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衰衰
瘦瘠貌。 汉 扬雄 《太玄·众》:“次八,兵衰衰,见其病,不见舆尸。” 范望 注:“衰衰,瘦瘠之貌也。”
下垂貌;纷披貌。释名·释兵:“绥, 夏后氏 之旌也,其形衰衰也。” 唐 韩愈 《南山有高树行赠李宗闵》:“南山有高树,花叶何衰衰!” 宋 梅尧臣 《次韵和永叔雨中寄原甫舍人》:“赖得春巢燕未归,高簷终日雨衰衰。”
《國語辭典》:披散  拼音:pī san
散垂著下来。《儒林外史》第三八回:「只见那树上吊的是个女人,披散了头发,身上穿了一件红衫子。」
《國語辭典》:曼鬋  拼音:màn jiān
有光泽而下垂的鬓发。形容美人的秀发。《楚辞。宋玉。招魂》:「长发曼鬋,艳陆离些。」
《漢語大詞典》:蜚襳
古代妇人袿衣下垂为饰的长带。 汉 司马相如 《子虚赋》:“蜚襳垂髾。” 明 孙柚 《琴心记·汉宫春晓》:“身穿石竹罗衣,闷軃蜚襳鬭草,头戴山花宝髻,开揄阿锡藏鉤。”
《國語辭典》:襂纚  拼音:shān shǐ
羽毛下垂的样子。《文选。木华。海赋》:「履阜乡之留舄,被羽翮之襂纚。」
分類:毛羽下垂
《漢語大詞典》:縿縿
下垂貌。 唐 元稹 《送崔侍御之岭南》诗:“鞶缨驄赳赳,緌珮绣縿縿。”
《漢語大詞典》:褴襂(襤襂)
破烂的衣衫。亦形容破落下垂的样子。襂,同“ 衫 ”。 元 乔吉 《红绣鞋·泊皋亭山下》曲:“石骨瘦金珠窟嵌,树身駞瓔珞襤襂。” 明 杨珽《龙膏记·闺病》:“双鬟慵整玉搔头,帘幕襤襂不掛鉤。”
《國語辭典》:龙爪槐(龍爪槐)  拼音:lóng zhǎo huái
植物名。豆科蝶形花亚科槐树之一个栽培品系,其枝条弯曲下垂,扭转如龙爪,故名之。
《漢語大詞典》:重童
犹童童。树木枝叶下垂覆盖貌。 唐 李商隐 《李肱所遗画松诗书两纸得四十一韵》:“ 淮山 桂偃蹇, 蜀郡 桑重童。” 冯浩 笺注:“似与‘偃蹇’,皆叠韵也。然‘重’字‘童’字见之 汉 碑者,偶或通用。”按,“蜀郡”句用 刘备 事,参阅三国志·蜀志·先主传
《漢語大詞典》:剌答
亦作“ 剌搭 ”。 软绵无力;下垂貌。 元 无名氏 《鸳鸯被》第二折:“可怜我这没照覷的娇娃,早諕的来手儿脚儿软剌答。” 元 郑廷玉《忍字记》第二折:“猛抬头覰了自惊呀,諕的我这两手便可剌答。” 元 曾瑞 《哨遍·羊诉冤》套曲:“我如今剌搭着两箇蔫耳朵,滴溜着一条麄硬腿。” 元 汤式《一支花·题友田老窝》曲:“破陆续歇两肘疲童洒扫,烟剌答漏双肩老嫗供厨。”
分類:无力下垂
《漢語大詞典》:县疣(縣疣)
下垂的瘤。庄子·骈拇:“附赘县疣,出乎形哉。”
分類:下垂
《漢語大詞典》:龆发(齠髮)
儿童下垂的头发。亦借指儿童。齠,通“ 髫 ”。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崔说神道碑》:“观虎於槛,齠髮不惊。”
《漢語大詞典》:帐幅(帳幅)
床帐四周下垂的部分。 宋 陆游 《夏日睡起》诗:“帐幅如春烟,縹緲不受吹。”
《漢語大詞典》:羽葆幢
聚鸟羽于幢首(柄头),其形下垂如盖。葆即盖斗。古时舞者所执,亦用为引柩。尔雅·释言“翢,纛也。纛,翳也” 晋 郭璞 注:“今之羽葆幢,舞者所以自蔽翳。”三才图会·羽葆幢图考:“释名曰:‘幢,童也。其貌童童然也。’ 郑康成 注周礼·夏采职云:‘绥,以旄牛尾为之,缀於幢上。’所谓注旄於幢上,节、幢、麾制皆相类,唯以层数别之…… 宋 制:如节而五层,紫綾袋笼之。今制:朱漆竿,金龙首,垂緑盖,红氂牛毛,五层,上戴白羽。”
《漢語大詞典》:棼纚
纷错下垂貌。
分類:纷错下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