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不兴(不興)
不喜欢。礼记·学记:“不兴其艺,不能乐学。” 郑玄 注:“兴之言喜也。”
《國語辭典》:不兴(不興)  拼音:bù xīng
1.不起、不发生。《礼记。礼运》:「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宋。苏轼〈赤壁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2.不兴盛、颓败不振。《文选。班昭。东征赋》:「后衰微而遭患兮,遂陵迟而不兴。」
3.不喜。《礼记。学记》:「不兴其艺,不能乐学。」
4.不合时尚、不流行。清。孔尚任《桃花扇》第六出:「俺院中规矩,不兴拜堂,就吃喜酒吧。」
5.不宜、不该。有不允许的意思。如:「小孩子不兴说谎。」、「不兴你讲话。」
6.不能。如:「你上班总是迟到,就不兴早点儿起床吗?」
《漢語大詞典》:有例不兴,无例不灭(有例不興,無例不滅)
谓按照惯例办事。《官场现形记》第四一回:“回师老爷的话,有例不兴,无例不灭。这两句俗语料想师老爷是晓得的……但求师老爷还是按照旧帐移交过去,免得后任挑剔。”
《漢語大詞典》:一蹶不兴(一蹶不興)
见“ 一蹶不振 ”。
《國語辭典》:一蹶不振  拼音:yī jué bù zhèn
跌了一跤就不敢再走路。语本汉。刘向《说苑。卷一六。谈丛》:「一噎之故,绝谷不食;一蹶之故,却足不行。」后比喻遭受挫折或失败后,无法再振作恢复。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卷四。汉宣帝》:「惮数岁之劳,遽期事之速效,一蹶不振,数十年兵连祸结而不可解。」
《国语辞典》:有例不灭,无例不兴(有例不灭,无例不兴)  拼音:yǒu lì bù miè,wú lì bù xīng
按照以前的成例或规范办事,不需再立新的规范。如:「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还是按照往规,有例不灭,无例不兴,比较保险。」
《分类字锦》:波伏不兴(波伏不兴)
韩愈南海神庙碑云阴解驳日光穿漏波伏不兴
分类:
《漢語大詞典》:水波不兴
没有涟漪的;没有波纹的。例如: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苏轼《前赤壁赋》
分類:涟漪波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