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没前程(沒前程)  拼音:méi qián chéng
1.没有好的下场、好的未来。宋。曾慥《高斋漫录》:「蔡京,崇宁中,以星文罢相,般出观音院待罪。客有过之者,京泣曰:『京若负国,即教三子都没前程。』」《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第四一出》:「缘何一向便生嗔?你门直是没前程。」
2.没良心。宋。洪迈《夷坚丁志。卷二○。郎岩妻》:「此我过也,初不合迷谬,至逢今日。没前程畜产,何足慕,我独不能别择偶乎?」
《國語辭典》:过场(過場)  拼音:guò cháng
1.戏曲中在表演无关紧要,或贯串前后的情节时,角色上场后,不多停留,就穿越舞台从另一侧下场。也称为「走过场」。
2.花样。如:「唯有你这ㄚ头过场特别多。」
《國語辭典》:走过场(走過場)  拼音:zǒu guò cháng
1.戏曲表演中,角色上场后,不多停留,就穿越舞台从另一侧下场。也称为「过场」。
2.比喻敷衍了事,做给别人看。如:「我一向反对走过场,只讲究形式的人。」
《國語辭典》:吊场(弔場)  拼音:diào cháng
戏剧搬演时,必有分场或分段,在前后场之间,为使能衔接而不中断,特留一些演员在场表演,以吊出后场,称为「吊场」。也作「吊场」。
《國語辭典》:吊场(吊場)  拼音:diào cháng
戏剧搬演时,必有分场或分段,在前后场之间,为使能衔接而不中断,特留下一些演员在场表演,以引出后场,称为「吊场」。《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宦门子弟错立身。第一二出》:「净末卜吊场下。」也作「吊场」。
《漢語大詞典》:下场诗(下場詩)
剧中人物下场时所念的诗, 明 传奇一般用五、七言绝句。内容多概括剧情大要,给人以启发或引人思考。如《琵琶记·蔡宅祝寿》的下场诗为:“逢时对酒合高歌,须信人生能几何?万两黄金未为宝,一家安乐值钱多。”
《国语辞典》:登高必跌重  拼音:dēng gāo bì dié zhòng
形容野心太大,失败时下场必定很惨。《红楼梦》第一三回:「常言『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又道是『登高必跌重』。」
《国语辞典》:色字头上一把刀(色字头上一把刀)  拼音:sè zì tóu shàng yī bǎ dāo
以色字小篆字形上的刀字头比喻好色的下场是极惨痛的。如:「色字头上一把刀,小心好色招来横祸喔!」
《国语辞典》:爬得高,跌得重  拼音:pá de gāo,dié de zhòng
形容野心太大,失败时下场很惨。如:「我劝你做人不要好高骛远,难道你没听说过:『爬得高,跌得重』吗?」也作「攀得高,跌得重」。
《国语辞典》:折箭为誓(折箭为誓)  拼音:zhé jiàn wéi shì
把箭折断发誓。暗示倘若违誓,下场如同此箭。形容意志坚决。《水浒传》第五回:「智深道:『大丈夫作事,却休要翻悔。』周通折箭为誓。」《三国演义》第九回:「肃曰:『我亦欲除此贼久矣,恨无同心者耳。今将军若此,是天赐也,肃岂敢有二心?』遂折箭为誓。」
《国语辞典》:亮像  拼音:liàng xiàng
戏剧中的人物在出场、下场或一节武打、舞蹈完后,做一全神贯注的静止姿势。也作「亮相」。
《国语辞典》:不得善终(不得善终)  拼音:bù dé shàn zhōng
人遭祸患横死,不得其天年。比喻没有好的下场。如:「他再如此做恶,总有一天会不得善终。」
《国语辞典》:没散场(没散场)  拼音:méi sàn cháng
没有好结果、好下场。参见「没下梢」条。《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三:「某人是好,某人是歹,某人该兴头,某人该落泊,某人有结果,某人没散场。」
《国语辞典》:下场白(下场白)  拼音:xià cháng bái
戏曲表演时,角色下场的结句,若不用唱,则必用下场白。形式各有不同,通常为一首抒发人物感情的七言诗或五言对子。
《國語辭典》:恶人自有恶人磨(惡人自有惡人磨)  拼音:è rén zì yǒu è rén mó
(谚语)凶恶的人自然有凶恶的人来对付他。元。无名氏《赚蒯通》第三折:「那里也恶人自有恶人磨,这的是强中更遇强中手。」《醒世恒言。卷三四。一文钱小隙造奇冤》:「铜盆撞了铁扫帚,恶人自有恶人磨。」
《漢語大詞典》:返场
指演员演完下场后,应观众要求,再次上场表演。