國語辭典》:不弟  拼音:bù tì
不能遵行孝悌之道。对兄长不友爱、对长辈不恭顺。《左传。隐公元年》:「段不弟,故不言弟。」
《國語辭典》:倨傲  拼音:jù ào
骄慢不恭。《荀子。不苟》:「小人能,则倨傲僻违以骄溢人。」《文明小史》第四七回:「你瞧他那副倨傲样子,比谁还大。」
《國語辭典》:亵渎(褻瀆)  拼音:xiè dú
1.轻视怠慢。《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七:「只为一时间心中懈怠,口内亵渎,又不曾实做了甚么污亵法门之事,便言摦报如此!」《红楼梦》第二五回:「此物已灵,不可亵渎。」
2.谦称以小事打扰、侵犯。如:「琐事不敢亵渎。」《儒林外史》第七回:「想是夫子龙驾已经回天,不可再亵渎了。」
《漢語大詞典》:不悌
不恭顺。逸周书·谥法:“述义不悌曰丁。” 孔晁 注:“不悌,不逊顺也。”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教养·置善恶簿》:“某人行某,悖乱不悌,作某恶事。”
分類:不恭恭顺
《漢語大詞典》:玩侮
(1).轻慢不恭。 宋 陈善 扪虱新话·东坡文字好嫚骂:“大抵高人胜士,类是不能徇俗俯仰,其嫚駡玩侮,亦是常事。” 明 何景明 《何子·处与》:“与之太难,则曰吝而诽笑;与之太易,则曰汎而玩侮。” 清 独逸窝退士 笑笑录·出诗示人:“ 沈东阳 野史曰:‘ 晋 桓温 少与 殷浩 友善。 浩 尝作诗示之, 温 玩侮之曰:“汝勿犯我,犯我当出汝诗示人。”’”
(2).犹玩忽。 宋 叶适 《终论》三:“誉彼之威令则明信而吾则玩侮,然则何不易吾之玩侮?而誉彼之明信何也?”明史·张翀传:“ 翀 言:‘陛下詔墨未乾,旋即反汗,人将窥测朝廷,玩侮政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