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入谒(入謁)
进见,请见。一般用于臣对君、下对上、幼对长。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沛公 至 高阳 传舍,使人召 酈生 。 酈生 至,入謁。”新唐书·王师范传:“﹝ 王师范 ﹞以 青州 父母所籍,每县令至,具威仪入謁。”
《國語辭典》:寡君  拼音:guǎ jūn
寡德的君主。古代臣民对他国自称本国君主的谦词。《左传。桓公十八年》:「寡君畏君之威,不敢宁居,来脩旧好。」
《國語辭典》:呈文  拼音:chéng wén
百姓向官府、或下级对上级所呈的公文。也称为「呈子」。
《國語辭典》:转化(轉化)  拼音:zhuǎn huà
1.转变、改变。《淮南子。原道》:「行柔而刚,用弱而强,转化推移,得一之道,而以少正多。」
2.描述一件事物时,转变其原来的性质,化成另一种本质截然不同的事物,而加以形容叙述的修辞法,称为「转化」。分人性化、物性化、形象化三种。也称为「比拟」。
《漢語大詞典》:主王
古代臣下对国君宗室封邑之王的称呼。南史·宋竟陵王诞传:“吾受主王厚恩,不可以二心。”
《國語辭典》:回话(回話)  拼音:huí huà
1.回答、禀报。《初刻拍案惊奇》卷七:「不争你死了,我这圣旨却如何回话?」《官场现形记》第十九回:「这副钦差,连日看见拉达,鬼鬼祟祟的到正钦差屋里回话,他便赶过来听。」
2.顶嘴、顶撞。元。无名氏《举案齐眉》第二折:「你这等大胆,在我根前,还敢回话哩!」
《漢語大詞典》:上裁
(1).旧称皇帝裁决为“上裁”。 明 王三聘 《古今事物考·考满》:“四品以上,任满黜陟,取自上裁。”
(2).敬语,请对方裁决。多用于下对上。儒林外史第九回:“况且 娄 府説,这项银子,非赃非帑,何以便行监禁?此事乞老爷上裁。”
《漢語大詞典》:隶臣(隸臣)
(1).奴仆。国语·晋语二:“ 晋国 其谁,非君之羣隶臣也?” 韦昭 注:“隶,役也。”
(2).用作臣下对帝王的谦卑之称。 明 唐顺之 《谢赐银币表》:“皮服弁服,悉是隶臣。”
(3).贱臣,低贱的人。汉书·戾太子刘据传:“ 江充 ,布衣之人,閭阎之隶臣也。” 颜师古 注:“隶,贱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事类:“管库隶臣,呵强 秦 使鼓缶。”
(4). 汉 代的一种刑名。参见“ 隶臣妾 ”。
《漢語大詞典》:隶臣妾(隸臣妾)
隶臣与隶妾的并称。 汉 代处罚男女罪人的两种刑名。《汉书·刑法志》:“罪人狱已决,完为城旦舂,满三岁为鬼薪白粲。鬼薪白粲一岁,为隶臣妾。隶臣妾一岁,免为庶人。” 颜师古 注:“男子为隶臣,女子为隶妾。鬼薪白粲满一岁为隶臣,隶臣一岁免为庶人。隶妾亦然也。”
《國語辭典》:主子  拼音:zhǔ zi
1.臣下称皇上。
2.奴仆称主人。《儒林外史》第三一回:「你买些酒与他吃,叫他在主子跟前说你是太太老爷极喜欢的人,他就连三的给你银子用了。」《红楼梦》第七七回:「你一个作主子的,跑到下人房里作什么?」
3.角色。有讽刺的意思。《三国演义》第一七回:「若稍有些须不虞,老孙可是好惹的主子!」《醒世姻缘传》第一四回:「那个晁大舍,这城里是第一个有名的刻薄人,他每次是过了河就拆桥的主子。」
4.主顾。《儒林外史》第五二回:「一时不得应手,情愿七扣的短票,借一千两银子。我想这是极稳的主子,又三个月内必还。」
《漢語大詞典》:白记(白記)
汉 时下对上陈述意见的奏记。后汉书·杨终传“太守奇其才” 李贤 注引《袁山松书》:“时 蜀郡 有雷震决曹, 终 上白记,以为断狱烦苛所致,太守乃令 终 赋雷电之意,而奇之也。” 王先谦 集解:“案白记不见他书。 汉 世白事有奏记。周礼·内史疏:诸侯凡事有书奏白于王,内史读示王,亦谓白事也。此白记当即掾属白事之所用。”
《漢語大詞典》:末职(末職)
低级官吏。 唐 孟棨 本事诗·情感:“ 韩 ( 韩翃 )悒悒殊不得意,多辞疾在家,唯末职 韦巡官 知其名,与 韩 独善。” 王闿运 《〈桂阳州志〉序》:“ 即山 通侻,浮沉末职;晚临 南平 ,政声洋溢。”亦为属员或部下对长官的自称谦词。
《漢語大詞典》:下讪(下訕)
谓下对上的毁谤。 唐 白居易 《得景为录事参军刺史有违法事判》:“虽举违犯上,亏敬长之小心,而陈奉尽忠,得事君之大节,既非下訕,难抑上闻。”
《漢語大詞典》:供呈
进呈。谓下对上提交。 宋 赵昇 朝野类要·举业:“州县学生,分旬习试,三场各给册子供呈。上庠亦然。”
《国语辞典》:禀陈(禀陈)  拼音:bǐng chén
下对上陈述。如:「你向总经理禀陈上个月的业务概况了吗?」
《漢語大詞典》:皇爷(皇爺)
封建社会中臣下对皇帝的称呼。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三卷第二六章:“国事如此,惟乞皇爷圣衷独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