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洛下
(1).指 洛阳 城。 南朝 梁 刘令娴 《祭夫徐悱文》:“调逸 许 中,声高 洛 下。” 宋 苏轼 《次韵刘景文周次元寒食同游西湖》:“ 山西 老将诗无敌, 洛 下书生语更妍。” 明 王世贞 《明佐游梁无资作歌见援聊此奉复》诗:“吾家弱弟惭小落, 洛 下东西两间屋。”
(2).复姓。 汉 代有 洛下閎 。见《汉书·公孙弘卜式儿宽传赞》。
(2).复姓。 汉 代有 洛下閎 。见《汉书·公孙弘卜式儿宽传赞》。
《國語辭典》:下水 拼音:xià shuǐ
1.进入水里。如:「她实在鼓不起勇气下水游泳。」
2.放水。《战国策。东周策》:「东周欲为田,西周不下水。」
3.自上游顺流而下。唐。杜甫 〈行次古城店汎江作不揆鄙拙奉呈江陵幕府诸公〉诗:「济江元自阔,下水不劳牵。」《醒世恒言。卷三六。蔡瑞虹忍辱报仇》:「那一路都是下水,又快又稳。」
4.比喻从事赌、嫖、偷、盗等勾当。《官场现形记》第七回:「兄弟不是一定要拉子翁下水,但是上海的生意,十成当中,倒有九成出在堂子里。」《文明小史》第二三回:「看这万华甫合倌人那种亲热的样儿,恐怕贪恋著要下水哩!」
5.将船舶从船台、船坞等建造区域,移至水域的过程,称为「下水」。
2.放水。《战国策。东周策》:「东周欲为田,西周不下水。」
3.自上游顺流而下。唐。杜甫 〈行次古城店汎江作不揆鄙拙奉呈江陵幕府诸公〉诗:「济江元自阔,下水不劳牵。」《醒世恒言。卷三六。蔡瑞虹忍辱报仇》:「那一路都是下水,又快又稳。」
4.比喻从事赌、嫖、偷、盗等勾当。《官场现形记》第七回:「兄弟不是一定要拉子翁下水,但是上海的生意,十成当中,倒有九成出在堂子里。」《文明小史》第二三回:「看这万华甫合倌人那种亲热的样儿,恐怕贪恋著要下水哩!」
5.将船舶从船台、船坞等建造区域,移至水域的过程,称为「下水」。
《國語辭典》:下水 拼音:xià shuǐ
动物的内脏。如:「下水汤」。《儿女英雄传》第二一回:「中间又架著一盘,便是那十二件里片下来的攒盘,连头、蹄、下水都有。」
《國語辭典》:下路 拼音:xià lù
1.前面的路。《韩非子。十过》:「韩使人之楚,楚王因发车骑,陈之下路。」《南史。卷一九。谢灵运传》:「后秦郡府将宋齐受使至涂口,行达桃墟村,见有七人下路聚语。」
2.长江下游一带。《醒世恒言。卷三六。蔡瑞虹忍辱报仇》:「这番在下路脱了粮食,装回头货回家,正趁著顺风行走,忽地被一阵大风,直打向到岸边去。」
3.往前走。《西游记》第二一回:「行者执了帖儿,转身下路。」
2.长江下游一带。《醒世恒言。卷三六。蔡瑞虹忍辱报仇》:「这番在下路脱了粮食,装回头货回家,正趁著顺风行走,忽地被一阵大风,直打向到岸边去。」
3.往前走。《西游记》第二一回:「行者执了帖儿,转身下路。」
《漢語大詞典》:下客
北魏 对降将的最低恩遇。亦指下等的宾客。《北史·房法寿传》:“及 歷城 、 梁邹 降, 法寿 、 崇吉 等与 崔道固 、 刘休宾 俱至京师,以 法寿 为上客, 崇吉 为次客, 崔 、 刘 为下客。” 唐 卢照邻 《宴梓州南亭诗序》:“下客悽惶,暂停归轡;高人赏玩,岂輟斯文。” 宋 梅尧臣 《雍丘逢钱寺丞载阳》诗:“殷勤 魏 公子,落莫 吴 王孙。下客独垂泪,伤心思旧恩。”
谓折节下士。《后汉书·齐武王縯传论》:“若夫 齐武王 之破家厚士,岂游侠下客之为哉!” 王先谦 集解引 陈景云 曰:“下客,谓折节下士也。”
谓折节下士。《后汉书·齐武王縯传论》:“若夫 齐武王 之破家厚士,岂游侠下客之为哉!” 王先谦 集解引 陈景云 曰:“下客,谓折节下士也。”
《國語辭典》:下来(下來) 拼音:xià lái
1.自上而下。唐。皎然 杂兴诗六首之四:「有时青冥游,顾我还下来。」
2.下面。《水浒传》第四九回:「说话的,却是甚么计策?下来便见。」《清平山堂话本。简贴和尚》:「这便唤做错封书。下来说底便是错下书。」
3.放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开始、进行或完成。宋。辛弃疾 〈鹧鸪天。句里春风正剪裁〉词:「乱鸦毕竟无才思,时把琼瑶蹴下来。」《水浒传》第四回:「智深把皂直裰褪膊下来。」
2.下面。《水浒传》第四九回:「说话的,却是甚么计策?下来便见。」《清平山堂话本。简贴和尚》:「这便唤做错封书。下来说底便是错下书。」
3.放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开始、进行或完成。宋。辛弃疾 〈鹧鸪天。句里春风正剪裁〉词:「乱鸦毕竟无才思,时把琼瑶蹴下来。」《水浒传》第四回:「智深把皂直裰褪膊下来。」
《國語辭典》:下来(下來) 拼音:xià lai
1.用在形容词后,表示程度渐渐增加。如:「天色慢慢黑下来了。」
2.用在时间量词后,表示一段时间的终结。如:「一个月下来,他瘦了五公斤。」
2.用在时间量词后,表示一段时间的终结。如:「一个月下来,他瘦了五公斤。」
《骈字类编》:下一
云笈七签:次存脐内有太黄老君、黄庭真人,二人并共坐,上著十灵之冠,服黄罗之袍,坐于黄锦帐下,视脾腹之下孔窍,令分明如白素,谓之下一,拘制骸魂 。金阙帝君三元真一经诀。上一帝君宝洞真经,中一丹皇宝雌一大有妙经,下一元王宝太上素灵洞元大有妙经。此之三文,并是真道之至精,一神之玉章,天真之禁诀,高上之秘篇下。又刘琨劝进表,见上副。
《骈字类编》:下逮
元 王恽 汲冢怀古 上窥姒与商,下逮苍周书。
《骈字类编》:下天
中黄真经,必获寥天,得真箓注凡飞鍊上升,为下天仙官。存想无为气神,修三一之道,得上天仙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