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䍡𦌊  拼音:lù sù
下垂的样子。唐。李贺〈春坊正字剑子歌〉:「挼丝团金悬䍡𦌊,神光欲截蓝田玉。」也作「簏簌」。
《国语辞典》:滴水瓦  拼音:dī shuǐ wǎ
一种中国式的瓦片。瓦的一端有著下垂的边,覆盖在屋檐的边缘,能使雨水顺利的滴落。
《国语辞典》:隆乳  拼音:lóng rǔ
一种为改善乳房发育不良、下垂、畸形等现象,使乳房丰满美观的整型手术。
《国语辞典》:排须(排须)  拼音:pái xū
由彩丝或羽毛做成的下垂穗状饰物,常置于马车、楼台、旌旗或帐幕的边缘。也作「流苏」。
《国语辞典》:鼻破裂音  拼音:bí pò liè yīn
发音时,口腔的气流通路阻塞,软颚和小舌下垂,气流改从鼻腔逸出而形成。因是破裂音的鼻音化,故称为「鼻破裂音」。
《国语辞典》:搭搭撒撒  拼音:dā dā sā sā
眼皮下垂。引申为没精打采的样子。《西湖二集》卷一二:「话说这潘用中恨恨的跟了父亲,离了这条六部桥,有一步,没一步,连脚也拖不动,搭搭撒撒,就像折翅的老鸦一般。」
《国语辞典》:向导犬(向导犬)  拼音:xiàng dǎo quǎn
动物名。一种产于英国的狗。毛短耳下垂,腿长,跑得快。毛呈红褐色,带有黑白斑纹。嗅觉敏锐,多当做猎犬。
《国语辞典》:塌秧儿(塌秧儿)  拼音:tā yāng ér
花草下垂枯萎。比喻事业失败的人意志委靡不振的样子。
《漢語大詞典》:亸委(嚲委)
盘曲下垂貌。 清 张岱 陶庵梦忆·鲁府松棚:“ 报国寺 松,蔓引嚲委,已入藤理。入其下者,蹣跚跼蹐,气不得舒。”
分類:盘曲下垂
《漢語大詞典》:胡髯郎
羊的别名。胡,颈下垂肉;髯,须。羊颈有长须,故名。见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按, 晋 崔豹 古今注·鸟兽:“羊,一名髯鬚主簿。” 五代 马缟 《中华古今注·羊》:“羊,一名髯鬚参军。”其义均同。 五代 马缟 《中华古今注·羊》:“羊,一名髯鬚参军。其义均同。”
《漢語大詞典》:荡幡(盪幡)
布幅下垂的军旗。隋书·礼仪志三:“步卒八十队,分为四团。团有偏将一人。第一团,每队给青隼盪幡一。第二团,每队黄隼盪幡一。第三团,每队白隼盪幡一。第四团,每队苍隼盪幡一。”
分類:下垂军旗
《漢語大詞典》:髧右
古代指女童或青年女子右边头发下垂的发式。亦借指青年女子。 王闿运 《李编修妻郭夫人墓志铭》:“本期百岁,才逾二年,璋祥未兆,髧右俄捐。”
《國語辭典》:倒吊  拼音:dào diào
上下颠倒悬挂起来。如:「她把洗好的布鞋倒吊在架上晾乾。」
《國語辭典》:打千儿(打千兒)  拼音:dǎ qiān ér
旧时男子向人请安时,左膝前屈,右腿后弯,上身稍向前俯,右手下垂,是一种介乎作揖、下跪之间的礼节。《红楼梦》第八回:「独有一个买办名唤钱华的,因他多日未见宝玉,忙上来打千儿请安。」《老残游记》第二回:「有打千儿的,有作揖的,大半打千儿的多,高谈阔论,说笑自如。」也作「打千」、「打扦」、「打佥」。
《漢語大詞典》:顶翎(頂翎)
即花翎。 清 代冠饰上向后下垂拖着的孔雀尾翎羽,故又称“孔雀翎”。尾端有像眼睛而极灿烂鲜明的一圈,叫做眼。有三眼、双眼、单眼之分。没有眼的叫蓝翎。 清 初,花翎只赏给得朝廷特恩的贵族十大臣, 咸丰 以后赏戴甚滥,又开捐例。《中国歌谣资料·咸丰坐了十年半》:“ 咸丰 坐了十年半,顶翎赏了一大片,说他是文科,未曾把书念。”《文史哲》1989年第6期:“其中有 同治 十三年十二月初八日监察御史 余上华 奏折,奏道:‘……仅予撤消京堂摘去顶翎,殊不足以蔽辜,应请旨将 李德立 、 庄守和 立予屏斥,严治其罪,以告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