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膝关节
人类下肢中部的屈戌关节,这是股骨、胫骨和膑骨之间的活动联接
四足脊椎动物后肢的相应关节,由上面的大腿骨和胫骨或由胫骨和下面的腓骨组成
《國語辭典》:下情上达(下情上達)  拼音:xià qíng shàng dá
民情能真实的反映给在上位者知道。《宋书。卷九五。索虏传》:「虽尽节奉命,未能令上化下布,而下情上达也。」《旧五代史。卷四七。唐书。末帝本纪中》:「遂得下情上达,德盛业隆,太宗之道弥光,文贞之节斯著。」
《国语辞典》:脑下垂体(脑下垂体)  拼音:nǎo xià chuí tǐ
位于中脑下面,可分为脑下垂体前叶、后叶,为内分泌控制中心。也称为「垂体」、「脑下腺」、「脑垂腺」、「脑垂体」。
分类:中脑下面
《国语辞典》:烟袋哨子(烟袋哨子)  拼音:yān dài shào zi
一种烟斗。因下面的铜管较长,在吹除烟灰时,会发出哨音,故称为「烟袋哨子」。
《国语辞典》:布袋戏(布袋戏)  拼音:bù dài xì
用木头刻成中空的人头,下面缀上衣服,将手伸进去表演的一种地方木偶戏剧。大陆地区河北、江苏、浙江、福建及台湾等地都有。也称为「掌中戏」。
《国语辞典》:大脑脚(大脑脚)  拼音:dà nǎo jiǎo
中脑的一部分,位于大脑半球下面。中脑前半部由神经纤维组成大脑脚,后半部则由网状组织构成,内有神经核。具有直接传递中枢兴奋和使身体运动协调的作用。
《国语辞典》:菌褶  拼音:jùn zhé
担子菌类子实体的菌伞下面所生长的薄片状褶层,常呈放射状排列,为孢子生长之处。
《国语辞典》:髂骨  拼音:kā gǔ
位于腰部下面、腹部两侧的骨骼。左右各一,上缘略呈弓形,下缘与耻骨、坐骨相连而成髋骨。也称为「肠骨」。
《国语辞典》:箭虫(箭虫)  拼音:jiàn chóng
动物名。毛颚动物门。体长五六釐米,口在头部下面,身有刚毛,躯干两旁有二对扁平的鳍状突起,另有尾鳍。产于海中。
《国语辞典》:白面鼯鼠  拼音:bái miàn wú shǔ
动物名。哺乳纲松鼠科。头的前半及头至腹部的躯干下面,皆呈白色,其馀为浓栗或黑色。体长约四十公分,耳为长卵形,大部分裸出。台湾亦产。
《国语辞典》:尽底下(尽底下)  拼音:jǐn dǐ xià
最下面的。如:「他将栀子花栽到花盆里,再把尽底下的乱枝剪掉。」
分类:下面
《国语辞典》:脚底下(脚底下)  拼音:jiǎo dǐ xià
1.脚的下面。元。杨显之《潇湘雨》第三折:「怎当这头直上急簌簌雨打,脚底下滑擦擦泥淤。」《醒世姻缘传》第四一回:「著了忙的人,没看见脚底下一块石头,绊了个翻张跟斗。」
2.指脚。如:「脚底下一用力,就追上他了。」《官话指南。卷三。使令通话》:「我这几天骑马出去,马的脚底下彷佛是发软,老爱打前失,那是怎么个缘故。」
《国语辞典》:三棱体(三棱体)  拼音:sān léng tǐ
数学上指上下面平行相等,侧面为三面的立体。也称为「三面体」、「三角壔」。
《漢語大詞典》:工人士
周 官名。司空下面的属官。仪礼·大射:“工人士与梓人升自北阶两楹之间。” 郑玄 注:“工人士、梓人,皆司空之属,能正方圜者。” 杨大堉 正义:“左传诸侯有工正之官,工人士疑即其属。”按,周礼·考工记残缺,今无“工人士”之名。
《漢語大詞典》:墩木
放置在干船坞中以支撑船只的木头矩形棱柱(如放在船的龙骨下面或在舱底船只龙骨与转角中间的加肋部件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