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有口难言(有口難言)  拼音:yǒu kǒu nán yán
将话藏在心中,不敢说出口或难以启齿。宋。苏轼 醉醒者诗:「有道难行不如醉,有口难言不如睡。」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那厮本意嚣虚,将足下亏图,有口难言,气夯破胸脯。」
分類:不敢不便
《漢語大詞典》:窄隆
方言。低一脚高一脚。形容行走不便的样子。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六:“腿脚不好的 老孙头 和 老田头 ,也跟在人们的后面,窄隆窄隆地拐着慢慢走。”
《漢語大詞典》:五积六受(五積六受)
形容不便活动,只能呆板地坐着。《醒世姻缘传》第五九回:“ 狄婆子 道:‘这五积六受的甚么模样?可是叫亲家笑话。’”
《国语辞典》:悬丝诊脉(悬丝诊脉)  拼音:xuán sī zhěn mài
古代中医诊脉的一种方法。为不便露面的患者诊脉时,以丝线的一端系在病患的手腕,医生在室外持线的另一端,即可凭线上传来的脉动诊断病情,称为「悬丝诊脉」。
《國語辭典》:哑巴亏(啞巴虧)  拼音:yǎ bā kuī
遭受不能宣扬、说出来的损失或苦痛。如:「这会儿吃了哑巴亏,总算尝到苦头了吧!」也作「哑巴苦子」。
分類:不便不愿
《国语辞典》:冷酒儿后犯(冷酒儿后犯)  拼音:lěng jiǔ ér hòu fàn
冷酒饮用后,酒气发作比较慢。比喻人在生气的当下不便发作,事后却寻隙找碴。如:「所谓冷酒儿后犯,今天他虽不与你计较,但往后你仍须防著点。」
《国语辞典》:一瘸一拐  拼音:yī qué yī guǎi
足跛不便行走的样子。如:「虽然扭伤了脚,他依然一瘸一拐的完成比赛。」也作「一瘸一簸」、「一瘸一点」。
《国语辞典》:一瘸一簸  拼音:yī qué yī bǒ
形容足跛不便行走的样子。《儒林外史》第五二回:「主人一瘸一簸,把客送了回来,那一只靴再也脱不下来,足足肿疼了七八日。」也作「一瘸一点」、「一瘸一拐」。
《国语辞典》:意里意思(意里意思)  拼音:yì li yì si
犹豫而不便表明的态度。如:「他意里意思是要请你去一次。」
《国语辞典》:不好说话(不好说话)  拼音:bù hào shuō huà
不喜欢说话。如:「他向来沉默寡言,不好说话。」
《國語辭典》:隔二偏三  拼音:gé èr piān sān
1.比喻无精打采,提不起兴致。如:「你别总是隔二偏三的,真扫大夥的兴。」也作「隔二骗三」。
2.形容地方偏僻、遥远。《金瓶梅》第七九回:「何大人便来看你,我扶你往后边去罢,这边隔二偏三,不是个待人的。」
《漢語大詞典》:分散指挥(分散指揮)
军队分散行动,指挥员不便于了解情况时的指挥方法。分散指挥时,上级只给下级一般原则性的指示,下级在上级总的意图下有较大的独立自主的行动权,以便采取适应具体情况的有效行动。
《漢語大詞典》:拐腿
瘸子。指腿不便于行走的人。 马烽 西戎 《吕梁英雄传》第三七回:“ 李有红 背着米袋,装做个拐腿,一跌一蹶地来到门上。”
《國語辭典》:不好意思  拼音:bù hǎo yì si
1.羞涩、害羞。《儒林外史》第二回:「(梅玖)说罢,哈哈大笑,众人一齐笑起来,周进不好意思。」《红楼梦》第三五回:「袭人笑道:『从来没有的事,倒叫我不好意思的。』」
2.碍于情面而不便或不肯。《红楼梦》第六二回:「你袭人姐姐和晴雯姐姐量也好,也要喝,只是每日不好意思,今儿大家开斋。」
3.表示歉意。如:「不好意思,我想退票,可以请您帮我处理吗?」
《國語辭典》:碍口(礙口)  拼音:ài kǒu
不便说出来。《初刻拍案惊奇》卷一:「文若虚终是碍口识羞,待说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