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不广(不廣)
谓气度不大。史记·季布欒布列传:“今上始得天下,独以己之私怨求一人,何示天下之不广也。”新唐书·李绛传:“陛下荡积习之弊,四海延颈望德音。忽自立碑,示人以不广。”明史·黄淮传:“如是,恐示人不广。”
《漢語大詞典》:寡闻(寡聞)
见闻不广。晏子春秋·问上八:“ 鲁 之君臣,犹好为义,下之妥妥也,奄然寡闻。”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事类:“故 魏武 称 张子 之文为拙,然学问肤浅,所见不博,专拾掇 崔 杜 小文,所作不可悉难,难便不知所出,斯则寡闻之病也。” 宋 王得臣 麈史·国政:“议者以为:祖宗时,凡建一事,施一令,必下侍臣博议,盖审处之也。或曰,此执政寡闻之过也。”
分類:见闻不广
《國語辭典》:见小(見小)  拼音:jiàn xiǎo
1.能够看见别人所不注意的细微事物。《孔子家语。卷一。五仪解》:「见小闇大,而不知所务,从物如流,不知其所执。」
2.所见不广。如:「他平日不多充实,视短见小,难怪部下不服他。」
《國語辭典》:荒僻  拼音:huāng pì
1.荒远偏僻。唐。韩愈 晚次宣溪辱韶州张端公使君惠书叙别酬以绝句二章之二:「俱是岭南巡管内,莫欺荒僻断知闻。」《老残游记》第八回;「大约这荒僻山径,不会有强盗。」
2.放纵怪僻。《旧唐书。卷一七四。列传。李德裕》:「敬宗荒僻日甚,游幸无恒。」
《國語辭典》:浅闻(淺聞)  拼音:qiǎn wén
人的见闻不多。《史记。卷一二一。儒林传。序》:「小吏浅闻,不能究宣,无以明布谕下。」
《漢語大詞典》:疏陋
亦作“疎陋”。
(1).简陋。 唐 张鷟 游仙窟:“此间疎陋,未免风尘,入室不合推辞,升堂何须进退!”
(2).浅陋,见闻不广。 宋 李纲 《澧阳与许崧老书》:“自古贤智不能自免者多矣。况以疎陋之姿,而值艰危之际,进不量其材力,退遂至於颠隮,罪大謫轻,夫復何道?” 明 李东阳 《送张兵部还南京诗序》:“惟予之譾薄疏陋,据非其地,无绩之可书者,於公兹行寧不大有所感哉?”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三:“﹝昭代典则﹞倣 朱子 《纲目》例,然详于制度,略于事跡,虽闻见疎陋,而体例尚有可观。”
《漢語大詞典》:卑隘
(1).低矮狭窄。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二:“虽营房卑隘,犹胜 彝 居十倍也。”
(2).浅陋,范围不广。 明 叶盛 水东日记·兴学勤教:“ 吴县 旧学卑隘,科目屡闕,巡抚侍郎 周公 怡 始一新之。”
《漢語大詞典》:测管(測管)
管中窥测。谓所见不广。 唐 黄滔 《侯博士圭启》:“常测管以推诚,每持蠡而注念。”
《漢語大詞典》:浅隘(淺隘)
(1).狭窄。宽度小。 晋 葛洪 抱朴子·尚博:“拘繫之徒,桎梏浅隘之中,挈瓶训詁之閒。” 宋 曾巩 《襄州宜城县长渠记》:“理渠之坏塞,而去其浅隘。”
(2).狭隘,见识不广。 清 恽敬 《读晏子一》:“其为书浅隘不足观览,后之读书者未必为所惑。”
《國語辭典》:穴见(穴見)  拼音:xuè jiàn
比喻所见所闻偏狭不广。《后汉书。卷四六。陈宠传》:「临事战惧,不敢穴见有所兴造。」
《漢語大詞典》:墟拘
庄子·秋水:“井鼃不可以语於海者,拘於虚也。”后以“墟拘”喻孤居一隅,见闻不广。 清 赵翼 《同北墅漱田观西洋乐器》诗:“始知天地大,到处有开闢。域中多墟拘,儒外有物格。”
《漢語大詞典》:穴管
指管穴之见。比喻所见不广。《宋书·庾炳之传》:“陛下岂可坐损皇家之重,迷一凡人。事若復在可否之间,亦不敢苟陈穴管。”
分類:所见不广
《國語辭典》:不经事(不經事)  拼音:bù jīng shì
不曾经历世事或欠缺经验。含有不懂事之意。《晋书。卷七四。列传。桓彝》:「今大敌垂至,方游谈不暇,虽遣诸不经事少年,众又寡弱,天下事可知,吾其左衽矣!」也作「不更事」。
《漢語大詞典》:筐举(筐舉)
喻见识不广。三国志·蜀志·郤正传:“管闚筐举,守厥所见,未可言八紘之形埒,信万事之精练也。”
分類:见识不广
《漢語大詞典》:贫眼(貧眼)
指见识不广的人。 宋 沈括 梦溪笔谈·艺文一:“ 唐 人作富贵诗,多纪其奉养器服之盛,乃贫眼所惊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