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不好言笑  拼音:bù hào yán xiào
不喜欢说笑。形容态度严肃或落落寡欢。如:「他不好言笑的性格,使人难以亲近。」
《漢語大詞典》:不待见(不待見)
谓不喜欢。 元 关汉卿 《鲁斋郎》第一折:“小官 鲁斋郎 ,自从 许州 拐了 李四 的浑家,起初时性命也似爱他,如今两个眼里不待见他。”红楼梦第二一回:“难道图你舒服,叫他知道了,又不待见我呀!”
《國語辭典》:不作兴(不作興)  拼音:bù zuò xīng
不流行。《文明小史》第四三回:「进了外国学堂,就得依学堂里的规矩,外国是不作兴跪的。」
《漢語大詞典》:被中画腹(被中畫腹)
相传 唐 书法家 虞世南 习书颇勤,但不喜水墨临写,每于睡眠时在被中用手指画腹,揣摹笔意。新唐书·儒学传中·王绍宗:“ 吴中 陆大夫 常以余比 虞君 ,以不临写故也。闻 虞 被中画腹,与余正同。”亦作“被中画肚”。 清 纳兰性德 《原书》:“闻 虞世南 不临摹,但被中画肚。”
《國語辭典》:吃不来(吃不來)  拼音:chī bù lái
不喜欢吃、不习惯吃。如:「我习惯吃中餐,西餐吃不来。」
分類:不喜喜欢
《国语辞典》:看不上  拼音:kàn bù shàng
1.不合意、不喜欢。《金瓶梅》第一一回:「月娘看不上,使小玉把雪娥拉往后边去。」《红楼梦》第六八回:「这会子这个腔儿,我又看不上。」也作「看不上眼」。
2.厌恶。如:「他举动轻佻,让人看不上。」也作「看不惯」。
3.看不见。《醒世姻缘传》第三回:「我黑了眼看不上他。」
不喜读诵经典
【三藏法数】
谓修菩萨行者,当信受如来所说经典,诚心读诵,求其妙义,依解进修,成菩提果。若不喜乐受持读诵,则所修之行,无所依据,而菩提之心,未有不退失者矣。
不喜苦乐三昧
【三藏法数】
谓菩萨住是三昧,能观世间之乐,多过多患,虚妄颠倒,非可爱乐;观世间之苦如病,如箭入身,心不喜乐;以一切法虚诳故,乐尚不喜,何况于苦,是名不喜苦乐三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