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停 → 停亭”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直放
车船或飞机等交通运输工具,中途不停靠,直达目的地。 茅盾 《子夜》一:“是一条快船。单趟直放,不过半天多,就到了。”
《國語辭典》:躁动(躁動)  拼音:zào dòng
因急躁而坐立不定。如:「火车误点太久,月台上的乘客开始躁动了。」
《國語辭典》:恒风(恆風)  拼音:héng fēng
行星受日照及自转偏向力影响,形成范围宽广、方向固定的气流,称为「恒风」。如信风、西风。
《国语辞典》:大汗  拼音:dà hàn
形容汗流不停的样子。如:「小男孩楼上楼下跑来跑去,弄得满身大汗。」
分类:大汗不停
《漢語大詞典》:梵轮(梵輪)
指佛所说法。谓佛说法不停滞于一人一处,辗转传人,犹如车轮,故称。也称法轮。大智度论卷二五:“佛初成道时,梵天王请转法轮,故名梵轮。”大智度论卷五:“佛转法轮,或名法轮,或名梵轮。” 南朝 梁简文帝 《谢敕赉柏刹柱并铜万斤启》:“九牧贡金,千寻挺树,永曜梵轮,方兴寳塔。”
《漢語大詞典》:闪忽(閃忽)
(1).变化不定。 明 归有光 《史称安隗素行何如》:“以吾之明白疎濶,洞然无防闲之设,立彼闪忽诡诈之中,机智陷穽之区,斯时也,势不足恃也,恃吾之有道而已。” 清 东轩主人 述异记·俞颅赋:“其来时輒於黑夜,人望之,或见甲胄人长大数辈,左右出殁,人不敢近,或如朱马之形,闪忽莫定。”
(2).特指眼睛转动不停。 克非 《春潮急》二八:“ 兰子 不住地喘气,脸上湿漉漉的,不知是汗还是水,两只平素明亮闪忽的大眼里,涨满了张惶焦虑的神色。”
(3).形容一刹那的时间。 康濯 《春种秋收·代理支书》:“闪忽之间他记起 毛主席 引用过的两句古话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国语辞典》:不住口  拼音:bù zhù kǒu
不停嘴、连声的。《文明小史》第三二回:「只那小二还是不住口的乱骂,幸亏倪二麻子走的远了,没听见。」也作「不住嘴」。
分类:不停连声
《漢語大詞典》:顾顾(顧顧)
不停地顾视。 唐 孟郊 《送郑仆射出节山南》诗:“顾顾磨天路,褭褭镜下颜。”
分類:不停顾视
《國語辭典》:团团转(團團轉)  拼音:tuán tuán zhuàn
绕来绕去。形容人著急或忙碌的样子。如:「他出去一天一夜没回家,急得他妈妈团团转。」
《漢語大詞典》:霖沥(霖瀝)
久雨不停。 晋 张协 《杂诗》之十:“霖沥过二旬,散漫亚九龄。” 唐 康骈 剧谈录·李朱崖知白令公:“时秋暮阴沉,涉旬霖沥。”
分類:久雨不停
《漢語大詞典》:直劲(直勁)
(1).不停地,一个劲地。《东北人民抗日歌谣选·吓的汉奸拉拉尿》:“狗汉奸,怕黑天。黑了天,心就跳,不敢上炕去睡觉,吓的直劲拉拉尿。”
(2).直挺有力。《人民日报》1981.6.6:“啊,多粗壮的腰围!多直劲的身干!”
分類:不停有力
《漢語大詞典》:径径(逕逕)
不停貌。 南朝 梁 江淹 《横吹赋》:“云逕逕而孤去,风时时而寒出。”
分類:不停
《國語辭典》:贫气(貧氣)  拼音:pín qì
1.行事、态度不够大方。如:「那个人做事太过于贫气,老是放不开。」
2.啰嗦而使人厌烦。如:「这个房东一件事可以说上八次、十次的,真贫气。」
《漢語大詞典》:絮泣
谓哭泣不停。明史·阉党传·曹钦程:“濒行犹顿首 忠贤 前曰:‘君臣之义已絶,父子之恩难忘。’絮泣而去。” 明 沈德符 野获编·佞幸·佞人涕泣:“ 江陵 召去,跪而詈之, 陈 亦絮泣,谓非出本意。”
分類:哭泣不停
《漢語大詞典》:痛口
犹极口。口不停声貌。 元 张可久 《一枝花·牵挂》套曲:“俏姻缘别来久矣,巧魂灵梦寝求之。一春多少伤心事。著情疼热,痛口嗟咨。”
分類:不停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