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晦气(晦氣)  拼音:huì qì
遇事不顺利、倒楣。《西游记》第三四回:「可是晦气!经倒不曾取得,且来替他做皂隶!」《儒林外史》第五四回:「你赊了猪头肉的钱不还,也来问我要!终日吵闹这事,那里来的晦气!」也作「悔气」。
《國語辭典》:凶日  拼音:xiōng rì
不吉利的日子。如:「多数人避免在凶日结婚,以求吉利。」《大般涅槃经》卷二○:「王今病重求佛良医,不应选择良时好日。大王!如栴檀火及伊兰火,二俱烧相无有异也。吉日凶日亦复如是,若到佛所俱得灭罪。」
《國語辭典》:凶地  拼音:xiōng dì
风俗陋恶或不吉利的地方。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淇水注》:「子路患宰予顾视凶地,故以足蹙之,使堕车也。」
分類:不吉
《漢語大詞典》:衰月
指不吉之月。 唐 王建 《早春病中》诗:“师教絳服禳衰月,妻许青衣侍病夫。”
分類:不吉
《國語辭典》:霉气(霉氣)  拼音:méi qì
1.霉烂的气味。如:「这棉被放久了,一打开就是一股霉气。」
2.坏运气。如:「一出手就不利,真霉气。」
《漢語大詞典》:凶谶(凶讖)
不吉的预言。 明孙仁孺《东郭记·以利言也》:“我感恩应復效愚忱,若忘师便可酬凶讖。俺门生发跡,你怀中满斟。”
分類:不吉预言
《漢語大詞典》:凶祥
不吉之兆。祥,征兆。左传·昭公十八年“将有大祥” 唐 孔颖达 疏:“祥者,善恶之徵。《中庸》云‘国家将兴,必有禎祥’,祥则吉祥也;‘国家将亡,必有妖孽’,孽则凶祥也。”三国志·魏志·管宁传:“ 正始 元年,戴鵀之鸟,巢 臶 ( 张臶 )门阴。 臶 告门人曰:‘夫戴鵀阳鸟,而巢门阴,此凶祥也。’乃援琴歌咏,作诗二篇,旬日而卒。”
分類:不吉征兆
《漢語大詞典》:星恶(星惡)
谓星象不吉。宋书·袁顗传:“ 襄阳 星恶,岂可冒邪!”
分類:星象不吉
《國語辭典》:祟书(祟書)  拼音:suì shū
旧俗记录某日得病为某鬼作祟的书。《醒世姻缘传》第三回:「一边叫人往真武庙陈道士家,借了一本祟书来到。查看三十日系灶神不乐,黄钱纸五张、茶酒、糕饼送至灶下吉。」
《國語辭典》:乖觉(乖覺)  拼音:guāi jué
机警、聪敏。《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七:「谁知这儿子是个乖觉的,点头会意,就晓得其中就里。」也作「乖角」。
《漢語大詞典》:三不祥
(1).三种不吉祥的事。指国之三不祥。《晏子春秋·谏下十》:“国有三不祥,是不与焉。夫有贤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也。” 汉 王充 论衡·四讳:“﹝ 鲁哀公 ﹞復问曰:‘何谓三不祥?’对曰:‘不行礼义,一不祥也;嗜欲无止,二不祥也;不听规諫,三不祥也。’”
(2).三种不吉祥的事。指己身之三不祥。荀子·非相:“幼而不肯事长,贱而不肯事贵,不肖而不肯事贤,是人之三不祥也。”
《漢語大詞典》:郊卜
古代帝王郊祭前先行占卜,吉则郊,不吉则不郊,谓之“郊卜”。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郊祀:“郊因先卜,不吉不敢郊。百神之祭不卜,而郊卜,郊祭最大也。”
《漢語大詞典》:长星赤口(長星赤口)
指不吉利的日子。 元 关汉卿 《玉镜台》第一折:“天生壬申癸酉全家旺,不比那长星赤口要提防。”
《漢語大詞典》:兀日
旧时占卜法认为不吉之日。 宋 王巩 王氏谈录·上官忌兀日:“尝记 丁顾言 少卿云:昔游官 蜀 中,至官有期,驻舟江滸,游憩山寺,遇老僧问 丁公 何为而至。 丁 具以之官告。又问期在何时? 丁 又以告。僧曰:‘是所谓兀日,不可视事,弗避之,君必以事去。’君笑而不应。”参见“ 小六壬 ”。
分類:占卜不吉
《國語辭典》:小六壬  拼音:xiǎo liù rén
一种古代的占卜方法。占时将大安、留连、速喜、赤口、小吉、空亡等六位分置食指、中指、无名指上,以月、日、时轮指数出,得大安、速喜、小吉为吉,其馀为凶。也称为「报时起课法」。
《漢語大詞典》:抬快
同“擡快”。方言。谓大清早就谈鬼说怪。旧时认为不吉利。 艾芜 《端阳节》五:“龟子东西,大清早晨你就在抬快。”原注:“一般人忌讳早饭以前谈鬼说怪,如果说了,那天便不吉利,称犯此者为抬快。”川剧《乔老爷奇遇》第四场:“怪了!我这里从来没有掉过轿子,哪个背时鬼……[打自己嘴]呸,呸!哎,这么早就抬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