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不良之心  拼音:bù liáng zhī xīn
不好的意图。《三国演义》第八回:「自见将军,许侍箕帚,妾已生平愿足;谁想太师起不良之心,将妾淫污。」《醒世恒言。卷九。陈多寿生死夫妻》:「把一团美意看做不良之心,捉鸡骂狗,言三语四,影射的发作了一场。」
分类:不好意图
《国语辞典》:不清不白  拼音:bù qīng bù bái
指名声不好。《红楼梦》第九○回:「所以设下这个毒法儿要把我拉在浑水里,弄一个不清不白的名儿也未可知。」
分类:名声不好
《国语辞典》:不清不洁(不清不洁)  拼音:bù qīng bù jié
1.不乾净、不卫生。如:「不清不洁的食物,少吃为妙!」
2.不好的勾当或男女间暧昧的关系。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婆婆也,你莫要背地里许了他亲事,连我也累做不清不洁的。」
《国语辞典》:倒灶八字  拼音:dǎo zào bā zì
倒灶,倒楣。八字,命运。倒灶八字指命运不好。如:「那人是天生的倒灶八字,做什么事都不顺。」
《国语辞典》:低迷不振  拼音:dī mí bù zhèn
1.精神不好或情绪不佳,无法振作。如:「因为昨晚一夜没睡,导致今天全日低迷不振。」
2.交易清淡,没有起色。如:「近期股市低迷不振,原因复杂多元,不要进场交易。」
《国语辞典》:歹戏拖棚(歹戏拖棚)  拼音:dǎi xì tuō péng
(谚语)比喻做得不好,时间却拉得特别长。如:「他做起事来总是歹戏拖棚,耗时久,成效又差。」
《国语辞典》:恶有恶报(恶有恶报)  拼音:è yǒu è bào
做坏事一定会得到不好的报应。如:「父母从小便教导我们『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观念,叫我们千万不可做坏事。」
《国语辞典》:出此下策  拼音:chū cǐ xià cè
指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选择使用最不好的法子来解决问题。如:「实在是没更好的法子了,他不得不出此下策!」
《国语辞典》:破嗓子  拼音:pò sǎng zi
比喻歌声不好。如:「我这副破嗓子怎敢在众人前献丑?」
分类:歌声不好
《国语辞典》:可不好  拼音:kě bù hǎo
岂不好。表示肯定的意思。元。高文秀《遇上皇》第一折:「若去了这厮,我娶他浑家可不好?」
《國語辭典》:玍古  拼音:gǎ gu
1.性情乖僻。如:「他的脾气玍古,使人不敢领教。」
2.奇怪、古怪。如:「这篇小说的结局很玍古。」
《漢語大詞典》:否败(否敗)
穷困;时运不好。《绿野仙踪》第五回:“小弟年来否败之至,今无可如何,寻访 冷先生 指一条门路,做下半世的地步。”
《國語辭典》:方寸已乱(方寸已亂)  拼音:fāng cùn yǐ luàn
心绪很乱。《石点头。卷四。瞿凤奴情愆死盖》:「眼红耳热,胸前像十来个棰头撞击,方寸已乱。」《野叟曝言》第四一回:「我岂不知,只是方寸已乱,不繇妹子做主哩。」也作「方寸乱矣」。
《國語辭典》:反脸(反臉)  拼音:fǎn liǎn
翻脸,表示不和、闹翻。《红楼梦》第四七回:「这不是什么大事,不过他们一处吃酒,醉后反脸常情。」
《國語辭典》:过犹不及(過猶不及)  拼音:guò yóu bù jí
做事过分就好比做得不够一样,皆不妥当。指事情要适得其中。《论语。先进》:「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唐。韩愈 改葬服议:「俭之与奢,则俭固愈于奢矣,虽然,未若合礼之为懿也,过犹不及,其此类之谓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